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茶叶生产用茶叶压饼成型装置,包括基板和支撑板,所述基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踏板,所述基板的内侧螺旋连接有第一螺旋杆,所述第一螺旋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缸体,所述缸体的底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基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旋动第二螺旋杆,压饼过程中第二螺旋杆下降,在第一限位杆的限位下,滑块在第二螺旋杆内侧滑动,指针下降,根据指针指示标尺上的数据,确定最后压饼的位置,从而调节压制茶饼的松紧程度,保证茶饼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生产用茶叶压饼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叶生产
,具体为一种茶叶生产用茶叶压饼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人们对茶叶制作工艺愈来愈重视,茶叶是指茶树的叶子和芽,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和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和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和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和黑茶,茶有健身和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是中国个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和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在茶叶制作过程中,茶叶压饼是一道重要工序,传统的茶叶压饼往往用布袋将标准重量的茶叶装袋放在石磨里进行压饼,往往会有碎渣残留在石磨中影响压饼,并且往往不易形成完整的茶饼,另外传统压饼不容易控制茶饼中茶叶的松紧程度,使制作的茶饼参差不齐,影响茶饼的质量,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茶叶生产用茶叶压饼成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生产用茶叶压饼成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生产用茶叶压饼成型装置,包括基板和支撑板,所述基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踏板,所述基板的内侧螺旋连接有第一螺旋杆,所述第一螺旋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缸体,所述缸体的底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基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螺旋连接有第二螺旋杆,所述第二螺旋杆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指针,所述指针的右端设置有标尺,所述第二螺旋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上压板,所述上压板的底侧设置有下压板,所述下压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底端设置有凸轮,所述指针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杆,所述基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杆。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旋杆的个数有两个,且沿基板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与缸体均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旋杆位于固定板顶端的中央位置处。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杆与固定板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第二螺旋杆、踏板、连接杆、凸轮、滚轮、转动杆、连接块、支撑杆、限位块、上压板和下压板,可以清除压饼后的残渣,保证压饼成品的完整,工作人员用脚踏动踏板,踏板转动带动连接杆转动,凸轮转动并推动滚轮上升,从而带动支撑杆和下压板上升,当下压板上升到最高处时,将限位块放在下压板底侧,向缸体中加入定量的茶叶,转动第二螺旋杆,带动上压板下降,上压板压动茶叶和下压板,推动下压板下降,当下压板接触限位块后,继续旋转第二螺旋杆,推动上压板压茶叶,压饼完成后,踏住踏板,拿出限位块,继续旋动第二螺旋杆,缓慢踏动踏板,上压板推动下压板继续下降,直到下压板下降到最低处与基板在同一平面,反方向旋动第二螺旋杆,取出茶饼,并扫除下压板上方的残渣即可,实现清除压饼后的残渣,保证茶饼的完整性,从而保证茶饼质量。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第二螺旋杆、滑块、指针、第一限位杆和标尺,可以调整压制茶饼的松紧,保证茶饼质量的可控制性,旋动第二螺旋杆,压饼过程中第二螺旋杆下降,在第一限位杆的限位下,滑块在第二螺旋杆内侧滑动,指针下降,根据指针指示标尺上的数据,确定最后压饼的位置,从而调节压制茶饼的松紧程度,保证茶饼质量。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第一螺旋杆、第二限位杆、连接板和缸体,可以调整缸体与基板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从而在压制不同重量的茶饼时,茶饼能够顺利取出并保证茶叶压饼的效率,通过所要压制的茶饼重量,转动第一螺旋杆,第二限位杆对连接板进行限位,调整缸体与基板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实现顺利取出茶饼并保证压制茶饼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B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板、2-支撑板、3-踏板、4-连接杆、5-限位块、6-第一螺旋杆、7-连接板、8-缸体、9-支架、10-固定板、11-第二螺旋杆、12-滑块、13-标尺、14-上压板、15-下压板、16-支撑杆、17-连接块、18-转动杆、19-滚轮、20-凸轮、21-指针、22-第一限位杆、23-第二限位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生产用茶叶压饼成型装置,包括基板1和支撑板2,基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4,连接杆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踏板3,基板1的内侧螺旋连接有第一螺旋杆6,第一螺旋杆6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7,连接板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缸体8,缸体8的底端设置有限位块5,基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9,支架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的内侧螺旋连接有第二螺旋杆11,第二螺旋杆1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12,滑块1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指针21,指针21的右端设置有标尺13,第二螺旋杆11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上压板14,上压板14的底侧设置有下压板15,下压板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6,支撑杆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7,连接块17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8,转动杆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滚轮19,滚轮19的底端设置有凸轮20,指针2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杆22,基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杆23。第一螺旋杆6的个数有两个,且沿基板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使用过程中能够调整缸体8的高度,从而便于不同厚度的茶饼取出缸体8,提高茶叶压饼效率;上压板14和下压板15与缸体8均滑动连接,使用过程中便于保证茶饼压制的完整性,取出限位块5,利用上压板14推动茶饼和下压板15,踏板3在下方避免下压板15突然下降保证茶饼完整性;第二螺旋杆11位于固定板10顶端的中央位置处,使用过程中便于装置安装和使用;第一限位杆22与固定板10固定连接,使用过程中第一限位杆22保证指针21竖直移动,不发生转动,从而保证指针21针尖始终贴合标尺13,指示旋紧程度,调解茶饼的松散程度,保证茶饼质量。工作流程: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生产用茶叶压饼成型装置,包括基板(1)和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踏板(3),所述基板(1)的内侧螺旋连接有第一螺旋杆(6),所述第一螺旋杆(6)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缸体(8),所述缸体(8)的底端设置有限位块(5),所述基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9),所述支架(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内侧螺旋连接有第二螺旋杆(11),所述第二螺旋杆(1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指针(21),所述指针(21)的右端设置有标尺(13),所述第二螺旋杆(11)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上压板(14),所述上压板(14)的底侧设置有下压板(15),所述下压板(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6),所述支撑杆(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7),所述连接块(17)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8),所述转动杆(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滚轮(19),所述滚轮(19)的底端设置有凸轮(20),所述指针(2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杆(22), 所述基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杆(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生产用茶叶压饼成型装置,包括基板(1)和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踏板(3),所述基板(1)的内侧螺旋连接有第一螺旋杆(6),所述第一螺旋杆(6)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缸体(8),所述缸体(8)的底端设置有限位块(5),所述基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9),所述支架(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内侧螺旋连接有第二螺旋杆(11),所述第二螺旋杆(1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指针(21),所述指针(21)的右端设置有标尺(13),所述第二螺旋杆(11)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上压板(14),所述上压板(14)的底侧设置有下压板(15),所述下压板(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6),所述支撑杆(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玮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紫葵生态农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