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乐器制作的半成品毛刺打磨装置,涉及一种打磨装置,包括固定底板,固定底板左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柱,支撑立柱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架,电机支架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轴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纵轴,固定底板上方右侧固定连接有位于电机支架下方的固定横梁,第一纵轴与固定横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纵轴上方设有曲拐。使用时通过电机驱动,实现对左侧打磨板的转动驱动,同时通过曲柄摇杆架构,使得第二纵轴实现摆动运动,从而使得中部的打磨板往复摆动,第二纵轴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三纵轴往复周转,从而实现了三种不同的打磨状态,满足不同的打磨需求,可以充分彻底的将半成品毛刺进行去除,去除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乐器制作的半成品毛刺打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磨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乐器制作的半成品毛刺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乐器,泛指可以用各种方法奏出音色音律的器物。一般分为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音乐界认为,用于音乐的发声器具才是乐器;乐器学界则通常将许多非音乐领域中的发声器具,如古代战争中的鸣金击鼓、宗教祈祷诵经中敲打的法器、婚丧中的礼仪信号、商贩招揽的信号器等,也视为乐器,甚至将一些生产劳动用具和日常生活器皿,如:弓、锯、杵、缶、杯、碟、盅、碗等等,在进行演奏时,都冠以乐字,称其为乐弓、乐锯、乐杯、乐杵等。乐器生产业的主要产品则基本上是音乐界所涉及的乐器,即可以进行音乐艺术再创造的器具,另外还生产少数的马铃、驼铃、油牌子和车船喇叭。乐器制造过程中不论是金属制造还是木制的都会产生毛刺,这些毛刺不去除制备好的乐器美观就会受到影响,严重的还会影响弹奏的音乐品质。传统的打磨装置多通过电机带动打磨盘旋转进行打磨,打磨片的运动状态单一,打磨效果不佳。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用于乐器制作的半成品毛刺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乐器制作的半成品毛刺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乐器制作的半成品毛刺打磨装置,包括固定底板,固定底板左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柱,支撑立柱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架,电机支架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轴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纵轴,固定底板上方右侧固定连接有位于电机支架下方的固定横梁,第一纵轴与固定横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纵轴上方设有曲拐,曲拐右侧转动连接有传动连杆,传动连杆右端下方固定连接有传动立杆,固定横梁上方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纵轴,第二纵轴上方固定连接有摆动连杆,传动立杆与摆动连杆外端铰接,所述第二纵轴上方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固定横梁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三纵轴,第三纵轴顶部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第一纵轴、第二纵轴与第三纵轴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打磨板;所述支撑立柱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套,滑动套右侧固定连接有打磨支撑板,打磨支撑板下方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下端与固定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板上方固定连接有铰链,铰链外侧铰接有驱动手杆,驱动手杆上开设有驱动槽,所述打磨支撑板右侧开设有容置槽,容置槽内侧固定连接有传动固定杆,传动固定杆与驱动槽滑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底板底部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垫。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动齿轮直径大于从动齿轮直径。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手杆外端固定连接有手持柄。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簧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打磨支撑板下方左侧和中部。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通过控制面板与电源电性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簧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打磨支撑板与打磨板相抵。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立柱与固定底板、电机支架、固定横梁均采用焊接方式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中间所述打磨板与两侧所述打磨板间距相等。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套为圆环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通过电机驱动,实现对左侧打磨板的转动驱动,同时通过曲柄摇杆架构,使得第二纵轴实现摆动运动,从而使得中部的打磨板往复摆动,第二纵轴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三纵轴往复周转,从而实现了三种不同的打磨状态,满足不同的打磨需求,可以充分彻底的将半成品毛刺进行去除,去除效果好,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用于乐器制作的半成品毛刺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用于乐器制作的半成品毛刺打磨装置中打磨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用于乐器制作的半成品毛刺打磨装置中驱动手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底板、2-支撑立柱、3-电机支架、4-电机、5-第一纵轴、6-固定横梁、7-曲拐、8-传动连杆、9-传动立杆、10-第二纵轴、11-摆动连杆、12-主动齿轮、13-第三纵轴、14-从动齿轮、15-打磨板、16-滑动套、17-打磨支撑板、18-弹簧、19-铰链、20-驱动手杆、21-驱动槽、22-容置槽、23-传动固定杆、24-支撑垫、25-手持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乐器制作的半成品毛刺打磨装置,包括固定底板1,固定底板1左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柱2,支撑立柱2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架3,电机支架3