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军用装甲车维修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898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军用装甲车维修定位系统,包括底座,底座的下表面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自前往后均匀转动安装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滚筒;底座的前端面上安装有抓地机构,底座的左右侧面对称安装有两个胎面支撑机构,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胎壁支撑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军用装甲车维修定位系统能够对不同尺寸的轮胎进行限位固定,且能够避免轮胎在泥泞的地面发生下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军用装甲车维修定位系统本身不会与地面之间发生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军用装甲车维修定位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军用装甲车维修定位系统。
技术介绍
军用装甲车是具有装甲防护的各种履带或轮式军用车辆,是装有装甲的军用或警用车辆的统称。在野外泥泞道路上对轮式军用装甲车进行维修时,需要用定位系统将轮式军用装甲车的车轮固定,避免轮式军用装甲车发生水平移动或竖直方向的沉降。现有的军用装甲车维修定位系统对轮式军用装甲车的轮胎进行限位固定时存在以下的问题:(1)无法对不同尺寸的轮胎进行限位固定,适用性较差,且无法保证轮胎在泥泞的地面不下陷;(2)定位系统本身的抓地效果较差,在泥泞道路上受到水平力作用会产生水平方向的偏移,无法对轮式军用装甲车进行很好的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军用装甲车维修定位系统,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的军用装甲车维修定位系统对轮式军用装甲车的轮胎进行限位固定时存在以下的问题:(1)无法对不同尺寸的轮胎进行限位固定,适用性较差,且无法保证轮胎在泥泞的地面不下陷;(2)定位系统本身的抓地效果较差,在泥泞道路上受到水平力作用会产生水平方向的偏移,无法对轮式军用装甲车进行很好的定位。(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军用装甲车维修定位系统,包括底座,底座的下表面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自前往后均匀转动安装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滚筒。底座的前端面上安装有抓地机构,底座的左右侧面对称安装有两个胎面支撑机构,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胎壁支撑机构。所述抓地机构包括安装座、通槽、升降柱、水平板、把手和环形板。安装座水平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前端面上。安装座上竖直贯穿开设有圆柱状的通槽,通槽内壁通过螺纹转动安装有竖直的升降柱。升降柱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水平板,水平板的圆周面上沿其周向均匀固定安装有把手。升降柱下表面竖直固定安装有与其同轴的环形板。通过转动把手带动水平板、升降柱和环形板同步转动,升降柱转动过程中沿着通槽竖直向下移动,并推动环形板插入地面,从而实现抓地的效果,避免安装座发生水平偏移,进而避免底座、胎面支撑机构和胎壁支撑机构发生水平偏移。所述胎面支撑机构包括导向套、滑动板、安装板、第一丝杠、第一竖直板、第一支撑板、限位套、第二支撑板、通气槽、导向杆、第二竖直板、第二丝杠和橡胶块。导向套水平固定安装在底座侧面,导向套内沿左右方向滑动配合有滑动板。滑动板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有沿前后方向布置的安装板。导向套内部端面上转动安装有沿左右方向布置且贯穿滑动板的第一丝杠。安装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沿前后方向布置的第一竖直板,安装板上表面位于第一竖直板内侧转动安装有沿前后方向布置的第一支撑板。第一竖直板内侧壁上自上而下均匀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水平的限位套,限位套内沿左右方向滑动配合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端部通过轴承铰接在第一支撑板的侧壁上。第一竖直板内侧壁上对应限位套的位置开设有连通限位套内部的通气槽,第一竖直板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沿左右方向布置的导向杆,导向杆上滑动配合有平行于第一竖直板的第二竖直板。第一竖直板外侧壁上转动安装有沿左右方向布置且贯穿第二竖直板的第二丝杠。第二竖直板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与通气槽相互配合的橡胶块。轮式军用装甲车停稳后,通过推动底座调整两个胎面支撑机构的位置,使得两个胎面支撑机构位于单个轮胎的前后两侧;然后转动第一丝杠带动两个滑动板相向滑动。在此过程中,两块第一支撑板逐渐抵靠到轮胎胎面上,并在轮胎胎面的作用下发生转动;第一支撑板转动的同时推动第二支撑板在限位套内滑动。