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电磁铁实时快速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020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路电磁铁实时快速检测装置,属于电气元器件专用检测装置。包括一配有罩壳且具座腔的基座;一用于与被测电磁铁接触的触头机构,设置在基座的座腔中部偏前侧;一用于将被测电磁铁定位的被测电磁铁定位机构,设在基座的座腔中部,且位于触头机构的前方;一探头移动机构,设置在基座的座腔中部偏后侧,与触头机构相对应;一探测头,设于探头移动机构上;一用于与被测电磁铁、触头机构、探测头以及探头移动机构电气连接的控制电路板,设置在基座一端的座腔中。优点:探测头可在探测头移动机构上作无偏差的左、右移动,且由电磁铁限位机构能保障被测电磁铁的准确定位,既可体现高效率的对多路电磁铁的实时检测,又可保障对多路电磁铁检测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气元器件专用检测装置,更具体地讲是一种多路电磁铁实时快速检测装置,用于快速检测多路电磁铁的诸如冷态电阻、供电电压、电流、定距离处的磁感应强度等参数。
技术介绍
针对电磁铁检测装置,申请人曾委托了江苏省科技查新中心进行了检索,发现有如下信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制的“电磁铁数值计算软件包FEMA2D”应用了各种型式电磁铁的静态吸力特性和动态特性计算,该软件包可用来进行各类电磁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陈列器件和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提出并实现了数字化的钢铁电磁无损检测试验装置设计方案,通过对FPGA器件编程实现了对检测信号的数字信号处理;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大面积钢板漏磁检测的局部磁化,分析了钢板宽度变化对磁化效果的影响,论证了局部磁化的可行性。可见,国内虽有对电磁铁检测的报道,但未及对多路例如20路、28路等的多个电磁参数进行实时快速检测的技术启示。据申请人所知,目前对电磁铁的检测主要有两种检测方式一是对单只电磁铁逐一检测,由人工移动探测头与固定后的被测电磁铁接触、检测、切换;二是将探测头固定,通过人工移动被测电磁铁进行多路切换。从上述两种检测方式显知,前者是由人工移动探测头而使探测头处于动态,电磁铁处于静态;而后者则将探测头处于静态,由人工使电磁铁处于动态。前者所存在之欠缺表现为对单枚电磁铁逐一检测,无法做到实时快速,检测效率低下;后者虽可使检测效率得以提高,但由于电磁铁的体积、质量往往大于探测头,因而无法保证定位的准确性和多次检测的一致性。申请人认为导致上述弊端的根本原因在于检测装置自身的结构不合理所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效率高并且能确保定位的准确性和多次检测的一致性的多路电磁铁实时快速检测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多路电磁铁实时快速检测装置,包括一配有罩壳且具座腔的基座1;一用于与被测电磁铁24接触的触头机构,设置在基座1的座腔中部偏前侧;一用于将被测电磁铁24定位的藉以使被测电磁铁24与所述的触头机构实现接触的被测电磁铁定位机构,设在所述的基座1的座腔中部,并且位于触头机构的前方;一探头移动机构,设置在基座1的座腔中部偏后侧,与触头机构相对应;一用于探测被测电磁铁24的磁感应强度的探测头14,可左、右移动地设于所述的探头移动机构上;一用于与被测电磁铁24、触头机构、探测头14以及探头移动机构电气连接的并且将所获得的被测电磁铁24的诸如冷态电阻、供电电压、电流、磁感应强度信号输出的控制电路板20,设置在基座1一端的座腔中。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触头机构包括一两端固置在机座1座腔中部偏前侧的触头组件固定座21和间布在触头组件固定座21上的一组触头组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组触头组件至少有28个,每个触头组件包括压板29、触头23、绝缘导向套27、弹簧28,压板29固定在触头组件固定座21的背部,触头23分别贯过预设在触头组件固定座21、压板29上的触头孔,前端伸展在触头组件固定座21外,后端伸展在压板29外,并且由线路与所述的控制电路板20电气连接,绝缘导向套27、弹簧28分别设在触头23上,并且位于所述的触头孔中。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触头23与触头组件固定座21之间构成绝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被测电磁铁定位机构包括纵、横向定位块30、22,纵向定位块30呈L形,固定在基座1的座腔中部的腔口处,与触头机构的触头组件固定座21平行,横向定位块22设在基座1和触头机构的触头组件固定座21两者任择其一上,并且对应于纵向定位块30之一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探头移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36、主、从动皮带轮35、16、传动带34、一对彼此平行的导向杆2、32、探头固定座15,步进电机36安装在基座1的座腔之一端,与控制电路板20电气连接,主、从动皮带轮35、16分别设在步进电机36的出轴轴端和基座1之另一端上,传动带34分别套置在主、从动皮带轮35、16上,并且该