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卫生防护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佩戴的新式口罩,所述口罩包括面罩本体、左耳带、右耳带、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所述左耳带和右耳带分别固定于面罩本体的两侧,左耳带和右耳带上均开设有避耳孔,所述第一魔术贴固定于左耳带远离面罩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二魔术贴固定于右耳带远离面罩本体的一侧,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可相互粘贴。在本方案中,长时间使用能够避免给耳带造成疼痛不适,并且通过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的设置口罩的佩戴松紧可调,针对不同人群的适用性更强;此外,避耳孔的设计使得佩戴口罩时即不会对耳朵造成压迫,同时避耳孔还能够以耳朵为支撑点防止口罩出现上下滑动,佩戴更为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佩戴的新式口罩
本技术涉及卫生防护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佩戴的新式口罩。
技术介绍
口罩是一种卫生防护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灰尘甚至病菌进出佩戴者口鼻的防护用具。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口罩一般为两种,其中一种口罩是通过面罩本体两侧设置的耳带悬挂在耳朵上,以耳朵为支撑点和受力点,两侧的耳带相互配合拉紧面罩本体,使面罩本体的内侧紧贴使用者的脸部,增强密封性。此种口罩长时间佩戴,会使耳朵感觉疼痛不适,而且由于不同人种,不同年龄的脸部形状各异,大小不一,导致耳带的松紧程度不同,从而影响口罩的密封性。另外一种口罩,面罩本体的两侧具有耳绳,通过两侧的耳绳绕到使用者的脑后,两耳绳配合系在使用者后脑处,进而使得面罩本体紧贴在使用者的脸部,口罩的佩戴十分不方便,而且佩戴时间稍微过长,就会出现口罩松弛上下滑动的情况出现。因此,急需一种新式口罩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便于佩戴的新式口罩,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口罩佩戴不方便,适应性不强,长时间佩戴后容易出现口罩松弛上下滑动,使用者的耳朵出现疼痛不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需要提供一种便于佩戴的新式口罩,所述口罩包括面罩本体、左耳带、右耳带、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所述左耳带和右耳带分别固定于面罩本体的两侧,左耳带和右耳带上均开设有避耳孔,所述第一魔术贴固定于左耳带远离面罩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二魔术贴固定于右耳带远离面罩本体的一侧,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可相互粘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魔术贴和左耳带之间通过热熔压合或超声波焊合固定,所述第二魔术贴和右耳带之间通过热熔压合或超声波焊合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魔术贴远离左耳带的一侧具有圆毛面,所述第二魔术贴远离右耳带的一侧具有刺毛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面罩本体包括内层面料、中层面料和外层面料,所述内层面料、中层面料和外层面料通过热熔压合粘结成一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耳带与面罩本体的粘结处位于面罩本体内。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如下:本技术一种便于佩戴的新式口罩,所述口罩由面罩本体、左耳带、右耳带、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组成,面罩本体的两侧分别具有左耳带和右耳带,左耳带和右耳带上均开设由避耳孔,且左耳带和右耳带的一侧还固定有可相互粘贴的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在本方案中,使用者将口罩本体贴近脸部,将左右耳带向耳部环绕,并使得耳朵穿过避耳孔,然后将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在使用者脑袋后方相互粘结,以脑后为支撑点和受力点,使得口罩拉紧,长时间使用能够避免给耳带造成疼痛不适,并且通过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的设置口罩的佩戴松紧可调,针对不同人群的适用性更强;此外,避耳孔的设计使得佩戴口罩时即不会对耳朵造成压迫,同时避耳孔还能够以耳朵为支撑点防止口罩出现上下滑动,佩戴更为牢固。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一种便于佩戴的新式口罩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面罩本体;200、左耳带;300、右耳带;400、避耳孔;500、第一魔术贴;600、第二魔术贴。