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搜救机器人传感监测机构自保护结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003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搜救机器人传感监测机构自保护结构装置,涉及机器人机构保护结构装置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机器人本体的两端侧分别装设有第一位置调节动力装置、第二位置调节动力装置;第一支撑基板上连接有半包围于第一广角摄像采集装置的第一防护框板;第二支撑基板上连接有半包围于第二广角摄像采集装置的第二防护框板;机器人本体上固定装设有伸缩调节动力装置;固定支撑竖连板上装设有一对红外探测装置和一对语音采集装置;固定支撑竖连板固定连接有上侧护盖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防护框板对广角摄像采集装置进行有效的防护操作;通过上侧护盖板对红外探测装置、语音采集装置进行有效的支撑保护,降低了搜救机器人在危险环境中遭到损坏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搜救机器人传感监测机构自保护结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机构保护结构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搜救机器人传感监测机构自保护结构装置。
技术介绍
脱险/搜救机器人,为救援而采取先进科学技术研制的机器人,如地震救援机器人,它是一种专门用于大地震后在地下商场的废墟中寻找幸存者执行救援任务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配备了彩色摄像机,热成像仪和通讯系统。脱险/搜救机器人在搜救过程中,自身所处的环境也是相当危险的,周围的危险源较多,一些危险物的脱落、坠落都有可能损坏搜救机器人上的搜救传感/监测装置。如何降低搜救机器人在危险环境中遭到损坏的危险性,成为保障高效搜救的重要前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搜救机器人传感监测机构自保护结构装置,通过防护框板对广角摄像采集装置进行有效的防护操作;通过上侧护盖板对红外探测装置、语音采集装置进行有效的支撑保护,降低了搜救机器人在危险环境中遭到损坏的危险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搜救机器人传感监测机构自保护结构装置,包括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本体上设有行走支撑机构,行走支撑机构上装设有行走驱动轮;机器人本体的两端侧分别固定装设有第一位置调节动力装置、第二位置调节动力装置;第一位置调节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调节连杆机构;第一调节连杆机构的端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基板;第一支撑基板上固定装设有第一广角摄像采集装置;第一支撑基板上固定连接有半包围于第一广角摄像采集装置的第一防护框板;第二位置调节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调节连杆机构;第二调节连杆机构的端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基板;第二支撑基板上固定装设有第二广角摄像采集装置;第二支撑基板上固定连接有半包围于第二广角摄像采集装置的第二防护框板;机器人本体上固定装设有伸缩调节动力装置;伸缩调节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伸缩调节连杆机构;伸缩调节连杆机构的端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支撑板;第一固定支撑板上垂直连接有固定支撑竖连板;固定支撑竖连板上装设有一对红外探测装置和一对语音采集装置;固定支撑竖连板的端侧垂直固定连接有上侧护盖板。其中,第一支撑基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边侧固定板;第一防护框板与第一边侧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一支撑竖连板;第二支撑基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边侧固定板;第二防护框板与第二边侧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二支撑竖连板。其中,第一防护框板的防护区域为第一广角摄像采集装置的上方;第二防护框板的防护区域为第二广角摄像采集装置的上方。其中,第一广角摄像采集装置与第二广角摄像采集装置的监测方向相反;第一广角摄像采集装置与第二广角摄像采集装置上都装设有广角摄像头。其中,上侧护盖板的覆盖水平区域范围大于红外探测装置、语音采集装置的装置的水平区域范围。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搜救机器人上装设前后双方向的广角摄像采集装置,并通过位置调节动力装置进行相应的调节连杆机构、支撑基板,进而调节广角摄像采集装置的实时监测采集高度位置,并通过防护框板对广角摄像采集装置进行有效的防护操作;通过伸缩调节动力装置驱动调节红外探测装置、语音采集装置的位置,便于对需要救护的人员进行人员监测以及语音采集操作,并有上侧护盖板对红外探测装置、语音采集装置进行有效的支撑保护,降低了搜救机器人在危险环境中遭到损坏的危险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搜救机器人传感监测机构自保护结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机器人本体;2-行走支撑机构;3-行走驱动轮;4-第一位置调节动力装置;5-第二位置调节动力装置;6-第一调节连杆机构;7-第二调节连杆机构;8-第一支撑基板;9-第二支撑基板;10-第一边侧固定板;11-第二边侧固定板;12-第一广角摄像采集装置;13-第二广角摄像采集装置;14-第一防护框板;15-第二防护框板;16-第一支撑竖连板;17-第二支撑竖连板;18-伸缩调节动力装置;19-伸缩调节连杆机构;20-第一固定支撑板;21-固定支撑竖连板;22-红外探测装置;23-语音采集装置;24-上侧护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搜救机器人传感监测机构自保护结构装置,包括机器人本体1,机器人本体1上设有行走支撑机构2,行走支撑机构2上装设有行走驱动轮3;机器人本体1的两端侧分别固定装设有第一位置调节动力装置4、第二位置调节动力装置5;第一位置调节动力装置4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