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智能导盲手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005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导盲手杖,包括握柄、可拆卸连接的上杖杆和下杖杆,所述握柄和上杖杆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杖杆下部两侧通过枢轴转动连接有支撑腿,且所述枢轴、上杖杆与支撑腿三者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腿上端放置有坐板,所述坐板前端底面与支撑腿之间铰接,所述上杖杆上部还固定设置有卡箍,所述卡箍外侧与坐板后端之间通过快拆式锁紧件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盲杖为单一的杆状结构,不方便收纳,此外,盲杖的整体功能性比较单一,无法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智能导盲手杖
本技术属于导盲手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导盲手杖。
技术介绍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相对的,中国的残障人士数目也较多。据报道,中国是全世界盲人最多的国家约500万盲人,占全世界盲人口的18%;盲人出行时还会碰到诸多问题,比如,路况不好、坑洼不平,弯弯曲曲跟迷宫一样令人费解、前方有障碍物、例如停满了自行车,有的人在盲道上摆摊,盲道变得脏乱不堪,健全的人都迈不开腿,还有的盲道脚感不够清晰,质量低劣,以致破损、碎裂等。现有市场上盲人所使用的拐杖大多结构简单且实现的功能比较普通,同时盲杖为单一的杆状结构,不方便收纳,此外,盲杖的整体功能性比较单一,无法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盲杖为单一的杆状结构,不方便收纳,此外,盲杖的整体功能性比较单一,无法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智能导盲手杖,包括握柄、可拆卸连接的上杖杆和下杖杆,所述握柄和上杖杆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杖杆下部两侧通过枢轴转动连接有支撑腿,且所述枢轴、上杖杆与支撑腿三者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腿上端放置有坐板,所述坐板前端底面与支撑腿之间铰接,所述上杖杆上部还固定设置有卡箍,所述卡箍外侧与坐板后端之间通过快拆式锁紧件可拆卸连接。作为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快拆式锁紧件包括固定在卡箍外侧的支撑板、固定在坐板后端底面上的垫块、固定在支撑板上的U型插座,贯穿插接在U型插座两侧翅片上的L型插销、套接在L型插销外侧并置于U型插座两侧翅片之间的限位环和复位弹簧、开设在垫块侧端并能够插入L型插销的销孔,所述限位环与L型插销之间固定连接,当坐板翻转至水平状态时,所述垫块恰好叠放在支撑板上。作为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枢轴其中一端一体成型有限位帽,另一端外表面分布有外螺纹结构,且当枢轴依次贯穿支撑腿和上杖杆后,通过螺母套拧紧在枢轴外端的外螺纹结构上实现端部限位,并保证上杖杆与支撑腿之间能够相对转动。作为技术的进一步说明:还包括照明灯体,且所述上杖杆顶端开设有电池放置槽,所述电池放置槽内置与照明灯体电性连接的供电电池,所述照明灯体置于上杖杆顶端和握柄之间,且所述照明灯体、上杖杆顶端以及握柄三者之间螺纹可拆卸连接。作为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握柄上端面还固定设置有磁性吸附片。作为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上杖杆由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组成,所述下杖杆由第三杆体和第四杆体组成,且所述第四杆体其中一端一体成型有对接插头,所述第三杆体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对接插头和对接套筒,所述第二杆体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对接插头和对接套筒,所述第一杆体远离握柄一端一体成型有对接套筒,且所述第一杆体、第二杆体、第三杆体以及第四杆体四部分之间,依次通过对接插头插入相应的对接套筒内并过盈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作为技术的进一步说明:还包括防滑底座,所述第四杆体远离其对接插头一端、第二杆体带有对接套筒的一端以及支撑腿底端均与防滑底座之间螺纹可拆卸连接。作为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第四杆体下部内置超声波测距传感器,上部安装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上集成有控制单片机,当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感应到周围有障碍物后,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单片机,控制单片机驱动蜂鸣器发出警报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本技术通过将手杖设计为由上杖杆和下杖杆两部分组成的可拆卸式结构,且上杖杆和下杖杆均由两部分杆体拼接组成,能够达到将手杖进行拆分后缩小占用空间的目的,从而方便携带;在使用该手杖进行道路指引时,首先将第一杆体、第二杆体、第三杆体以及第四杆体四部分之间,依次通过对接插头插入相应的对接套筒内完成装配过程,便可手持该盲杖进行道路指引,当需要收纳该盲杖时,只需将各部分杆体之间的对接插头和对接套筒分离即可,从而大大缩小占用空间;(2)本技术通过在上杖