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的家用型沥刀,包括沥网,所述沥网上开设有沥孔,所述沥网上段包裹有第一刮刀,所述沥网左部突出部分包裹有第二刮刀,所述沥网做下部包裹有第三刮刀,所述沥网下端包裹有第四刮刀,所述沥网右部连接有握把,所述握把右部开有悬挂孔,所述握把背面开有握把槽。该方便的家用型沥刀,可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根据需要来进行有选择的使用,而沥网外包裹的刮刀,则可以根据分离时所使用的容器有选择的的选择,第一刮刀弧度较小,跨度较大,可用于对炒锅这种体型较大的使用,通过这种设计,即可以使的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可以有效的分离,也可以使的容器内不会有剩余的固定垃圾,方便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的家用型沥刀
本技术涉及沥刀设备
,具体为一种方便的家用型沥刀。
技术介绍
沥刀是一种家用分离工具,一般用来分离不要的剩菜剩饭里的液体及油渍,使的液体的进入水槽,固态的倒到垃圾桶,方便垃圾分类及储运,沥刀具有直接过滤,工艺简单,透气性好,精度均匀稳定,不泄漏等特点。然而现有的过滤装置多为功能单一的滤网设备,或是家庭排污系统自带的过滤设备,滤网在使用时,只能单一的进行过滤分离工作,而大型的过滤设备则都是固定安装在排污系统中,在清理时需要先将其进行拆解,很不方便,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的家用型沥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过滤装置多为功能单一的滤网设备,或是家庭排污系统自带的过滤设备,滤网在使用时,只能单一的进行过滤分离工作,而大型的过滤设备则都是固定安装在排污系统中,在清理时需要先将其进行拆解,很不方便,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的家用型沥刀,包括沥网,所述沥网上开设有沥孔,所述沥网上段包裹有第一刮刀,所述沥网左部突出部分包裹有第二刮刀,所述沥网左下部包裹有第三刮刀,所述沥网下端包裹有第四刮刀,所述沥网右部连接有握把,所述握把右部开有悬挂孔,所述握把背面开有握把槽。优选的,所述沥孔均匀分布在沥网上,且沥孔为圆形孔或腰形孔。优选的,所述第一刮刀、第二刮刀、第三刮刀和第四刮刀均采用的是软胶材质制作而成。优选的,所述沥网和握把采用的是塑料材质制成。优选的,所述握把为前小后大的半圆柱形结构。优选的,所述悬挂孔为一个前后通透的圆形孔。优选的,所述握把槽的长度是从悬挂孔一直开到沥网和握把的连接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方便的家用型沥刀,结合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对整体结构进行了较大程度的优化改进,可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根据需要来进行有选择的使用,而沥网外包裹的刮刀,则可以根据分离时所使用的容器有选择的的选择,第一刮刀弧度较小,跨度较大,可用于对炒锅这种体型较大的使用,第四刮刀弧度也不大,但长度不长,可用于对盘子之类的使用,第三刮刀则对应着大的碗类使用,第二刮刀对应的是盛饭所用的小碗来进行使用,通过这种设计,即可以使的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可以有效的分离,也可以使的容器内不会有剩余的固定垃圾,方便清洁。2、该方便的家用型沥刀,通过选择软胶材质制成外围包裹的刮刀,在保证刮刀原有功能的同时,也使的刮刀不会割伤人的皮肤,更加的安全,从而有效的提升整体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反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反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右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沥网;2、沥孔;3、第一刮刀;4、第二刮刀;5、第三刮刀;6、第四刮刀;7、握把;8、悬挂孔;9、握把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的家用型沥刀,包括沥网1,沥网1上开设有沥孔2,沥网1上段包裹有第一刮刀3,沥网1左部突出部分包裹有第二刮刀4,沥网1做下部包裹有第三刮刀5,沥网1下端包裹有第四刮刀6,沥网1右部连接有握把7,握把7右部开有悬挂孔8,握把7背面开有握把槽9,通过四种刮刀的不同设计,即第一3弧度较小,跨度较大,可用于对炒锅这种体型较大的使用,第四刮刀6弧度也不大,但长度不长,可用于对盘子之类的使用,第三刮刀5则对应着大的碗类使用,第二刮刀4对应的是盛饭所用的小碗来进行使用,可以使的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可以有效的分离也可以使的容器内不会有剩余的固定垃圾,方便清洁。