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便于佩戴的新式口罩,所述新式口罩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防护,可有效阻挡灰尘、细菌和病毒体进入使用者的口鼻中,起到日常保护的作用。具体的,所述口罩包括面罩本体100、左耳带200、右耳带300、第一魔术贴500和第二魔术贴600,所述左耳带200和右耳带300分别固定于面罩本体100的两侧,左耳带200和右耳带300上均开设有避耳孔400,所述第一魔术贴500固定于左耳带200远离面罩本体100的一侧,所述第二魔术贴600固定于右耳带300远离面罩本体100的一侧,第一魔术贴500和第二魔术贴600可相互粘贴。如图1所示,所述面罩本体100作为口罩的主体结构,面罩直接罩设在使用者的脸部,可遮挡住使用者的口鼻。所述左耳带200、右耳带300、第一魔术贴500和第二魔术贴600共同组成新式口罩的面部佩戴固定结构。左耳带200和右耳带300上均开设有避耳孔400,所述避耳孔400设计为长孔,使得口罩在进行佩戴时,使用者的耳朵能够穿过所述避耳孔400,一方面能够防止耳部对口罩佩戴造成影响,便于口罩的佩戴,另一方面可以将使用者的耳朵作为一个小支撑点,防止口罩出现上下滑动,使得口罩佩戴的更加稳定牢固。第一魔术贴500和第二魔术贴600的设置,使得二者与左右耳带300配合,能够通过魔术贴搭接的方式使面罩本体100在使用者的脑后连接固定,以脑后(脑袋)为支撑点和受力点,拉紧面罩本体100,既解决了耳朵疼痛不适的问题,提高佩戴口罩的舒适度,同时第一魔术贴500和第二魔术贴600的粘结长度可调,使得口罩能够适应不同的使用者使用,通用性更强。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面罩本体100可以为平面式本体,制作而成平面口罩;面罩本体100也可以是立体式本体,制作而成的立体口罩。面罩本体100部分可根据不同款式的口罩进行适应性选择。本实施例一种便于佩戴的新式口罩,所述口罩由面罩本体100、左耳带200、右耳带300、第一魔术贴500和第二魔术贴600组成,面罩本体100的两侧分别具有左耳带200和右耳带300,左耳带200和右耳带300上均开设由避耳孔400,且左耳带200和右耳带300的一侧还固定有可相互粘贴的第一魔术贴500和第二魔术贴600。在本方案中,使用者将口罩本体贴近脸部,将左右耳带300向耳部环绕,并使得耳朵穿过避耳孔400,然后将第一魔术贴500和第二魔术贴600在使用者脑袋后方相互粘结,以脑后为支撑点和受力点,使得口罩拉紧,长时间使用能够避免给耳带造成疼痛不适,并且通过第一魔术贴500和第二魔术贴600的设置口罩的佩戴松紧可调,针对不同人群的适用性更强;此外,避耳孔400的设计使得佩戴口罩时即不会对耳朵造成压迫,同时避耳孔400还能够以耳朵为支撑点防止口罩出现上下滑动,佩戴更为牢固。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魔术贴500和左耳带200之间通过热熔压合或超声波焊合固定,所述第二魔术贴600和右耳带300之间通过热熔压合或超声波焊合固定。第一魔术贴500和左耳带200之间、第二魔术贴600和右耳带300之间通过热熔压合或超声波焊合固定,固定的较为牢固,比较适合大规模流水线式的生产加工。优选的,采用热熔压合的粘结固定方式,固定效率更高,较为节约制作成本。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魔术贴500远离左耳带200的一侧具有圆毛面,所述第二魔术贴600远离右耳带300的一侧具有刺毛面。两魔术贴通过圆毛面和刺毛面的相互配合粘结更为牢固。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第一魔术贴500远离左耳带200的一侧具有刺毛面,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佩戴的新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包括面罩本体、左耳带、右耳带、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所述左耳带和右耳带分别固定于面罩本体的两侧,左耳带和右耳带上均开设有避耳孔,所述第一魔术贴固定于左耳带远离面罩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二魔术贴固定于右耳带远离面罩本体的一侧,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可相互粘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佩戴的新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包括面罩本体、左耳带、右耳带、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所述左耳带和右耳带分别固定于面罩本体的两侧,左耳带和右耳带上均开设有避耳孔,所述第一魔术贴固定于左耳带远离面罩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二魔术贴固定于右耳带远离面罩本体的一侧,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可相互粘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佩戴的新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魔术贴和左耳带之间通过热熔压合或超声波焊合固定,所述第二魔术贴和右耳带之间通过热熔压合或超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阳升,余富才,
申请(专利权)人:三明市普诺维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