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玉米间作模式玉米收获机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豆-玉米间作模式玉米收获机,具体为农业机械
技术介绍
中国西南丘陵地区,光热资源丰富,作物种植两季有余,三季不足,不同种类的作物进行带状复合种植已是西南丘陵旱地农业的基本特征。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比如玉米—豆类作物带状复合种植体系等。目前,玉米—豆类作物带状复合种植体系一般为:行距相等的两行玉米和两行豆类作物分别种植在基本宽度固定的相邻两块条带(耕地)内。即,其中一块条带上种植有两行玉米,而相邻的另一块条带上种植有两行豆类作物,两块条带的宽度相等,且两行玉米和两行豆类作物的行距都相等,如此反复地带状间套作,有利于合理利用光热和条带资源。在大豆-玉米间作模式种植下先进行玉米收割,但进行玉米收割时,由于大豆作物倾倒存在倾倒现象,极易造成玉米收获机行走装置碾压玉米带两侧的倒伏大豆,造成农作物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豆-玉米间作模式玉米收获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豆-玉米间作模式玉米收获机,包括安装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00)的两端均安装有间作物距离调整装置(200),所述间作物距离调整装置(200)包括第一支撑盒(210),所述第一支撑盒(210)的内腔卡接有第一螺杆(220),所述第一支撑盒(210)的内壁螺接有光杆(230),所述光杆(230)位于安装板(100)外壁内腔,所述安装板(100)的顶壁螺接有光杆紧固螺栓(110),所述间作物距离调整装置(200)的外壁安装有间作物种植宽度调整装置(300),所述间作物种植宽度调整装置(300)包括第二支撑盒(310),所述第二支撑盒(310)的一端与第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大豆-玉米间作模式玉米收获机,包括安装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00)的两端均安装有间作物距离调整装置(200),所述间作物距离调整装置(200)包括第一支撑盒(210),所述第一支撑盒(210)的内腔卡接有第一螺杆(220),所述第一支撑盒(210)的内壁螺接有光杆(230),所述光杆(230)位于安装板(100)外壁内腔,所述安装板(100)的顶壁螺接有光杆紧固螺栓(110),所述间作物距离调整装置(200)的外壁安装有间作物种植宽度调整装置(300),所述间作物种植宽度调整装置(300)包括第二支撑盒(310),所述第二支撑盒(310)的一端与第一螺杆(220)螺接,所述第二支撑盒(310)与第一支撑盒(210)的外壁内腔卡接,所述第二支撑盒(310)的内腔卡接有第二螺杆(320),所述第二螺杆(320)的外壁螺接有分隔板(330)。
技术研发人员:田国英,李占军,赵璇,牛宁,付雅丽,金素娟,何煦,王秀琴,李翠霞,冯刚,高丽惠,胡鹏,仝博,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