进一步的,沥孔2均匀分布在沥网1上,且沥孔2为圆形孔或腰形孔,通过将沥孔2分为圆形和腰形,可根据不同的垃圾来选择不同的沥刀来使用,能更加有效的进行分离整理,提高整体的实用性,同时沥孔2的孔形不限于圆形或者腰形孔,设置为其他类型的孔也同样适用。进一步的,第一刮刀3、第二刮刀4、第三刮刀5和第四刮刀6均采用的是软胶材质制作而成,通过选择软胶材质制成外围包裹的刮刀,在保证刮刀原有功能的同时,也使的刮刀不会割伤人的皮肤,更加的安全,从而有效的提升整体的实用性。进一步的,沥网1和握把7采用的是塑料材质制成,通过这种设计,在保证原有功能的同时,也能将生产成本降低,从而提升整体的性价比。进一步的,握把7为前小后大的半圆柱形结构,这种设计,可以使的握住握把时可以更加牢固,不会使的沥刀侧滑,从而增加整体的使用效果。进一步的,悬挂孔8为一个前后通透的圆形孔,通过和握把7的设计相互组合,可以在不使用的时候,将沥刀稳定的固定在外部挂钩上。进一步的,握把槽9的长度是从悬挂孔8一直开到沥网1和握把7的连接处,通过这种设计,可以使的在握住握把7的时候,手指紧贴凹槽,能更加有效的增加使用速度。工作原理:首先,将沥刀平面盖于厨房容器的一角,然后倾斜外倒一些液态的物体到水槽,液体通过沥孔2流下进入排污系统,固体留在沥网1,通过握把7拿起沥刀,将固体垃圾倒入垃圾桶中,在利用刮刀,将容器里剩余的固体垃圾刮入垃圾桶中,最后将刮刀和容器清洗干净,通过采用将沥孔分为圆形沥孔和腰形沥孔两种,可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根据需要来进行有选择的使用,而沥网1外包裹的刮刀,则可以根据分离时所使用的容器有选择的的选择,第一刮刀3弧度较小,跨度较大,可用于对炒锅这种体型较大的使用,第四刮刀6弧度也不大,但长度不长,可用于对盘子之类的使用,第三刮刀5则对应着大的碗类使用,第二刮刀4对应的是盛饭所用的小碗来进行使用,通过这种设计,即可以使的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可以有效的分离,也可以使的容器内不会有剩余的固定垃圾,方便清洁,从而能够满足不同使用情况下的多种使用需求,有效丰富了整体的使用功能性,从而有效在提升了整体综合使用性能的基础上扩大了整体的适用范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前”、“后”、“左”、“右”等方位名词的描述,仅为根据本申请示出的附图所示的方向进行描述,并不限于对本申请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该实施例对其进行相应变形得到其他相同或相近的实施方式,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且对于其他相近或相同的实施方式,本申请中并不做重复阐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的家用型沥刀,包括沥网(1),其特征在于:所述沥网(1)上开设有沥孔(2),所述沥网(1)上段包裹有第一刮刀(3),所述沥网(1)左部突出部分包裹有第二刮刀(4),所述沥网(1)左下部包裹有第三刮刀(5),所述沥网(1)下端包裹有第四刮刀(6),所述沥网(1)右部连接有握把(7),所述握把(7)右部开有悬挂孔(8),所述握把(7)背面开有握把槽(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的家用型沥刀,包括沥网(1),其特征在于:所述沥网(1)上开设有沥孔(2),所述沥网(1)上段包裹有第一刮刀(3),所述沥网(1)左部突出部分包裹有第二刮刀(4),所述沥网(1)左下部包裹有第三刮刀(5),所述沥网(1)下端包裹有第四刮刀(6),所述沥网(1)右部连接有握把(7),所述握把(7)右部开有悬挂孔(8),所述握把(7)背面开有握把槽(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的家用型沥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沥孔(2)均匀分布在沥网(1)上,且沥孔(2)为圆形孔或腰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的家用型沥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章韬,周建安,
申请(专利权)人:施章韬,周建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