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酒护肝片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8474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解酒护肝片,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物质构成:山楂10%—22%、葛根3%—7%、玉米低聚肽粉8.5%—17%、牡蛎肽6.3%—12.3%、低聚木糖2.5%—5.8%、维生素C1.3%—2.7%、L‑亮氨酸1.1%—3.5%、L‑谷氨酸0.3%—1.4%、L‑半胱氨酸0.05%—0.15%、甘氨酸0.11%—1.4%、柠檬酸0.8%—3.5%、L‑苹果酸1.5%—3.5%、牛磺酸0.3%—1.8%,余量为乳糖。其备方法包括制备浸膏粉,物料混合,制备溶液,造粒及包衣等五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且毒副作用小,可充分发挥各组分的效能,极大的提高解酒、醒酒及对人体补养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酒护肝片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解酒护肝片及施工方法,属保健食品

技术介绍
当前市面上的解酒片、解酒剂等产品使用量巨大,但其解酒原理往往为抑制酒精吸收类和促进干燥新陈代谢水平类两种类型,其中抑制酒精吸收类解酒产品在服用后,往往是通过对人体消化系统功能抑制,达到降低人体酒精吸收能力,因此会造成人体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对人体造成较大的不适,同时对进入到人体血液及随血液进入到肝脏中的酒精缺乏有效的辅助处理能力,从而在增加人体肝脏分解酒精负担的同时,也导致酒精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时间较长;促进干燥新陈代谢水平类的则是通过诸如葛根、山楂灯多种中药成分作用于人体肝脏、肠胃及肾脏等系统,提高人体对酒精的分解能力和整体新陈代谢水平,加速降低人体血液中酒精浓度和降低人体内酒精含量的目的,但中药成分往往见效相对较慢,且无法有效抑制人体对酒精的吸收能力,从而导致大量酒精进入到人体内,增加肝脏等器官负担,同时再加之药物的刺激作用,也易加剧肝脏在进行酒精分解时的损伤。同时,当前所使用的各类解酒产品,在食用后,往往直接参与到解酒醒酒生理活动中,但由于服用者消化系统、肝脏功能生理水平存在严重的差异,尤其是消化系统能力差、肝功能低下等人群使用时,严重影响了当前解酒产品效能的发挥,同时也会造成因解酒产品效能发挥不足、缓慢而造成解酒产品增加人体消化负担和肝脏解毒负担,进一步对人体造成危害。由此可见,当前的各类解酒产品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解酒的目的,但均不同程度上存在,解酒效果稳定性差,且均不同程度上会对人体肠胃、肝脏等脏器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解酒产品及制备工艺,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解酒护肝片及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解酒护肝片,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物质构成:山楂10%—22%、葛根3%—7%、玉米低聚肽粉8.5%—17%、牡蛎肽6.3%—12.3%、低聚木糖2.5%—5.8%、维生素C1.3%—2.7%、L-亮氨酸1.1%—3.5%、L-谷氨酸0.3%—1.4%、L-半胱氨酸0.05%—0.15%、甘氨酸0.11%—1.4%、柠檬酸0.8%—3.5%、L-苹果酸1.5%—3.5%、牛磺酸0.3%—1.8%、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0.01%—0.21%、乙酰磺胺酸钾0.3%—0.35%、硬脂酸镁1.3%-2.7%、番茄红素0.1%-0.4%、姜黄素0.3%—1.1%,余量为乳糖。