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晓琼专利>正文

一种骨伤康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003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伤康复架,包括2个对称设置的U形架,所述U形架倒立设置,2个U形架上部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通过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搁置脚的通槽,2个U形架之间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上至少设置有1个套筒,所述套筒的外壁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端部通过第二弹性件与固定环连接,所述固定环的大小与脚匹配,所述套筒能够在横杆上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骨伤康复架能够适用于腿伤康复,加快骨伤康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伤康复架
本技术涉骨伤康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伤康复架。
技术介绍
伤筋动骨一百天,骨伤需要长时间的康复锻炼才能恢复。传统观念是腿伤后需要卧床休养,随着医学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逐渐改变,腿伤经过必要治疗后,需要适当的地上活动才能缩短恢复时间,提高骨伤愈合进度。现有针对骨伤康复的设别主要是一个行走支架,用于支撑患者身体,避免在行走是腿部过多承力,但是,单纯通过行走实现骨伤康复效果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伤康复架,能够适用于腿伤康复,加快骨伤康复。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骨伤康复架,包括2个对称设置的U形架,所述U形架倒立设置,2个U形架上部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通过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搁置脚的通槽,2个U形架之间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上至少设置有1个套筒,所述套筒的外壁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端部通过第二弹性件与固定环连接,所述固定环的大小与脚匹配,所述套筒能够在横杆上转动。本技术所述U形架为整个康复架的支撑机构,用于承担人体重量和行走;所述连接板、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固定板构成腿部向下拉伸部件,用于腿部向下拉伸,实现向下拉伸锻炼筋骨;所述横杆、套筒、支撑杆第二弹性件与固定环构成腿部向前拉伸部件,用于腿部向前拉伸,实现向前拉伸锻炼筋骨。综上,本技术在在现有行走支架的基础上,增加腿部向下拉伸和腿部向前拉伸部件,腿部向下拉伸和腿部向前拉伸部件均设置有弹性件,通过弹性件的设置,可以通过患者自己发力实现拉伸,避免出现过度拉伸,本技术所述骨伤康复架不仅可以用于腿伤期间行走,而且通过腿部向下拉伸部件和腿部向前拉伸部件锻炼腿部,利于康复,提高恢复速度。进一步地,横杆的外壁沿着径向向内凹陷形成环形槽,所述套筒套设在环形槽上。即所述环形槽对套筒起到限位作用,能够有效避免套筒在横杆上滑动。进一步地,横杆上设置有2个套筒,2个套筒设置在横杆的两端。2个套筒对应两个固定环,分别可用于左脚或右脚,提高使用的方便性。进一步地,通槽为方形槽,所述方形槽的底部设置为螺纹面。所述螺纹面能够提高方形槽底部与患者脚底接触时的摩擦力,有效避免脚出现打滑的问题。进一步地,U形架的2个侧壁之间的间距自开口端到另一端呈逐渐缩小的趋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横杆上方。上述设置能够实现连接板和横杆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不重合,及连接板设置在横杆内侧,所述内侧具体是指U形架2个侧壁相对的一侧。进一步地,U形架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设置便于手握U形架的顶部。进一步地,U形架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套垫。所述缓冲套垫的设置一方面具有缓冲作用,减小U形架与地面接触时的损伤,且减少噪音,另一方面避免出现打滑的问题。进一步地,U形架的2个侧壁之间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设置能够提高U形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整个骨伤康复架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地,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均为弹簧。进一步地,U形架采用硬质铝合金制成。所述硬质铝合金为现有技术,具有硬度大重量轻的有点,在满足骨伤康复架的强度条件下降低重量,利于使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在在现有行走支架的基础上,增加腿部向下拉伸和腿部向前拉伸部件,腿部向下拉伸和腿部向前拉伸部件均设置有弹性件,通过弹性件的设置,可以通过患者自己发力实现拉伸,避免出现过度拉伸,本技术所述骨伤康复架不仅可以用于腿伤期间行走,而且通过腿部向下拉伸部件和腿部向前拉伸部件锻炼腿部,利于康复,提高恢复速度。