两块第一支撑板抵靠到轮胎胎面上无法继续相向移动时,通过转动第二丝杠带动第二竖直板沿着导向杆靠近第一竖直板,直至橡胶块插入通气槽内,对限位套内部进行密封,从而通过气压作用对第二支撑板进行支撑,进而提高第二支撑板对第一支撑板的支撑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板端面与限位套内部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沿左右方向布置的第一弹簧,第二支撑板在限位套内滑动过程中压缩第一弹簧,橡胶块插入通气槽后,通过第一弹簧与气压的共同作用对第二支撑板进行支撑,从而提高支撑的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侧面上沿左右方向均匀固定粘贴有若干竖直的橡胶条,以增大第一支撑板与轮胎胎面之间的摩擦力,避免轮胎发生轴向偏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的底面竖直固定安装有圆形筒,圆形筒内竖直滑动配合有圆形柱。圆形柱底面水平固定安装有承压板。安装板上竖直贯穿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底端转动安装在圆形柱的顶面。第一支撑板对轮胎胎面支撑好后,通过转动螺纹杆推动圆形柱沿着圆形筒向下移动,圆形柱推动承压板向下移动,直至承压板抵压到地面,从而将轮胎施加给第一支撑板的压力传递到地面。由于承压板与地面接触面积较大,故能够避免轮胎发生下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压板的底面为波浪形,以增大承压板与地面间的接触面积,确保承压板和轮胎不会发生下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环形板的底面均匀固定安装有锯齿,以增大环形板旋转下降过程中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便于环形板和升降柱插入地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抓地机构还包括油槽、螺纹柱、第一密封块、第二密封块和插杆。升降柱和水平板内部开设有油槽,油槽的顶部端口位于水平板顶面。油槽的底部端口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升降柱的外侧壁上。油槽顶部端口处转动安装有螺纹柱,螺纹柱底端转动安装有与油槽内壁滑动配合的第一密封块。油槽内靠近油槽底部端口处滑动配合有若干个第二密封块。第二密封块的外端面上安装有插杆。升降柱插入地下后,通过转动螺纹柱带动第一密封块沿着油槽向下移动,第一密封块挤压油槽内的液压油,并通过液压油推动第二密封块沿着油槽水平向外滑动。第二密封块将插杆推出油槽,插杆插入地下土壤中,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抓地机构与地面的结合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杆的外端面呈圆锥形,以便于插杆插入土壤中。插杆与油槽内壁通过螺纹转动配合,插杆在第二密封块推动下插入土壤过程中产生旋转,进一步便于插杆插入土壤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胎壁支撑机构包括方形框、第三丝杠、顶板、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底座上表面沿前后方向滑动配合有竖直的方形框,方形框所在平面垂直于第一支撑板。底座的上表面转动安装有沿前后方向布置且贯穿方形框的第三丝杠。第三丝杠与方形框通过螺纹转动配合。方形框上竖直滑动配合有水平的顶板。顶板下表面靠近前端的位置竖直固定安装有平行于方形框所在平面的第一弧形板。第一弧形板的后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弧形板。轮式军用装甲车停稳后,推动顶板至最高点,然后推动底座使得第二弧形板到达轮胎正上方的位置。松开顶板使得第二弧形板自由下落抵靠到轮胎胎面顶部。转动第三丝杠带动方形框和第一弧形板向着轮胎胎壁移动,直至第一弧形板抵靠到轮胎的胎壁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弧形板均匀布置有若干个支撑杆,支撑杆与第一弧形板沿前后方向滑动配合。支撑杆后端面转动安装有滚珠。支撑杆前端面固定安装有支撑片,支撑片与第一弧形板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军用装甲车维修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军用装甲车维修定位系统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下表面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自前往后均匀转动安装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滚筒(2);底座(1)的前端面上安装有抓地机构(3),底座(1)的左右侧面对称安装有两个胎面支撑机构(4),底座(1)的上表面安装有胎壁支撑机构(5);/n所述抓地机构(3)包括安装座(31)、通槽(32)、升降柱(33)、水平板(34)、把手(35)和环形板(36);安装座(31)水平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前端面上;安装座(31)上竖直贯穿开设有圆柱状的通槽(32),通槽(32)内壁通过螺纹转动安装有竖直的升降柱(33);升降柱(33)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水平板(34),水平板(34)的圆周面上沿其周向均匀固定安装有把手(35);升降柱(32)下表面竖直固定安装有与其同轴的环形板(36);/n所述胎面支撑机构(4)包括导向套(41)、滑动板(42)、安装板(43)、第一丝杠(44)、第一竖直板(45)、第一支撑板(46)、限位套(47)、第二支撑板(48)、通气槽(49)、导向杆(410)、第二竖直板(411