一种解酒护肝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浸膏粉,山楂、葛根加入去离子水并以90℃—110℃恒温煎煮两次,且每次煎煮时间为1—2小时,并在完成第一次煎煮后,将煎液过滤收集,并使煎液与剩余山楂、葛根自然冷却至常温,然后向剩余山楂、葛根中添加去离子进行二次煎煮,并在完成煎煮后对二次煎液过滤后并与第一次煎液混合;然后将混合后的煎液进行过滤并对滤液集中收集,完成滤液收集后使滤液在60℃—80℃恒温环境下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38的稠膏,最后对稠膏进行真空干燥,并对干燥后固体物料进行粉碎得到80—500目的浸膏粉;S2,物料混合,将S1步骤得到的浸膏粉与乳糖、柠檬酸、L-苹果酸、牡蛎肽一同添加到混合设备中,在20℃—40℃恒温环境下进行混合,并在混合1—3分钟轴将维生素C、阿斯巴甜、乙酰磺胺酸钾、牛磺酸添加到混合机中继续混合10-30分钟,然后对混合后固体物料在混合机中集中存放备用;S3,制备溶液,完成S2步骤后,将番茄红素添加到1—4kg去离子水中并混合均匀备用,同时将姜黄素添加到1—4kg去离子水中并混合均匀备用;S4,造粒,完成S3步骤后,将番茄红素水溶液添加到混合机中并与混合机中固体物料混合,然后通过混合机进行搅拌混合5-15分钟,然后将混合物以过12-20目筛网过滤,并对过滤后的混合物料再次添加到混合机中,然后将姜黄素水溶液添加到混合机中并混合搅拌2—10分钟,最后将混合物转送至颗粒机内并用12-20目筛网制粒,然后对制备的颗粒半成品以热风循环烘箱内50~60℃干燥1~2小时,最后用14—20目筛网整粒,得到成品解酒颗粒;S5,包衣,将S4步骤得到成品解酒颗粒输送到包衣设备中,对解酒颗粒外表面包覆一层厚度为1—5毫米的包衣层,即可得到成品解酒护肝片。进一步的,所述的S1步骤加工处理后剩余的山楂、葛根残渣及过滤后的滤渣集中,然后向残渣和滤渣中添加占残渣和滤渣总量1%—10%的酵母菌并混合均匀,然后压制成厚度3—10厘米,长宽均不大于30厘米的块状结构的滤饼,且滤饼含水量不大于4%。进一步的,所述的S1步骤中去离子水总量为山楂、葛根总量的2.5——5倍。进一步的,所述的S5步骤中,所述包衣层从内之外包括辅助层和功能层,其中所述功能层厚度为辅助层厚度的10%—30%。进一步的,所述的辅助层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物质构成:五味子粉10%—15%、丹参粉3%—7%、甘草粉3.5%—7%、栀子粉2.3%—5.3%、山药粉11%—21%、决明子粉5.3%—11.7%,余量为炼制蜂蜜。进一步的,所述的五味子粉、丹参粉、甘草粉、栀子粉、山药粉及决明子粉均为20—100目,且所述五味子粉、丹参粉、甘草粉、栀子粉、山药粉及决明子粉均为冻干粉。进一步的,所述的功能层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物质构成:L-阿拉伯糖10%—15%、麦芽糖醇5%—11%、羧甲基纤维素3.5%—7.1%、含硫氨基酸2.3%—5.3%、肌醇2.5%—4.1%、葡萄糖8.6%—14.5%、醋酸菌冻干菌粉1%—2.5%,余量为奶粉。一种解酒护肝片的施工方法,进行包衣作业时:第一步,物料混合预制,首先将炼制蜂蜜加热至熔融态,然后将五味子粉、丹参粉、甘草粉、栀子粉、山药粉及决明子粉添加到炼制蜂蜜并搅拌均匀得到液态辅助层备用;同时将L-阿拉伯糖、麦芽糖醇、羧甲基纤维素、含硫氨基酸、肌醇、葡萄糖、醋酸菌冻干菌粉及奶粉在20℃—40℃恒温环境搅拌混合得到粉状功能层备用;第二步,初步包衣,将第一步制备的液态辅助层直接包覆在S4步骤制备的成品解酒颗粒外层并再次造粒,并以-5℃—5℃冷风进行风干作业,得到半成品解酒护肝片;第三步,压合成型,将第二步制备的半成品解酒护肝片与第一步制备的粉状功能层进行混合,使粉状功能层报复在半成品解酒护肝片外并在通过压片机进行压合成型,得到成品解酒护肝片。本专利技术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且毒副作用小,可充分发挥各组分的效能,极大的提高解酒、醒酒及对人体补养的能力,同时一方面可有效的达到降低人体对酒精吸收效率和吸收量,并有效提高人体新陈代谢水平,加速人体对酒精的分解能力和酒精从人体中排泄能力,从而达到快速解酒醒酒和降低酒精对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可有效的降低酒精对肝脏造成的损伤,并防止脂肪在肝脏部位堆积,同时有效的提高干细胞再生能力、恢复和提高肝脏综合生理机能,同时也可促进胆汁分泌,进一步提高人体消化