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庆忠专利>正文

一种电饭锅的不粘蒸煮内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835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饭锅的不粘蒸煮内胆结构,包括一内胆本体,该内胆本体与电饭锅相连接,内胆本体内架设一辅助内胆,该辅助内胆用以蒸煮食物,该辅助内胆底面与内胆本体之间形成一间隔腔,该间隔腔用以将辅助内胆底部与内胆本体内底面间隔开,该辅助内胆上开制有若干气孔,各气孔用以使水蒸气进入到辅助内胆内部,该辅助内胆外壁表面设有若干凹槽,各凹槽用以配合各气孔方便水蒸气于辅助内胆内外流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地避免食物出现粘锅烧焦的情况,能对食物进行均匀加热,达到蒸煮食物的效果,还能对食物有效保温,且保温效果更为持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饭锅的不粘蒸煮内胆结构
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的
,特指一种电饭锅的不粘蒸煮内胆结构。
技术介绍
电饭锅是一种能够进行蒸、煮、炖、煨、焖等多种加工的现代化炊具,它不但能够把食物做熟,而且能够保温,使用起来清洁卫生,没有污染,省时省力,是家务劳动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用具之一;然而,电饭锅在日常使用中,常会因锅内水份不足,或清洗电饭锅时方法不当(如用钢丝球等物品清洗,破坏了电饭锅内胆表层的不粘层),又或电饭锅中的温控热敏电阻损坏,都容易导致电饭锅内胆出现“粘锅”的现象,为电饭锅清洗增加困难,不利于电饭锅的日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电饭锅的不粘蒸煮内胆结构,该内胆结构能有效地避免食物出现粘锅烧焦的情况,能对食物进行均匀加热,达到蒸煮食物的效果,还能对食物有效保温,且保温效果更为持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饭锅的不粘蒸煮内胆结构,包括一内胆本体,该内胆本体与电饭锅相连接,所述内胆本体内架设一辅助内胆,该辅助内胆用以蒸煮食物,该辅助内胆底面与内胆本体之间形成一间隔腔,该间隔腔用以将辅助内胆底部与内胆本体内底面间隔开,该辅助内胆上开制有若干气孔,各气孔用以使水蒸气进入到辅助内胆内部,该辅助内胆外壁表面设有若干凹槽,各凹槽用以配合各气孔方便水蒸气于辅助内胆内外流动。所述内胆本体为一中空开口结构,该内胆本体开口边缘设有一架设槽,该架设槽用以架设辅助内胆,该架设槽顶部向外周向延伸,形成一承托边,该承托边用以握持内胆本体。所述辅助内胆至少于底部设置若干气孔,各该气孔用以使水蒸气经底部进入内胆本体并对内胆本体中的食物加热。所述辅助内胆至少于靠近开口边缘的位置开制有若干气孔,各该气孔用以使经辅助内胆底部进入辅助内胆内部的水蒸气从辅助内胆顶部流出,形成蒸气循环。所述辅助内胆之若干气孔中至少有二气孔对称设置,该二对称设置的气孔与一提手两端相连接,该提手用以方便使用者提起并移动辅助内胆。所述辅助内胆之开口边缘向外周向延伸,形成支撑边,该支撑边与内胆本体之架设槽相连接。所述各凹槽等距分布于辅助内胆外表面,各凹槽分别自辅助内胆靠近开口边缘的位置向辅助内胆的底面延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在内胆本体内架设一辅助内胆,于辅助内胆和内胆本体之间形成间隔腔,使辅助内胆架空,不直接受热,有效地避免了放置在辅助内胆中的食物出现粘锅烧焦的情况;于辅助内胆底部和顶端之气孔设计,便于内胆本体中的水在受热后,产生的水蒸气经辅助内胆底部各气孔进入辅助内胆,再由辅助内胆顶端之各气孔流出,形成蒸气循环,从而对辅助内胆中的食物进行均匀加热,达到蒸煮食物的效果;辅助内胆之凹槽设计,既确保了水蒸气在的辅助内胆的内外循环流动,还能使水蒸气所带的热量更好地对辅助内胆整体进行加热,以达到对食物的有效保温,且保温效果更为持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辅助内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是本技术之辅助内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是本技术之内胆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内胆本体;11-架设槽;12-承托边;2-辅助内胆;21-气孔;22-凹槽;23-支撑边;3-提手;K-间隔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本技术关于一种电饭锅的不粘蒸煮内胆结构,包括一内胆本体1,该内胆本体1与电饭锅相连接,内胆本体1内架设一辅助内胆2,该辅助内胆2用以蒸煮食物,该辅助内胆2底面与内胆本体1之间形成一间隔腔K,该间隔腔K用以将辅助内胆2底部与内胆本体1内底面间隔开,该辅助内胆2上开制有若干气孔21,各气孔21用以使水蒸气进入到辅助内胆2内部,该辅助内胆2外壁表面设有若干凹槽22,各凹槽22用以配合各气孔21方便水蒸气于辅助内胆2内外流动。