传动带34的一对皮带头31、11与探头固定座15相固定,一对导向杆2、32的两端分别支承于基座1的座腔中部的墙板上,探测头固定座15可左、右移动地滑配在导向杆2、32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探头移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36、电机齿轮38、丝杆39、与丝杆39平的导向杆32、丝杆齿轮40,步进电机36安装在机座1的座腔之一端,电机齿轮38固设在步进电机36的出轴轴端,丝杆39的两端枢置在机座1的座腔中部的墙板上,导向杆32的两端固定在机座1的座腔中部的墙板上,丝杆齿轮40固定在丝杆39的一端端部,与电机齿轮38相啮合,藉由丝杆39、导向杆32供探测头固定座15在其上左、右移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传动带34为同步带。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多路电磁铁实时快速检测装置的优点在于探测头14可在探测头移动机构上作无偏差的左、右移动,并且由电磁铁限位机构能保障被测电磁铁24的准确定位,因此既可体现高效率的对多路电磁铁的实时检测,又可保障对多路电磁铁检测的一致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多路电磁铁实时快速检测装置的一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多路电磁铁实时快速检测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揭示探测头14和被测电磁铁24的横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电路板20的原理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CPU及外围电路42的电路原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电磁铁线圈切换电路43的电略原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仪表接入切换电路44的电路原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通信切换电路45的电路原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键盘电路46的电路原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步进电机控制电路47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申请人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叙述,以有助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下面所述的内容并不限制于本专利技术。在图1中,基座1大体上呈矩形,罩壳由上罩壳5和左、右罩壳4、18构成,它们分别盖置在基座1上,在上罩壳5上还辟有一个用于供检测者直观地察知各种检测信号的反馈区域10,在该反馈区域10上设有对应于显示如次品、合格、磁场、电压、电流、高阻、低阻等等的一组指示灯13,这组指示灯13由控制电路板20电连接。此外,在左、右罩壳4、18上还分别设有电源开关3和功能按钮19,这些功能按钮19同样与控制电路板20电连接。控制电路板20被固定在基座1之一端的座腔中,如果以图中的位置为例,则处于基座1之右端。从基座1上所看到的电源线37是用于与供电电源相接的。此外,从罩壳5的结构所知,基座1在使用状态下面向检测者的一侧是不封闭的。触头机构的触头组件固定座21既可用螺钉也可用其它类似方式固定于基座1上,图中给出的是通过螺钉来固定。若干个触头组件彼此间隔一定间距地设置在触头组件固定座21上,就目前对电子多臂机所用的多路电磁铁的检测而言,可多达28路,因此,相应的触头组件应当保证至少有28个,但是,该数量也并不受到具体的限制。每个触头组件具有一触头23、压板29、弹簧28以及绝缘导向套27构成,由图中所示的结构关系可知,触头23是通过弹簧28的伸张/压缩而可伸缩的,以便使触头23的顶端面能与被测电磁铁24的U型铁芯26的下铁芯26b紧密贴触。作为构成被测电磁铁定位机构的纵向定位块30被固定在了基座1的并不构成封闭的开口部位,即基座1在使用状态下面向检测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路电磁铁实时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配有罩壳且具座腔的基座(1);一用于与被测电磁铁(24)接触的触头机构,设置在基座(1)的座腔中部偏前侧;一用于将被测电磁铁(24)定位的藉以使被测电磁铁(24)与所述的触头机构实现接触的被测电磁铁定位机构,设在所述的基座(1)的座腔中部,并且位于触头机构的前方;一探头移动机构,设置在基座(1)的座腔中部偏后侧,与触头机构相对应;一用于探测被测电磁铁(24)的磁感应强度的探测头(14),可左、右移动地设于所述的探头移动机构上;一用于与被测电磁铁(24)、触头机构、探测头(14)以及探头移动机构电气连接的并且将所获得的被测电磁铁(24)的诸如冷态电阻、供电电压、电流、磁感应强度信号输出的控制电路板(20),设置在基座(1)一端的座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达范龙保潘启勇钱忆平薛永白浦炜周平范瑜徐惠钢陈琦玮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