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解酒护肝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解酒护肝片的解酒护肝片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物质构成:山楂10%—22%、葛根3%—7%、玉米低聚肽粉8.5%—17%、牡蛎肽6.3%—12.3%、低聚木糖2.5%—5.8%、维生素C1.3%—2.7%、L-亮氨酸1.1%—3.5%、L-谷氨酸0.3%—1.4%、L-半胱氨酸0.05%—0.15%、甘氨酸0.11%—1.4%、柠檬酸0.8%—3.5%、L-苹果酸1.5%—3.5%、牛磺酸0.3%—1.8%、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0.01%—0.21%、乙酰磺胺酸钾0.3%—0.35%、硬脂酸镁1.3%-2.7%、番茄红素0.1%-0.4%、姜黄素0.3%—1.1%,余量为乳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酒护肝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解酒护肝片的解酒护肝片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物质构成:山楂10%—22%、葛根3%—7%、玉米低聚肽粉8.5%—17%、牡蛎肽6.3%—12.3%、低聚木糖2.5%—5.8%、维生素C1.3%—2.7%、L-亮氨酸1.1%—3.5%、L-谷氨酸0.3%—1.4%、L-半胱氨酸0.05%—0.15%、甘氨酸0.11%—1.4%、柠檬酸0.8%—3.5%、L-苹果酸1.5%—3.5%、牛磺酸0.3%—1.8%、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0.01%—0.21%、乙酰磺胺酸钾0.3%—0.35%、硬脂酸镁1.3%-2.7%、番茄红素0.1%-0.4%、姜黄素0.3%—1.1%,余量为乳糖。


2.一种解酒护肝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酒护肝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浸膏粉,山楂、葛根加入去离子水并以90℃—110℃恒温煎煮两次,且每次煎煮时间为1—2小时,并在完成第一次煎煮后,将煎液过滤收集,并使煎液与剩余山楂、葛根自然冷却至常温,然后向剩余山楂、葛根中添加去离子进行二次煎煮,并在完成煎煮后对二次煎液过滤后并与第一次煎液混合;然后将混合后的煎液进行过滤并对滤液集中收集,完成滤液收集后使滤液在60℃—80℃恒温环境下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38的稠膏,最后对稠膏进行真空干燥,并对干燥后固体物料进行粉碎得到80—500目的浸膏粉;
S2,物料混合,将S1步骤得到的浸膏粉与乳糖、柠檬酸、L-苹果酸、牡蛎肽一同添加到混合设备中,在20℃—40℃恒温环境下进行混合,并在混合1—3分钟轴将维生素C、阿斯巴甜、乙酰磺胺酸钾、牛磺酸添加到混合机中继续混合10-30分钟,然后对混合后固体物料在混合机中集中存放备用;
S3,制备溶液,完成S2步骤后,将番茄红素添加到1—4kg去离子水中并混合均匀备用,同时将姜黄素添加到1—4kg去离子水中并混合均匀备用;
S4,造粒,完成S3步骤后,将番茄红素水溶液添加到混合机中并与混合机中固体物料混合,然后通过混合机进行搅拌混合5-15分钟,然后将混合物以过12-20目筛网过滤,并对过滤后的混合物料再次添加到混合机中,然后将姜黄素水溶液添加到混合机中并混合搅拌2—10分钟,最后将混合物转送至颗粒机内并用12-20目筛网制粒,然后对制备的颗粒半成品以热风循环烘箱内50~60℃干燥1~2小时,最后用14—20目筛网整粒,得到成品解酒颗粒;
S5,包衣,将S4步骤得到成品解酒颗粒输送到包衣设备中,对解酒颗粒外表面包覆一层厚度为1—5毫米的包衣层,即可得到成品解酒护肝片。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杰李胜广杨军强黄永恒宋齐峰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百仑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