如图1、4所示,内胆本体1为一中空开口结构,该内胆本体1开口边缘设有一架设槽11,该架设槽11用以架设辅助内胆2,该架设槽11顶部向外周向延伸,形成一承托边12,该承托边12用以握持内胆本体1。如图2、3所示,辅助内胆2至少于底部设置若干气孔21,各该气孔21用以使水蒸气经底部进入内胆本体1并对内胆本体1中的食物加热,其中,设于辅助内胆2底部的各气孔21成环形阵列分布,环设的各个气孔21之间间距相一致,通过环形阵列设置,能使经过气孔21进入辅助内胆2中的水蒸气更均匀地对辅助内胆2中的食物进行加热。如图2、3所示,辅助内胆2至少于靠近开口边缘的位置开制有若干气孔21,各该气孔21用以使经辅助内胆2底部进入辅助内胆2内部的水蒸气从辅助内胆2顶部流出,形成蒸气循环。如图2、3所示,辅助内胆2之若干气孔21中至少有二气孔21对称设置,该二对称设置的气孔21与一提手3两端相连接,该提手3用以方便使用者提起并移动辅助内胆2;该提手3两端分别向外折弯,形成一卡接部(未图示),各卡接部连接在对应的气孔21中;此外,还可根据辅助内胆2的蒸煮需要,于辅助内胆2之侧壁开制若干气孔21,以使水蒸气能更易于从侧壁进入,配合辅助内胆2底面和顶端气孔21设计,使辅助内胆2内的食物能在立体空间内整体受热,加热更为均匀。如图2、3所示,辅助内胆2之开口边缘向外周向延伸,形成支撑边23,该支撑边23与内胆本体1之架设槽11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辅助内胆2的高度低于内胆本体1的高度,当辅助内胆2之支撑边23设置在内胆本体1之架设槽11上时,便在辅助内胆2和内胆本体1之间形成间隔腔K,使用时,间隔腔K的设置,使辅助内胆2的底面与内胆本体1之间保持高度差,辅助内胆2不直接受热,以有效避免食物粘锅烧焦的情况。如图2、3所示,各凹槽22等距分布于辅助内胆2外表面,各凹槽22分别自辅助内胆2靠近开口边缘的位置向辅助内胆2的底面延伸。以蒸煮米饭为例,先于内胆本体1内加入适量的水,接着,把清洗完毕的米放入辅助内胆2中,尽量铺平,以确保蒸煮效果;随后,将辅助内胆2放入内胆本体1中,藉由支撑边23架设在内胆本体1之架设槽11中,形成蒸煮结构;再将内胆本体1和辅助内胆2一并放入电饭锅中,盖上锅盖,启动电饭锅,随着内胆本体1逐步受热,将热量传递给内胆本体1的水,形成水蒸气,由辅助内胆2底部的各气孔21进入辅助内胆2的内部,再经辅助内胆2顶端的各气孔21流出,随后,顺着辅助内胆2外侧壁,特别是顺着外侧壁上的各凹槽22流向间隔腔K,水蒸气如是持续循环,使辅助内胆2中的米均匀受热,以达到蒸煮米饭的效果。另外,还可于辅助内胆2之外侧壁和内胆本体1之内侧壁之间预留间隙,以便水蒸气更顺畅地从辅助内胆2之顶端气孔21流出,确保水蒸气的持续循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饭锅的不粘蒸煮内胆结构,包括一内胆本体,该内胆本体与电饭锅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本体内架设一辅助内胆,该辅助内胆用以蒸煮食物,该辅助内胆底面与内胆本体之间形成一间隔腔,该间隔腔用以将辅助内胆底部与内胆本体内底面间隔开,该辅助内胆上开制有若干气孔,各气孔用以使水蒸气进入到辅助内胆内部,该辅助内胆外壁表面设有若干凹槽,各凹槽用以配合各气孔方便水蒸气于辅助内胆内外流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饭锅的不粘蒸煮内胆结构,包括一内胆本体,该内胆本体与电饭锅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本体内架设一辅助内胆,该辅助内胆用以蒸煮食物,该辅助内胆底面与内胆本体之间形成一间隔腔,该间隔腔用以将辅助内胆底部与内胆本体内底面间隔开,该辅助内胆上开制有若干气孔,各气孔用以使水蒸气进入到辅助内胆内部,该辅助内胆外壁表面设有若干凹槽,各凹槽用以配合各气孔方便水蒸气于辅助内胆内外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饭锅的不粘蒸煮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本体为一中空开口结构,该内胆本体开口边缘设有一架设槽,该架设槽用以架设辅助内胆,该架设槽顶部向外周向延伸,形成一承托边,该承托边用以握持内胆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饭锅的不粘蒸煮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内胆至少于底部设置若干气孔,各该气孔用以使水蒸气经底部进入内胆本体并对内胆本体中的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庆忠
申请(专利权)人:吴庆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