杆下部两侧枢接支撑腿,并在支撑腿上端铰接坐板,最后将坐板后端与支撑腿上端的固定卡箍之间利用快拆式锁紧件可拆卸式连接,能够进一步增加该导盲手杖的功能性,使得该导盲手杖能够用作临时的坐凳,方便休息,同时,支撑腿和坐板部分能够折叠后收纳,缩小占用空间,最后,为了减少该导盲杖的负重感,当不需要该坐凳结构时,可以随时将支撑腿和坐板部分直接快速拆除,单独使用杖杆部分完成导盲指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杖杆部分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上杖杆和坐板连接组成坐凳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腿与上杖杆连接的局部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快拆式锁紧件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上杖杆1、下杖杆2、握柄3、第一杆体4、卡箍5、支撑板6、U型插座7、对接套筒8、第二杆体9、第四杆体10、第三杆体11、超声波测距传感器12、防滑底座13、对接插头14、磁性吸附片16、照明灯体17、螺母套18、支撑腿19、枢轴20、坐板21、L型插销22、垫块23、销孔24、限位环25、复位弹簧26、蜂鸣器2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智能导盲手杖,包括握柄3、可拆卸连接的上杖杆1和下杖杆2,所述握柄3和上杖杆1之间可拆卸连接;具体的,所述上杖杆1由第一杆体4和第二杆体9组成,所述下杖杆2由第三杆体11和第四杆体10组成,且所述第四杆体10其中一端一体成型有对接插头14,所述第三杆体11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对接插头14和对接套筒8,所述第二杆体9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对接插头14和对接套筒8,所述第一杆体4远离握柄3一端一体成型有对接套筒8,且所述第一杆体4、第二杆体9、第三杆体11以及第四杆体10四部分之间,依次通过对接插头14插入相应的对接套筒8内并过盈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通过将手杖设计为由上杖杆1和下杖杆2两部分组成的可拆卸式结构,且上杖杆1和下杖杆2均由两部分杆体拼接组成,能够达到将手杖进行拆分后缩小占用空间的目的,从而方便携带;在使用该手杖进行道路指引时,首先将第一杆体4、第二杆体9、第三杆体11以及第四杆体10四部分之间,依次通过对接插头14插入相应的对接套筒8内完成装配过程,便可手持该盲杖进行道路指引,当需要收纳该盲杖时,只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智能导盲手杖,包括握柄(3)、可拆卸连接的上杖杆(1)和下杖杆(2),所述握柄(3)和上杖杆(1)之间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杖杆(1)下部两侧通过枢轴(20)转动连接有支撑腿(19),且所述枢轴(20)、上杖杆(1)与支撑腿(19)三者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腿(19)上端放置有坐板(21),所述坐板(21)前端底面与支撑腿(19)之间铰接,所述上杖杆(1)上部还固定设置有卡箍(5),所述卡箍(5)外侧与坐板(21)后端之间通过快拆式锁紧件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智能导盲手杖,包括握柄(3)、可拆卸连接的上杖杆(1)和下杖杆(2),所述握柄(3)和上杖杆(1)之间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杖杆(1)下部两侧通过枢轴(20)转动连接有支撑腿(19),且所述枢轴(20)、上杖杆(1)与支撑腿(19)三者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腿(19)上端放置有坐板(21),所述坐板(21)前端底面与支撑腿(19)之间铰接,所述上杖杆(1)上部还固定设置有卡箍(5),所述卡箍(5)外侧与坐板(21)后端之间通过快拆式锁紧件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导盲手杖,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式锁紧件包括固定在卡箍(5)外侧的支撑板(6)、固定在坐板(21)后端底面上的垫块(23)、固定在支撑板(6)上的U型插座(7),贯穿插接在U型插座(7)两侧翅片上的L型插销(22)、套接在L型插销(22)外侧并置于U型插座(7)两侧翅片之间的限位环(25)和复位弹簧(26)、开设在垫块(23)侧端并能够插入L型插销(22)的销孔(24),所述限位环(25)与L型插销(22)之间固定连接,当坐板(21)翻转至水平状态时,所述垫块(23)恰好叠放在支撑板(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导盲手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20)其中一端一体成型有限位帽,另一端外表面分布有外螺纹结构,且当枢轴(20)依次贯穿支撑腿(19)和上杖杆(1)后,通过螺母套(18)拧紧在枢轴(20)外端的外螺纹结构上实现端部限位,并保证上杖杆(1)与支撑腿(19)之间能够相对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导盲手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照明灯体(17),且所述上杖杆(1)顶端开设有电池放置槽,所述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佳唐莉雯罗茜王俊李惠珍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培华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