调节连杆机构6;第一调节连杆机构6的端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基板8;第一支撑基板8上固定装设有第一广角摄像采集装置12;第一支撑基板8上固定连接有半包围于第一广角摄像采集装置12的第一防护框板14;第二位置调节动力装置5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调节连杆机构7;第二调节连杆机构7的端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基板9;第二支撑基板9上固定装设有第二广角摄像采集装置13;第二支撑基板9上固定连接有半包围于第二广角摄像采集装置13的第二防护框板15;机器人本体1上固定装设有伸缩调节动力装置18;伸缩调节动力装置18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伸缩调节连杆机构19;伸缩调节连杆机构19的端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支撑板20;第一固定支撑板20上垂直连接有固定支撑竖连板21;固定支撑竖连板21上装设有一对红外探测装置22和一对语音采集装置23;固定支撑竖连板21的端侧垂直固定连接有上侧护盖板24。进一步的,第一支撑基板8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边侧固定板10;第一防护框板14与第一边侧固定板10之间设有第一支撑竖连板16;第二支撑基板9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边侧固定板11;第二防护框板15与第二边侧固定板11之间设有第二支撑竖连板17。进一步的,第一防护框板14的防护区域为第一广角摄像采集装置12的上方;第二防护框板15的防护区域为第二广角摄像采集装置13的上方。进一步的,第一广角摄像采集装置12与第二广角摄像采集装置13的监测方向相反;第一广角摄像采集装置12与第二广角摄像采集装置13上都装设有广角摄像头。进一步的,上侧护盖板24的覆盖水平区域范围大于红外探测装置22、语音采集装置23的装置的水平区域范围。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搜救机器人传感监测机构自保护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机器人本体(1),所述机器人本体(1)上设有行走支撑机构(2),行走支撑机构(2)上装设有行走驱动轮(3);/n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两端侧分别固定装设有第一位置调节动力装置(4)、第二位置调节动力装置(5);/n所述第一位置调节动力装置(4)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调节连杆机构(6);/n所述第一调节连杆机构(6)的端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基板(8);/n所述第一支撑基板(8)上固定装设有第一广角摄像采集装置(12);/n所述第一支撑基板(8)上固定连接有半包围于第一广角摄像采集装置(12)的第一防护框板(14);/n所述第二位置调节动力装置(5)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调节连杆机构(7);/n所述第二调节连杆机构(7)的端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基板(9);/n所述第二支撑基板(9)上固定装设有第二广角摄像采集装置(13);/n所述第二支撑基板(9)上固定连接有半包围于第二广角摄像采集装置(13)的第二防护框板(15);/n所述机器人本体(1)上固定装设有伸缩调节动力装置(18);/n所述伸缩调节动力装置(18)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伸缩调节连杆机构(19);/n所述伸缩调节连杆机构(19)的端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支撑板(20);/n所述第一固定支撑板(20)上垂直连接有固定支撑竖连板(21);/n所述固定支撑竖连板(21)上装设有一对红外探测装置(22)和一对语音采集装置(23);/n所述固定支撑竖连板(21)的端侧垂直固定连接有上侧护盖板(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搜救机器人传感监测机构自保护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机器人本体(1),所述机器人本体(1)上设有行走支撑机构(2),行走支撑机构(2)上装设有行走驱动轮(3);
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两端侧分别固定装设有第一位置调节动力装置(4)、第二位置调节动力装置(5);
所述第一位置调节动力装置(4)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调节连杆机构(6);
所述第一调节连杆机构(6)的端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基板(8);
所述第一支撑基板(8)上固定装设有第一广角摄像采集装置(12);
所述第一支撑基板(8)上固定连接有半包围于第一广角摄像采集装置(12)的第一防护框板(14);
所述第二位置调节动力装置(5)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调节连杆机构(7);
所述第二调节连杆机构(7)的端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基板(9);
所述第二支撑基板(9)上固定装设有第二广角摄像采集装置(13);
所述第二支撑基板(9)上固定连接有半包围于第二广角摄像采集装置(13)的第二防护框板(15);
所述机器人本体(1)上固定装设有伸缩调节动力装置(18);
所述伸缩调节动力装置(18)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伸缩调节连杆机构(19);
所述伸缩调节连杆机构(19)的端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支撑板(20);
所述第一固定支撑板(20)上垂直连接有固定支撑竖连板(21);
所述固定支撑竖连板(21)上装设有一对红外探测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萍萍潘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泉港区竞丰工业设计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