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志海专利>正文

一种可减少排放量的注塑件边角料回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042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注塑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减少排放量的注塑件边角料回收机构,包括注塑座,所述注塑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注塑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支撑座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轴承座的表面且位于滑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凸轮杆,所述注塑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齿轮,所述凸轮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齿板,所述第一转动齿轮的外表面啮合有棘齿板,所述棘齿板的另一侧啮合有第二转动齿轮,第二转动齿轮的内部且与环形齿板表面啮合有第三转动齿轮。在使用时能够自动对边角料进行粉碎处理,方便了之后边角料的再次使用,提高了对边角料的回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减少排放量的注塑件边角料回收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注塑件
,尤其涉及一种可减少排放量的注塑件边角料回收机构。
技术介绍
注塑件的选择主要决定于塑料的类型,起始状态以及制品的外形和尺寸,制作注塑件一般采用模压、传递模塑,也用注射成型,层压、模压和热成型是使塑料在平面上成型,注塑件主要是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材料并添加了多种有机溶剂后制成的。在传统的注塑机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对产品注塑过程中产生的作废产品或切割边角料进行集中处理,而且也较为困难的对其进行集中粉碎处理,降低了对边角料进行回收的工作效率,影响了之后边角料的再次使用,浪费了一定的成本,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可减少排放量的注塑件边角料回收机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减少排放量的注塑件边角料回收机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可减少排放量的注塑件边角料回收机构,包括注塑座,所述注塑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注塑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减少排放量的注塑件边角料回收机构,包括注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所述注塑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座(3),所述支撑座(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4),所述第一转动杆(4)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槽(5),所述轴承座(3)的表面且位于滑动槽(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凸轮杆(6),所述注塑座(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齿轮(7),所述凸轮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齿板(701),所述第一转动齿轮(7)的外表面啮合有棘齿板(8),所述棘齿板(8)的另一侧啮合有第二转动齿轮(9),第二转动齿轮(9)的内部且与环形齿板(701)表面啮合有第三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减少排放量的注塑件边角料回收机构,包括注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所述注塑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座(3),所述支撑座(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4),所述第一转动杆(4)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槽(5),所述轴承座(3)的表面且位于滑动槽(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凸轮杆(6),所述注塑座(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齿轮(7),所述凸轮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齿板(701),所述第一转动齿轮(7)的外表面啮合有棘齿板(8),所述棘齿板(8)的另一侧啮合有第二转动齿轮(9),第二转动齿轮(9)的内部且与环形齿板(701)表面啮合有第三转动齿轮(10),所述棘齿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送杆(11),所述推送杆(11)的一端贯穿在放置座(12)的内部,所述注塑座(1)的内部设置有回收箱(13),所述回收箱(13)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压碎板(14),所述第一转动杆(4)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5),所述放置座(12)的下侧转动连接有弹性杆(16),所述弹性杆(16)的一端且位于第二转动杆(15)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调节杆(17),所述第二转动杆(15)的一侧且位于压碎板(1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挤压杆(18),所述压碎板(14)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挤压簧(19),所述挤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海
申请(专利权)人:陈志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