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痰止咳的药灸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8608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保健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化痰止咳的药灸,包括发热袋和药剂贴;所述发热袋包括发热剂和料袋;所述药剂贴包括药袋和药剂,所述药剂包括药剂提取物和药剂组合物;按重量份计,所述药剂提取物的原料包括艾叶30~35份、麻黄12~15份、白芥子9~11份、甘草10~15份、功能助剂I6~8份和醇质体基质12~16份;按重量份计,所述药剂组合物包括陈皮12~18份、细辛9~14份、岩天麻3~5份、复合精油20~24份、功能助剂II6~8份和微乳基质体12~1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药灸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药灸达到了在快速起效、有效控温以及绿色安全的条件下,化痰止咳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痰止咳的药灸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健品
,具体是一种化痰止咳的药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国家大力发展经济科技以及教育领域的新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认知水平和文化素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和认可中药和中医领域,并对其有了新的认识。相应地,各个医学院校增设了许多中医中药专业,为中国中医和中药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也培育了人才;同时,社会上也设立了许多规范性的中医院,方便人们去寻求帮助以及治疗疾病。因此,中医中药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药灸是古老艾灸疗法的一种延伸,乃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属于医外治物理疗法,它源于远古时代,形成于商周年间,历时几千年。传统意义上,药灸的主要成分仅仅只是艾叶,其具有抗炎、祛风除湿的功效,能迅速打通人体经络,将人体内的风寒湿邪逼出体外,达到快速治愈顽疾的目的。而现有的药灸在艾叶中加入了更多不同的中草药成分,以对不同的病灶作针对性治疗。其中,咳嗽药灸一般是指治疗咳嗽的药灸。中医认为,咳嗽是指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咯痰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历代将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痰有声谓之咳嗽。临床上多为痰声并见,很难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而咳嗽药灸恰恰能够通过所含的中药成分治疗这些症状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咳嗽药灸存在以下缺点:1.针对性不强;2.药物组方简单,配伍不合理;3.起效速度慢,疗效不尽如人意;4.药灸的使用温度难以控制,快速大幅地升温会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造成烫伤;5.产生大量烟雾,长时间使用会导致烟中毒。因此,我们亟需一种能够在快速起效、有效控温以及绿色安全的条件下,化痰止咳的药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化痰止咳的药灸及其制备方法,以达到在快速起效、有效控温以及绿色安全的条件下,化痰止咳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化痰止咳的药灸,包括发热袋和药剂贴;所述发热袋包括发热剂和料袋;所述药剂贴包括药袋和药剂,所述药剂包括药剂提取物和药剂组合物;按重量份计,所述药剂提取物的原料包括艾叶30~35份、麻黄12~15份、白芥子9~11份、甘草10~15份、功能助剂I6~8份和醇质体基质12~16份;按重量份计,所述药剂组合物包括陈皮12~18份、细辛9~14份、岩天麻3~5份、复合精油20~24份、功能助剂II6~8份和微乳基质体12~18份。进一步的,按重量份计,所述功能助剂I包括甘油9~15份和海藻酸钠12~18份;按重量份计,所述醇质体基质包括异丙醇9~11份、乙醇8~1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6~7份、卵磷脂8~10份、胆固醇5~7份和透明质酸7~9份。进一步的,所述药剂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所述艾叶、麻黄、白芥子和甘草置于超微细气流粉碎机中,经粉碎处理,得到粉碎料;S2.将所述粉碎料与去离子水混合置于中药超声萃取机中,经萃取和过滤处理,得到纳米中药超声萃取液;S3.将所述纳米中药超声萃取液置于真空高速分散罐I中,依次加入异丙醇、乙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卵磷脂、胆固醇和透明质酸,分散均匀后,得到纳米中药醇质体;S4.将所述纳米中药醇质体置于真空高速分散罐II中,依次加入海藻酸钠、甘油和去离子水,分散均匀后,得到所述药剂提取物。进一步的,步骤S1的所述粉碎处理中,设置进药速度为60g/min,粉碎粒度为30~40nm;步骤S2中,所述去离子水与粉碎料的重量比为6~8:1,所述萃取处理的时间为30~40min;步骤S3中,所述真空高速分散罐I的转速为3000rpm,时间为15min;步骤S4中,所述真空高速分散罐II的转速为1400rpm,时间为20min。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范围值可以依据原料量进行适应性修改,如物料多时,处理时间相应延长。进一步的,按重量份计,所述复合精油包括茶树精油3~4份、柠檬精油2~3份和薰衣草精油2~3份。进一步的,按重量份计,所述功能助剂II包括黄原胶5~6份、丙二醇7~8份、柠檬酸10~12份和水17~19份;按重量份计,所述微乳基质体包括油酸10~12份、聚氧乙烯蓖麻油14~16份和肉豆蔻酸异丙酯8~10份。