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云明专利>正文

一种阀体铸件生产后自动捕捉补焊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888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补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体铸件生产后自动捕捉补焊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工作台和底板,还包括控制器、滑动机构、夹持机构、补焊机构和识别机构,所述底板固定设置于工作台顶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底板顶部一角并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一级滑动组件和二级滑动组件,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紧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补焊机构包括平移组件和焊接组件,所述识别机构包括搭载板和图像采集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操纵控制器利用定位销和橡胶盘将阀体夹紧固定,接着将控制器和图像识别模块与整个电路系统的运行模式调整为一个机器视觉系统,即可对阀体铸件自动捕捉补焊,操作简单,精确可控,极大提高了对阀体的补焊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阀体铸件生产后自动捕捉补焊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补焊
,具体涉及一种阀体铸件生产后自动捕捉补焊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阀体是阀门中的一个主要零部件,根据压力等级有不同的机械制造方法,例如铸造、锻造等,阀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控制流体的方向、压力、流量的装置,阀体的材质根据不同的工艺介质,选用不同的材料,常用材质有:铸铁、铸钢、不锈钢等。而一般阀体铸件生产成型后,其表面往往会出现裂纹和缝隙等缺陷,这些缺陷对阀体的使用影响很大,因此对生产后的阀体进行补焊修复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对阀体的补焊大多都是人为进行操作,由于某些阀体的裂痕很细小,使得操作变的不易,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有部分微小缺陷肉眼难以观察到,因此有存在缺陷遗漏的情况。我国专利申请号:CN201910721328.5;公开日:2020.07.17公开了一种阀门加工工艺,包括:a、从外采购阀体铸件和锻件,对购置的组件进行检测,通过检测的铸件在进入车间加工前再进行补焊;b、将购置得到的阀杆棒进行调质处理,合格后进行车削加工、钻铣加工和去毛刺加工;c、将购置的手轮放入到手轮加工装置上,在手轮表面涂上油漆,将涂好油漆的手轮放在一处以便组装使用;d、对购置的密封件和紧固件检测,合格后将密封件和紧固件放入库中备用;e、将各部分零件组装在一起,形成阀门产品;f、对组装后的阀门进行检测,将合格后的阀门打包出厂。我国专利申请号:CN201920872131.7;公开日:2020.02.14公开了一种铸铁闸阀阀体加工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有用于钻头穿过的多个透孔,多个所述透孔在同一圆周上间隔均匀设置,与多个所述透孔所围成的圆形的同心圆上间隔均匀设置有多个内限位块,所述内限位块为弧形块,所述内限位块设置在透孔的外侧,每个所述内限位块的外侧均设置一个固定块,且每个所述内限位块上均连接有调节丝杠和滑动导向杆,且分别转动连接和固定连接。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铸铁闸阀阀体加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调节内限位块的位置,使得多个内限位块围成的圆形与阀体端部形状一致,直接将左侧端部推入围城的圆形内即可快速准确定位。以上两个专利技术的结构存在以下不足:第一专利技术中密封膜与手轮通孔内壁相接触,将手轮固定,导块沿着导轨移动,带动手轮一同移动,当导块移动至浸漆箱上方时,第二气缸推动导块往下运动,使第一连接杆带动手轮往下运动,手轮浸入到浸漆箱内与油漆相接触,完成手轮的浸漆加工,当手轮完成浸漆加工后,导块往上运动使手轮从浸漆箱内移出,导块沿着导轨继续移动,使手轮进入到烘干箱内,在手轮进入烘干箱的过程中,必然会使得手轮上的油漆滴落,从而造成浪费且对空气环境造成污浊,第二专利技术中操作台上设置有能够用于顶升气缸活塞杆左右横向移动的开孔,使用的时候,将阀体一端固定在固定板上,另一端通过挤压块固定,然后通过托块顶紧,在进行一端钻孔后,利用横移气缸横向右移动,带动托块横向移动,然后第一步进电机旋转180度,然后,利用横移气缸横向左移动,带动托块横向移动,然后利用挤压块挤压阀体进行固定,进行另一侧的加工,该装置虽可以夹紧和横向旋转,但缺乏上移和纵向旋转,使得手轮在加工时,受到一定的局限性。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有必要设计一种阀体铸件生产后自动捕捉补焊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阀体铸件生产后自动捕捉补焊装置及其工作方法。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阀体铸件生产后自动捕捉补焊装置,包括工作台和底板,还包括控制器、滑动机构、夹持机构、补焊机构和识别机构,所述底板固定设置于工作台顶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底板顶部一角并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一级滑动组件和二级滑动组件,所述一级滑动组件设置于底板顶部并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二级滑动组件设置于一级滑动组件顶部并与一级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紧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夹紧组件设置于二级滑动组件顶部并与二级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所述转动组件设置于夹紧组件上并与夹紧组件滑动连接,所述补焊机构包括平移组件和焊接组件,所述平移组件设置于一级滑动组件的顶部一侧并与一级滑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焊接组件设置于平移组件的顶部并与平移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识别机构包括搭载板和图像采集模块,所述搭载板固定设置于二级滑动组件一侧,所述图像采集模块设置于搭载板上并与搭载板固定连接,所述一级滑动组件、二级滑动组件、夹紧组件、转动组件、平移组件、焊接组件和图像采集模块与控制器均为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