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温板的注液管切断工艺及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912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均温板的注液管切断工艺,所述注液管切断工艺包括产品上夹具、夹具夹持上升并加热产品、封刀封口、辅助夹定位、除气端裁切、辅助夹松开、激光焊接、封刀松开、夹具下降、夹具松开、取出产品。所述注液管切断设备包括机台、设置在机台上的升降气缸、与升降气缸推杆连接的夹具、位于夹具上方并彼此对置的两把封刀、位于两把封刀上方的两个辅助夹、位于两个辅助夹中任一个上方的裁切刀、以及位于两个辅助夹连线上方的激光头,所述夹具内设有加热丝。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均温板的注液管切断工艺及设备,生产效率高、均温板密封性好,能够在生产过程中有效杜绝杂质进入到均温板内,保证均温板具有良好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均温板的注液管切断工艺及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均温板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均温板的注液管切断工艺及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各种电子器件及设备,如计算机芯片等向高性能、小型化及微型化的趋势发展,能否将他们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及时并有效的散发出去,将直接影响电子器件的成本、工作性能及可靠性。目前,现有的电子器件及设备的散热方式主要为风扇与散热翅片配合使用,对电子器件及设备进行散热,此种散热方式,散热效率底下,并且,电子器件及设备长时间使用,造成电子器件及设备的热量不能及时进行散热,造成电子器件及设备不能正常工作,严重时,有可能造成电子器件及设备由于温度过高烧毁。均温板,作为一种全新设计的散热结构,具有显著优于风扇和散热翅片的散热效果,体积亦大大减小,能够更好地应用于体积小巧的电子产品中。均温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注液,注液完毕后需要封闭注液口以形成封闭腔室,传统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生产效率较为低下,均温板的密封性较差,生产过程中容易将杂质混入到均温板内,制约均温板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均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均温板的注液管切断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产品上夹具:将待加工的产品放入夹具里;/n步骤二、夹具夹持上升并加热产品:夹具夹持产品后上升至对应位置,同时对产品加热;/n步骤三、封刀封口:两对置封刀收拢并对产品注液口区域进行挤压,使得产品注液口区域发生形变以实现封口;/n步骤四、辅助夹定位:封口后辅助夹对产品待裁切部分进行夹持定位,同时对待裁切位置鼓起部分进行压扁;/n步骤五、除气端裁切:裁切刀与待裁切位置对准并施力裁断,使得待裁切位置上部与下部彻底分离;/n步骤六、辅助夹松开:辅助夹松开退回初始位置;/n步骤七、激光焊接:通过激光发生器对裁切断面进行融焊;/n步骤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温板的注液管切断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产品上夹具:将待加工的产品放入夹具里;
步骤二、夹具夹持上升并加热产品:夹具夹持产品后上升至对应位置,同时对产品加热;
步骤三、封刀封口:两对置封刀收拢并对产品注液口区域进行挤压,使得产品注液口区域发生形变以实现封口;
步骤四、辅助夹定位:封口后辅助夹对产品待裁切部分进行夹持定位,同时对待裁切位置鼓起部分进行压扁;
步骤五、除气端裁切:裁切刀与待裁切位置对准并施力裁断,使得待裁切位置上部与下部彻底分离;
步骤六、辅助夹松开:辅助夹松开退回初始位置;
步骤七、激光焊接:通过激光发生器对裁切断面进行融焊;
步骤八、封刀松开,激光焊接结束后封刀松开退回原位;
步骤九、夹具下降:封刀松开后夹具下降回到原位;
步骤十、夹具松开:夹具下降回到原位后立即松开回到初始状态;
步骤十一、取出产品:整个作业流程结束,取出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的注液管切断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加热温度为50~130℃,加热时间为10秒至60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的注液管切断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封口需做到完全的气密效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的注液管切断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裁切位置位于注液口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的注液管切断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军祖邓德温万崇友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奥诺吉散热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