)、第二丝杠(412)和橡胶块(413);导向套(41)水平固定安装在底座(1)侧面,导向套(41)内沿左右方向滑动配合有滑动板(42);滑动板(42)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有沿前后方向布置的安装板(43);导向套(41)内部端面上转动安装有沿左右方向布置且贯穿滑动板(42)的第一丝杠(44);安装板(43)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沿前后方向布置的第一竖直板(45),安装板(43)上表面位于第一竖直板(45)内侧转动安装有沿前后方向布置的第一支撑板(46);第一竖直板(45)内侧壁上自上而下均匀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水平的限位套(47),限位套(47)内沿左右方向滑动配合有第二支撑板(48),第二支撑板(48)的端部通过轴承铰接在第一支撑板(46)的侧壁上;第一竖直板(45)内侧壁上对应限位套(47)的位置开设有连通限位套(47)内部的通气槽(49),第一竖直板(45)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沿左右方向布置的导向杆(410),导向杆(410)上滑动配合有平行于第一竖直板(45)的第二竖直板(411);第一竖直板(45)外侧壁上转动安装有沿左右方向布置且贯穿第二竖直板(411)的第二丝杠(412);第二竖直板(411)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与通气槽(49)相互配合的橡胶块(4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军用装甲车维修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军用装甲车维修定位系统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下表面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自前往后均匀转动安装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滚筒(2);底座(1)的前端面上安装有抓地机构(3),底座(1)的左右侧面对称安装有两个胎面支撑机构(4),底座(1)的上表面安装有胎壁支撑机构(5);
所述抓地机构(3)包括安装座(31)、通槽(32)、升降柱(33)、水平板(34)、把手(35)和环形板(36);安装座(31)水平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前端面上;安装座(31)上竖直贯穿开设有圆柱状的通槽(32),通槽(32)内壁通过螺纹转动安装有竖直的升降柱(33);升降柱(33)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水平板(34),水平板(34)的圆周面上沿其周向均匀固定安装有把手(35);升降柱(32)下表面竖直固定安装有与其同轴的环形板(36);
所述胎面支撑机构(4)包括导向套(41)、滑动板(42)、安装板(43)、第一丝杠(44)、第一竖直板(45)、第一支撑板(46)、限位套(47)、第二支撑板(48)、通气槽(49)、导向杆(410)、第二竖直板(411)、第二丝杠(412)和橡胶块(413);导向套(41)水平固定安装在底座(1)侧面,导向套(41)内沿左右方向滑动配合有滑动板(42);滑动板(42)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有沿前后方向布置的安装板(43);导向套(41)内部端面上转动安装有沿左右方向布置且贯穿滑动板(42)的第一丝杠(44);安装板(43)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沿前后方向布置的第一竖直板(45),安装板(43)上表面位于第一竖直板(45)内侧转动安装有沿前后方向布置的第一支撑板(46);第一竖直板(45)内侧壁上自上而下均匀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水平的限位套(47),限位套(47)内沿左右方向滑动配合有第二支撑板(48),第二支撑板(48)的端部通过轴承铰接在第一支撑板(46)的侧壁上;第一竖直板(45)内侧壁上对应限位套(47)的位置开设有连通限位套(47)内部的通气槽(49),第一竖直板(45)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沿左右方向布置的导向杆(410),导向杆(410)上滑动配合有平行于第一竖直板(45)的第二竖直板(411);第一竖直板(45)外侧壁上转动安装有沿左右方向布置且贯穿第二竖直板(411)的第二丝杠(412);第二竖直板(411)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与通气槽(49)相互配合的橡胶块(4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军用装甲车维修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48)端面与限位套(47)内部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沿左右方向布置的第一弹簧(4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军用装甲车维修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6)的内侧面上沿左右方向均匀固定粘贴有若干个竖直的橡胶条(4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晖何鹏孙万国朱连军孙俊峰张宝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