一级滑动组件包括载座、第一机座、第一电机、减速器、第一螺纹杆、承载台、两个立座和两个第一滑轨,两个所述立座对称设置于底板顶部两侧并与底板均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滑轨与两个立座呈对应设置,并且每个所述第一滑轨固定设置于对应立座的顶部,所述载座设置于两个立座的一端中部并且载座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机座固定设置于载座顶部,所述第一电机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第一机座上,并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螺纹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台设置于两个立座的另一端中部,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承载台一侧并与承载台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滑轨的两端均固定设有一个限位块,所述第一电机与控制器为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二级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滑板、底块、第二滑板、安装座、气缸、两个第二滑轨和两个限位杆,所述第一滑板设置于两个立柱的顶部,并且第一滑板底端两侧对称设有两道第一滑槽,两道所述第一滑槽与两个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底块固定设置于第一滑板的底部,所述第一螺纹杆穿过底块与底块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滑轨对称并固定设置于第一滑板的顶部两侧,所述第二滑板设置于第一滑板上,并且第二滑板底端对称设有两道第二滑槽,两道所述第二滑槽与对应两个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座设置于第二滑板的一侧,并且安装座与第一滑板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安装座一侧,并且气缸的输出轴穿过安装座与第二滑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杆对称并固定设置于两个第二滑轨的两端,所述第二滑板顶端中部对称设有两道凸形槽,每道所述凸形槽的外缘均固定设有挡块,所述气缸与控制器为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夹紧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螺纹杆、两个移动板和两个压盘,两个所述移动板对称设置于第二滑板的顶端两侧,并且两个移动板的底部与对应两道凸形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设置于第二滑板的一侧并位于安装座的顶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二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穿过两道凸形槽与挡块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移动板与第二螺纹杆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控制器为电性连接。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移动板的相对一侧均设有两道环形凸槽,每道所述环形凸槽内壁设有一道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若干滚珠,两个所述压盘与两个移动板呈对应设置,每个所述压盘通过两道环形凸槽与对应移动板滑动连接,并且每个压盘与若干滚珠呈抵触连接,两个所述压盘相对一侧均固定设有橡胶盘,两个所述移动板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设有若干定位销,若干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体铸件生产后自动捕捉补焊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底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3)、滑动机构(4)、夹持机构(5)、补焊机构(6)和识别机构(7),所述底板(2)固定设置于工作台(1)顶部,所述控制器(3)设置于底板(2)顶部一角并与底板(2)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机构(4)包括一级滑动组件(40)和二级滑动组件(41),所述一级滑动组件(40)设置于底板(2)顶部并与底板(2)固定连接,所述二级滑动组件(41)设置于一级滑动组件(40)顶部并与一级滑动组件(40)滑动连接,所述夹持机构(5)包括夹紧组件(50)和转动组件(51),所述夹紧组件(50)设置于二级滑动组件(41)顶部并与二级滑动组件(41)滑动连接,所述转动组件(51)设置于夹紧组件(50)上并与夹紧组件(50)滑动连接,所述补焊机构(6)包括平移组件(60)和焊接组件(61),所述平移组件(60)设置于一级滑动组件(40)的顶部一侧并与一级滑动组件(40)固定连接,所述焊接组件(61)设置于平移组件(60)的顶部并与平移组件(60)固定连接,所述识别机构(7)包括搭载板(70)和图像采集模块(71),所述搭载板(70)固定设置于二级滑动组件(41)一侧,所述图像采集模块(71)设置于搭载板(70)上并与搭载板(70)固定连接,所述一级滑动组件(40)、二级滑动组件(41)、夹紧组件(50)、转动组件(51)、平移组件(60)、焊接组件(61)和图像采集模块(71)与控制器(3)均为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体铸件生产后自动捕捉补焊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底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3)、滑动机构(4)、夹持机构(5)、补焊机构(6)和识别机构(7),所述底板(2)固定设置于工作台(1)顶部,所述控制器(3)设置于底板(2)顶部一角并与底板(2)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机构(4)包括一级滑动组件(40)和二级滑动组件(41),所述一级滑动组件(40)设置于底板(2)顶部并与底板(2)固定连接,所述二级滑动组件(41)设置于一级滑动组件(40)顶部并与一级滑动组件(40)滑动连接,所述夹持机构(5)包括夹紧组件(50)和转动组件(51),所述夹紧组件(50)设置于二级滑动组件(41)顶部并与二级滑动组件(41)滑动连接,所述转动组件(51)设置于夹紧组件(50)上并与夹紧组件(50)滑动连接,所述补焊机构(6)包括平移组件(60)和焊接组件(61),所述平移组件(60)设置于一级滑动组件(40)的顶部一侧并与一级滑动组件(40)固定连接,所述焊接组件(61)设置于平移组件(60)的顶部并与平移组件(60)固定连接,所述识别机构(7)包括搭载板(70)和图像采集模块(71),所述搭载板(70)固定