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骨伤康复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U形架,2-连接板,3-横杆,11-橡胶套,12-加强杆,13-缓冲套垫,14-环形凸起,21-第一固定板,22-第一弹性件,23-第二固定板,24-通槽,31-套筒,32-支撑杆,33-固定环,34-第二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骨伤康复架,包括2个对称设置的U形架1,所述U形架1倒立设置,2个U形架1上部之间通过连接板2连接,所述连接板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21,所述第一固定板21的底部通过第一弹性件22与第二固定板23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23上设置有用于搁置脚的通槽24,2个U形架1之间设置有横杆3,所述横杆3上设置有2个套筒31,2个套筒31设置在横杆3的两端,所述套筒31的外壁设置有支撑杆32,所述支撑杆32的端部通过第二弹性件34与固定环33连接,所述固定环33的大小与脚匹配,所述套筒31能够在横杆3上转动,所述第一弹性件22与第二弹性件34均为弹簧;所述U形架1的2个侧壁之间的间距自开口端到另一端呈逐渐缩小的趋势,所述连接板2设置在横杆3上方,即连接板2与横杆3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不重合,即2个支撑杆32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1两侧且2个支撑杆32与第一固定板21不在一条水平线上。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实施例所述U形架1为整个康复架的支撑机构,用于承担人体重量和行走;所述连接板2、有第一固定板21、第一弹性件22与第二固定板23构成腿部向下拉伸部件,用于腿部向下拉伸,实现向下拉伸锻炼筋骨,具体地,患者将脚放置在通槽24上,自己用力向下踩,由于第一弹性件22的弹性作用能够实现腿部向下拉伸;所述横杆3、套筒31、支撑杆32第二弹性件34与固定环33构成腿部向前拉伸部件,用于腿部向前拉伸,实现向前拉伸锻炼筋骨,具体地,患者将脚放置在固定环33上,自己用力向前瞪,由于套筒31能够在横杆3上转动,以及第二弹性件34的弹性作用能够实现腿部向前拉伸。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腿部向下拉伸部件和腿部向前拉伸部件,通过患者自己发力实现拉伸,避免出现过度拉伸,使得所述骨伤康复架不仅可以用于腿伤期间行走,而且通过腿部向下拉伸部件和腿部向前拉伸部件锻炼腿部,利于康复,提高恢复速度。实施例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所述横杆3的外壁沿着径向向内凹陷形成环形槽,所述套筒31套设在环形槽上;所述通槽24为方形槽,所述方形槽的底部设置为螺纹面。实施例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述U形架1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套11;所述U形架1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套垫13;所述U形架1的2个侧壁之间设置有加强杆12;所述U形架1采用硬质铝合金制成。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伤康复架,包括2个对称设置的U形架(1),所述U形架(1)倒立设置,2个U形架(1)上部之间通过连接板(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21),所述第一固定板(21)的底部通过第一弹性件(22)与第二固定板(23)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23)上设置有用于搁置脚的通槽(24),2个U形架(1)之间设置有横杆(3),所述横杆(3)上至少设置有1个套筒(31),所述套筒(31)的外壁设置有支撑杆(32),所述支撑杆(32)的端部通过第二弹性件(34)与固定环(33)连接,所述固定环(33)的大小与脚匹配,所述套筒(31)能够在横杆(3)上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伤康复架,包括2个对称设置的U形架(1),所述U形架(1)倒立设置,2个U形架(1)上部之间通过连接板(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21),所述第一固定板(21)的底部通过第一弹性件(22)与第二固定板(23)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23)上设置有用于搁置脚的通槽(24),2个U形架(1)之间设置有横杆(3),所述横杆(3)上至少设置有1个套筒(31),所述套筒(31)的外壁设置有支撑杆(32),所述支撑杆(32)的端部通过第二弹性件(34)与固定环(33)连接,所述固定环(33)的大小与脚匹配,所述套筒(31)能够在横杆(3)上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伤康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3)的外壁沿着径向向内凹陷形成环形槽,所述套筒(31)套设在环形槽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伤康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3)上设置有2个套筒(31),2个套筒(31)设置在横杆(3)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琼邵泽琼
申请(专利权)人:周晓琼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