进一步的,所述药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5.对所述陈皮、细辛和岩天麻进行粉碎和筛分处理,得到80~110目的药物混合物;S6.将所述药物混合物、茶树精油、柠檬精油、薰衣草精油、油酸、聚氧乙烯蓖麻油和肉豆蔻酸异丙酯于冰水浴中混合,均匀搅拌25~50min,得到油相;S7.将所述黄原胶、丙二醇、柠檬酸与水混合,于冰水浴中搅拌10~50min,得到水相;S8.将所述油相与水相混合,在无氧条件下,升温至70℃~90℃,超声分散后,以400~800rpm的转速进行机械搅拌,再进行微乳液聚合4~6h,最后降至室温,得到所述药剂组合物。进一步的,按重量份计,所述发热剂包括铁粉40~80份、凝水胶体10~30份、硅藻土4~10份、催化剂10~20份和耦合剂5~10份;其中,所述催化剂为碳化合物,其选择也可以依据现有技术做适应性调整。进一步的,按重量份计,所述凝水胶体包括高吸水树脂1~2份、盐2~4份和水10~20份;按重量份计,所述耦合剂包括聚乙二醇1~2份、凡士林8~15份、单甘酯8~1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0.5~1份和羊毛脂8~12份。进一步的,所述发热剂的制备方法,是按配比称取所述铁粉、凝水胶体、硅藻土、催化剂和耦合剂,并将其混合均匀,即得。进一步的,所述料袋由第一淋膜无纺布层和第一透气薄膜层缝制而成,所述药袋由第二淋膜无纺布层和第二透气薄膜层缝制而成;所述第一淋膜无纺布层和第二淋膜无纺布层相互粘合;所述第一透气薄膜层和第二透气薄膜层上均设有压敏胶,并配置离型纸。一种化痰止咳的药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9.将所述药剂提取物和药剂组合物混合均匀,放入所述药袋,得到所述药剂贴;S10.将所述发热剂放入料袋,得到所述发热袋;S11.将所述药剂贴与发热袋相互粘合,得到所述药灸。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各原料的药用性能如下:艾叶:味辛、苦,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之功。主治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月经不调、痛经、胎动不安、心腹冷痛、泄泻久痢、霍乱转筋、带下、湿疹、疥癣、痔疮、痈疡。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主治风寒感冒、咳嗽气喘、风水水肿。白芥子: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具有温肺化痰、利气、散结消肿之功。主治寒痰喘咳、悬饮、阴疽流注、肢体麻木、关节肿痛。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益气补中、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药性之功。主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痰止咳的药灸,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袋和药剂贴;所述发热袋包括发热剂和料袋;所述药剂贴包括药袋和药剂,所述药剂包括药剂提取物和药剂组合物;/n按重量份计,所述药剂提取物的原料包括艾叶30~35份、麻黄12~15份、白芥子9~11份、甘草10~15份、功能助剂I 6~8份和醇质体基质12~16份;/n按重量份计,所述药剂组合物包括陈皮12~18份、细辛9~14份、岩天麻3~5份、复合精油20~24份、功能助剂II 6~8份和微乳基质体12~18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痰止咳的药灸,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袋和药剂贴;所述发热袋包括发热剂和料袋;所述药剂贴包括药袋和药剂,所述药剂包括药剂提取物和药剂组合物;
按重量份计,所述药剂提取物的原料包括艾叶30~35份、麻黄12~15份、白芥子9~11份、甘草10~15份、功能助剂I6~8份和醇质体基质12~16份;
按重量份计,所述药剂组合物包括陈皮12~18份、细辛9~14份、岩天麻3~5份、复合精油20~24份、功能助剂II6~8份和微乳基质体12~1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痰止咳的药灸,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功能助剂I包括甘油9~15份和海藻酸钠12~18份;
按重量份计,所述醇质体基质包括异丙醇9~11份、乙醇8~1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6~7份、卵磷脂8~10份、胆固醇5~7份和透明质酸7~9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化痰止咳的药灸,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艾叶、麻黄、白芥子和甘草置于超微细气流粉碎机中,经粉碎处理,得到粉碎料;
S2.将所述粉碎料与去离子水混合置于中药超声萃取机中,经萃取和过滤处理,得到纳米中药超声萃取液;
S3.将所述纳米中药超声萃取液置于真空高速分散罐I中,依次加入异丙醇、乙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卵磷脂、胆固醇和透明质酸,分散均匀后,得到纳米中药醇质体;
S4.将所述纳米中药醇质体置于真空高速分散罐II中,依次加入海藻酸钠、甘油和去离子水,分散均匀后,得到所述药剂提取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痰止咳的药灸,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复合精油包括茶树精油3~4份、柠檬精油2~3份和薰衣草精油2~3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化痰止咳的药灸,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功能助剂II包括黄原胶5~6份、丙二醇7~8份、柠檬酸10~12份和水17~19份;
按重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林
申请(专利权)人:国人健康管理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