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机4,电机4轴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纵轴5,固定底板1上方右侧固定连接有位于电机支架3下方的固定横梁6,第一纵轴5与固定横梁6转动连接,电机4开启后带动第一纵轴5以及曲拐7转动;所述第一纵轴5上方设有曲拐7,曲拐7右侧转动连接有传动连杆8,传动连杆8右端下方固定连接有传动立杆9,固定横梁6上方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纵轴10,第二纵轴10上方固定连接有摆动连杆11,传动立杆9与摆动连杆11外端铰接,所述第二纵轴10上方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2,固定横梁6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三纵轴13,第三纵轴13顶部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4,主动齿轮12与从动齿轮14相啮合,第一纵轴5、第二纵轴10与第三纵轴13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打磨板15;曲拐7通过传动连杆8、传动立杆9以及摆动连杆11带动第二纵轴10往复摆动,其中曲拐7、摆动连杆8、摆动连杆11构成曲柄摇杆结构,继而使得第二纵轴10往复摆动,第二纵轴10顶部的主动齿轮12带动从动齿轮14转动,从而使得第三纵轴13往复转动,主动齿轮12直径大于从动齿轮14直径,确保第三纵轴13的往复运动幅度大于一周,实现的往复转动,继而实现了第一纵轴5底部打磨板15的持续转动、第二纵轴10底部打磨板的往复摆动以及第三纵轴底部打磨板的往复转动,实现不同的打磨需求;所述支撑立柱2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套16,滑动套16右侧固定连接有打磨支撑板17,打磨支撑板17下方固定连接有弹簧18,弹簧18下端与固定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板1上方固定连接有铰链19,铰链19外侧铰接有驱动手杆20,驱动手杆20上开设有驱动槽21,所述打磨支撑板17右侧开设有容置槽22,容置槽22内侧固定连接有传动固定杆23,传动固定杆23与驱动槽21滑动连接;向下摁压驱动手杆20,通过驱动槽21带动传动固定杆23向下运动,打磨支撑板17就会随之向下运动,放置好待打磨的乐器,松开驱动手杆20即可实现打磨。所述主动齿轮12直径大于从动齿轮14直径。所述弹簧18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打磨支撑板17下方左侧和中部。所述弹簧18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打磨支撑板17与打磨板15相抵。中间所述打磨板15与两侧所述打磨板15间距相等。所述滑动套16为圆环形。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乐器制作的半成品毛刺打磨装置,包括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乐器制作的半成品毛刺打磨装置,包括固定底板(1),固定底板(1)左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柱(2),支撑立柱(2)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架(3),电机支架(3)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机(4),电机(4)轴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纵轴(5),固定底板(1)上方右侧固定连接有位于电机支架(3)下方的固定横梁(6),第一纵轴(5)与固定横梁(6)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轴(5)上方设有曲拐(7),曲拐(7)右侧转动连接有传动连杆(8),传动连杆(8)右端下方固定连接有传动立杆(9),固定横梁(6)上方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纵轴(10),第二纵轴(10)上方固定连接有摆动连杆(11),传动立杆(9)与摆动连杆(11)外端铰接,所述第二纵轴(10)上方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2),固定横梁(6)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三纵轴(13),第三纵轴(13)顶部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4),主动齿轮(12)与从动齿轮(14)相啮合,第一纵轴(5)、第二纵轴(10)与第三纵轴(13)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打磨板(15);所述支撑立柱(2)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套(16),滑动套(16)右侧固定连接有打磨支撑板(17),打磨支撑板(17)下方固定连接有弹簧(18),弹簧(18)下端与固定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板(1)上方固定连接有铰链(19),铰链(19)外侧铰接有驱动手杆(20),驱动手杆(20)上开设有驱动槽(21),所述打磨支撑板(17)右侧开设有容置槽(22),容置槽(22)内侧固定连接有传动固定杆(23),传动固定杆(23)与驱动槽(21)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乐器制作的半成品毛刺打磨装置,包括固定底板(1),固定底板(1)左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柱(2),支撑立柱(2)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架(3),电机支架(3)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机(4),电机(4)轴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纵轴(5),固定底板(1)上方右侧固定连接有位于电机支架(3)下方的固定横梁(6),第一纵轴(5)与固定横梁(6)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轴(5)上方设有曲拐(7),曲拐(7)右侧转动连接有传动连杆(8),传动连杆(8)右端下方固定连接有传动立杆(9),固定横梁(6)上方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纵轴(10),第二纵轴(10)上方固定连接有摆动连杆(11),传动立杆(9)与摆动连杆(11)外端铰接,所述第二纵轴(10)上方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2),固定横梁(6)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三纵轴(13),第三纵轴(13)顶部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4),主动齿轮(12)与从动齿轮(14)相啮合,第一纵轴(5)、第二纵轴(10)与第三纵轴(13)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打磨板(15);所述支撑立柱(2)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套(16),滑动套(16)右侧固定连接有打磨支撑板(17),打磨支撑板(17)下方固定连接有弹簧(18),弹簧(18)下端与固定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板(1)上方固定连接有铰链(19),铰链(19)外侧铰接有驱动手杆(20),驱动手杆(20)上开设有驱动槽(21),所述打磨支撑板(17)右侧开设有容置槽(22),容置槽(22)内侧固定连接有传动固定杆(23),传动固定杆(23)与驱动槽(21)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聪聪,
申请(专利权)人:王聪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