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风散寒、缓解感冒的药灸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3253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保健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祛风散寒、缓解感冒的药灸,包括发热袋和药膏贴;所述发热袋包括发热剂和料袋,所述药膏贴包括脂质体和药袋;按重量份计,所述脂质体包括卵磷脂10~25份、复合精油18~24份和中药载体50~62份;按重量份计,所述中药载体包括艾叶50~60份、细辛16~20份、岩天麻6~7份、防风8~14份、白芷4~10份、川芎9~20份、苍耳子9~11份、紫苏8~12份、麻黄9~15份、板蓝根20~25份、连翘20~25份和桔梗10~2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药灸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药灸达到了在快速起效、有效控温、针对性强以及绿色安全的条件下,实现祛风散寒和缓解感冒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祛风散寒、缓解感冒的药灸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健品
,具体是一种祛风散寒、缓解感冒的药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国家大力发展经济科技以及教育领域的新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认知水平和文化素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和认可中药和中医领域,并对其有了新的认识。相应地,各个医学院校增设了许多中医中药专业,为中国中医和中药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也培育了人才;同时,社会上也设立了许多规范性的中医院,方便人们去寻求帮助以及治疗疾病。因此,中医中药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药灸是古老艾灸疗法的一种延伸,乃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属于医外治物理疗法,它源于远古时代,形成于商周年间,历时几千年。传统意义上,药灸的主要成分仅仅只是艾叶,其具有抗炎、祛风除湿的功效,能迅速打通人体经络,将人体内的风寒湿邪逼出体外,达到快速治愈顽疾的目的。而现有的药灸在艾叶中加入了更多不同的中草药成分,以对不同的病灶作针对性治疗。其中,感冒药灸一般是指祛风散寒、治疗感冒的药灸。中医认为,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通俗地说就是着凉感冒,即外感风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的一系列不适症状,其症状为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而感冒药灸恰恰能够通过所含的重要成分缓解甚至消除这些症状。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感冒药灸存在以下缺点:1.针对性不强;2.药物组方简单,配伍不合理;3.起效速度慢,疗效不尽如人意;4.药灸的使用温度难以控制,快速大幅地升温会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造成烫伤;5.产生大量烟雾,长时间使用会导致烟中毒。中国专利文献CN201811329750.8,申请日20181109,名称为:一种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的灸贴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灸贴,包括用粘合剂调和均匀的贴剂粉,所述贴剂粉包括以下重量组份:防风915份,白芷8-12份,麻黄9-15份,紫苏6-12份,艾草6-12份。上述专利文献通过各组分的配伍使用,实现了见效快、疗效好、顺应性高以及安全无毒的效果,但是关于一种能够有效控温,且针对性强的感冒药灸的技术方案则尚未提及。因此,我们亟需一种能够在快速起效、有效控温、针对性强以及绿色安全的条件下,祛风散寒和缓解感冒的药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祛风散寒、缓解感冒的药灸及其制备方法,以达到在快速起效、有效控温、针对性强以及绿色安全的条件下,实现祛风散寒和缓解感冒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祛风散寒、缓解感冒的药灸,包括发热袋和药膏贴;所述发热袋包括发热剂和料袋,所述药膏贴包括脂质体和药袋;按重量份计,所述脂质体包括卵磷脂10~25份、复合精油18~24份和中药载体50~62份;按重量份计,所述中药载体包括艾叶50~60份、细辛16~20份、岩天麻6~7份、防风8~14份、白芷4~10份、川芎9~20份、苍耳子9~11份、紫苏8~12份、麻黄9~15份、板蓝根20~25份、连翘20~25份和桔梗10~20份。进一步的,按重量份计,所述复合精油包括茶树精油1~3份、柠檬精油2~3份和薰衣草精油1~2份。进一步的,所述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配比称量所述卵磷脂、复合精油和中药载体;S2.所述中药载体经粉碎和筛分处理,得到800~1000目的粉碎料,备用;S3将所述复合精油与磷酸盐缓冲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液,备用;S4将所述卵磷脂溶解于无水乙醇,经旋蒸和干燥处理,得到均匀连续的脂质薄膜;S5将所述粉碎料、混合液与脂质薄膜混合,经超声振荡处理,得到脂质体混悬液;S6所述脂质体混悬液经冷冻干燥处理,得到所述脂质体。进一步的,S3中,所述混合液中复合精油的浓度为18~22g/L。进一步的,S5中,所述超声振荡处理的时间为15~30min;其中,所述超声的频率为350~380MHz,所述振荡的频率为210~220rpm。进一步的,按重量份计,所述发热剂包括铁粉40~80份、凝水胶体10~30份、硅藻土4~10份、催化剂10~20份和耦合剂5~10份。进一步的,按重量份计,所述凝水胶体包括高吸水树脂1~2份、盐2~4份和水10~20份;按重量份计,所述耦合剂包括聚乙二醇1~2份、凡士林8~15份、单甘酯8~1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0.5~1份和羊毛脂8~12份。