设置于二级滑动组件(41)一侧,所述图像采集模块(71)设置于搭载板(70)上并与搭载板(70)固定连接,所述一级滑动组件(40)、二级滑动组件(41)、夹紧组件(50)、转动组件(51)、平移组件(60)、焊接组件(61)和图像采集模块(71)与控制器(3)均为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体铸件生产后自动捕捉补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滑动组件(40)包括载座(400)、第一机座(401)、第一电机(402)、减速器(403)、第一螺纹杆(404)、承载台(405)、两个立座(406)和两个第一滑轨(407),两个所述立座(406)对称设置于底板(2)顶部两侧并与底板(2)均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滑轨(407)与两个立座(406)呈对应设置,并且每个所述第一滑轨(407)固定设置于对应立座(406)的顶部,所述载座(400)设置于两个立座(406)的一端中部并且载座(400)与底板(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机座(401)固定设置于载座(400)顶部,所述第一电机(402)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第一机座(401)上,并且第一电机(402)的输出轴与减速器(403)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速器(40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螺纹杆(404)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台(405)设置于两个立座(406)的另一端中部,所述第一螺纹杆(404)的另一端延伸至承载台(405)一侧并与承载台(405)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滑轨(407)的两端均固定设有一个限位块(4070),所述第一电机(402)与控制器(3)为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阀体铸件生产后自动捕捉补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滑动组件(41)包括第一滑板(410)、底块(411)、第二滑板(412)、安装座(413)、气缸(414)、两个第二滑轨(415)和两个限位杆(416),所述第一滑板(410)设置于两个立柱的顶部,并且第一滑板(410)底端两侧对称设有两道第一滑槽(4100),两道所述第一滑槽(4100)与两个第一滑轨(407)滑动连接,所述底块(411)固定设置于第一滑板(410)的底部,所述第一螺纹杆(404)穿过底块(411)与底块(411)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滑轨(415)对称并固定设置于第一滑板(410)的顶部两侧,所述第二滑板(412)设置于第一滑板(410)上,并且第二滑板(412)底端对称设有两道第二滑槽(4120),两道所述第二滑槽(4120)与对应两个第二滑轨(415)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座(413)设置于第二滑板(412)的一侧,并且安装座(413)与第一滑板(410)固定连接,所述气缸(414)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安装座(413)一侧,并且气缸(414)的输出轴穿过安装座(413)与第二滑板(41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杆(416)对称并固定设置于两个第二滑轨(415)的两端,所述第二滑板(412)顶端中部对称设有两道凸形槽(4121),每道所述凸形槽(4121)的外缘均固定设有挡块(4122),所述气缸(414)与控制器(3)为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阀体铸件生产后自动捕捉补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50)包括第二电机(500)、第二螺纹杆(501)、两个移动板(502)和两个压盘(503),两个所述移动板(502)对称设置于第二滑板(412)的顶端两侧,并且两个移动板(502)的底部与对应两道凸形槽(412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500)固定设置于第二滑板(412)的一侧并位于安装座(413)的顶部,第二电机(500)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二螺纹杆(50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501)的另一端穿过两道凸形槽(4121)与挡块(4122)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移动板(502)与第二螺纹杆(501)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电机(500)与控制器(3)为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阀体铸件生产后自动捕捉补焊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移动板(502)的相对一侧均设有两道环形凸槽(5020),每道所述环形凸槽(5020)内壁设有一道容纳槽(5021),所述容纳槽(5021)内设有若干滚珠(5022),两个所述压盘(503)与两个移动板(502)呈对应设置,每个所述压盘(503)通过两道环形凸槽(5020)与对应移动板(502)滑动连接,并且每个压盘(503)与若干滚珠(5022)呈抵触连接,两个所述压盘(503)相对一侧均固定设有橡胶盘(5030),两个所述移动板(502)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设有若干定位销(5023),若干所述定位销(5023)呈环形设置并穿过对应橡胶盘(50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阀体铸件生产后自动捕捉补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51)包括延伸板(510)、第三电机(511)和转轴(512),所述延伸板(510)设置于对应一个移动板(502)侧部并与移动板(5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511)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延伸板(510)上,并且第三电机(51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轴(51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512)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明丁清源
申请(专利权)人:李云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