进一步的,所述发热剂的制备方法,是按配比称取所述铁粉、凝水胶体、硅藻土、催化剂和耦合剂,并将其混合均匀,即得。进一步的,所述料袋由第一淋膜无纺布层和第一透气薄膜层缝制而成,所述药袋由第二淋膜无纺布层和第二透气薄膜层缝制而成;所述第一淋膜无纺布层和第二淋膜无纺布层相互粘合;所述第一透气薄膜层和第二透气薄膜层上均设有压敏胶,并配置离型纸。一种祛风散寒、缓解感冒的药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7.将所述脂质体放入药袋,得到所述药膏贴;S8.将所述发热剂放入料袋,得到所述发热袋;S9.将所述药膏贴与发热袋相互粘合,得到所述药灸。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各原料的药用性能如下:艾叶:味辛、苦,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之功。主治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月经不调、痛经、胎动不安、心腹冷痛、泄泻久痢、霍乱转筋、带下、湿疹、疥癣、痔疮、痈疡。细辛:味辛,性温,归肺、肾、心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之功。主治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肺寒咳嗽。岩天麻:味辛,性温,归肺经。具有宣肺理气、镇咳祛瘀之功。主治伤风感冒、肺痈咳血。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肺、脾、肝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之功。主治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证。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之功。主治风寒感冒、头痛、牙痛、痹痛等多种疼痛,以及鼻渊、带下证、疮痈肿毒、皮肤风湿瘙痒等。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主治心脉瘀阻之胸痹心痛、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肝血瘀阻之胸胁刺痛、瘀血阻滞之跌仆损伤、疮疡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恶露不行、多种头痛和风湿痹痛等。苍耳子:味苦、甘、辛,性温,归肺、肝经。具有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之功。主治风寒感冒、鼻渊、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疥癣麻风。紫苏:味辛、辣,性微热,归冷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之功。主治风寒感冒、脾胃气滞、胸闷呕吐、胎气上逆、胎动不安、七情郁结、痰凝气滞之梅核气证、进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等。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主治风寒感冒、咳嗽气喘、风水水肿。板蓝根:味苦,性寒,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主治外感发热、温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祛风散寒、缓解感冒的药灸,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袋和药膏贴;所述发热袋包括发热剂和料袋,所述药膏贴包括脂质体和药袋;/n按重量份计,所述脂质体包括卵磷脂10~25份、复合精油18~24份和中药载体50~62份;/n按重量份计,所述中药载体包括艾叶50~60份、细辛16~20份、岩天麻6~7份、防风8~14份、白芷4~10份、川芎9~20份、苍耳子9~11份、紫苏8~12份、麻黄9~15份、板蓝根20~25份、连翘20~25份和桔梗10~2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祛风散寒、缓解感冒的药灸,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袋和药膏贴;所述发热袋包括发热剂和料袋,所述药膏贴包括脂质体和药袋;
按重量份计,所述脂质体包括卵磷脂10~25份、复合精油18~24份和中药载体50~62份;
按重量份计,所述中药载体包括艾叶50~60份、细辛16~20份、岩天麻6~7份、防风8~14份、白芷4~10份、川芎9~20份、苍耳子9~11份、紫苏8~12份、麻黄9~15份、板蓝根20~25份、连翘20~25份和桔梗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祛风散寒、缓解感冒的药灸,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复合精油包括茶树精油1~3份、柠檬精油2~3份和薰衣草精油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祛风散寒、缓解感冒的药灸,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配比称量所述卵磷脂、复合精油和中药载体;
S2.所述中药载体经粉碎和筛分处理,得到800~1000目的粉碎料,备用;
S3将所述复合精油与磷酸盐缓冲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液,备用;
S4将所述卵磷脂溶解于无水乙醇,经旋蒸和干燥处理,得到均匀连续的脂质薄膜;
S5将所述粉碎料、混合液与脂质薄膜混合,经超声振荡处理,得到脂质体混悬液;
S6所述脂质体混悬液经冷冻干燥处理,得到所述脂质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祛风散寒、缓解感冒的药灸,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混合液中复合精油的浓度为18~22g/L。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祛风散寒、缓解感冒的药灸,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敏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蜜儿堂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