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成蟹饲养后拦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8435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成蟹饲养后拦捕装置,包括轻质承载杆、对称设置在轻质承载杆底部用于捕捞螃蟹的折叠式轻质拦蟹网板组件、对称设置在轻质承载杆内部用于驱使折叠式轻质拦蟹网板组件展开或折叠的驱使组件、对称分布在轻质承载杆两端且带有固定功能的拉把手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折叠式轻质拦蟹网板组件、驱使组件,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捕捞效果好,无螃蟹残留,捕捞效率高,而且可以对捕捞面进行调节以此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所,提高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适用范围,通过设置的拉把手组件、固定插杆,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手持移动以及随意固定,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可操作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成蟹饲养后拦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螃蟹养殖
,具体为一种在成蟹饲养后拦捕装置。
技术介绍
螃蟹属软甲纲,十足目,是甲壳类动物,身体被硬壳保护着,靠鳃呼吸。因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所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养殖。目前我国大部分是在养殖塘或者养殖池内养殖。当螃蟹上市时需要将螃蟹捕捞贩卖,现有的捕捞一般是通过捕捞笼或者蟹拖网,前者捕捞效率低,且无法完全将螃蟹捕捞干净,捕捞效果差;后者对于使用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有较高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在成蟹饲养后拦捕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捕捞工具所存在的捕捞效率低、捕捞效果差、使用不方便、对使用场所要求较高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在成蟹饲养后拦捕装置,包括轻质承载杆、对称设置在轻质承载杆底部用于捕捞螃蟹的折叠式轻质拦蟹网板组件、对称设置在轻质承载杆内部用于驱使折叠式轻质拦蟹网板组件展开或折叠的驱使组件、对称分布在轻质承载杆两端且带有固定功能的拉把手组件。进一步地,所述折叠式轻质拦蟹网板组件包括为固定式铰接的首号轻质拦蟹网板、为滑动式铰接的尾号轻质拦蟹网板、位于首号轻质拦蟹网板、尾号轻质拦蟹网板之间且相互铰接的主轻质拦蟹网板,所述尾号轻质拦蟹网板与驱使组件铰接。进一步地,所述驱使组件包括设置在轻质承载杆底部处的驱使丝杆、设置在驱使丝杆上且与轻质承载杆滑动配合的滑块、与驱使丝杆同轴连接的传动锥齿轮、与传动锥齿轮啮合的驱使锥齿轮、与驱使锥齿轮同轴连接的转动杆,所述尾号轻质拦蟹网板铰接在滑块的底部。进一步地,所述拉把手组件包括设置在轻质承载杆端部且竖直分布的轻质连接杆、水平在轻质连接杆外侧侧壁上的水平抬杆及握把手。进一步地,所述轻质连接杆的内部呈空心套筒状结构,内部设有固定插杆、与固定插杆连接且从轻质连接杆上方延伸出来的高度螺杆、设置在轻质连接杆上与高度螺杆螺纹配合的调节旋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折叠式轻质拦蟹网板组件、驱使组件,使得本专利技术不仅捕捞效果好,无螃蟹残留,捕捞效率高,而且可以对捕捞面进行调节以此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所,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适用范围,通过设置的拉把手组件、固定插杆,使得本专利技术能够手持移动以及随意固定,使得本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可操作性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B-B剖视示意图。图中:1、轻质承载杆;2、首号轻质拦蟹网板;3、尾号轻质拦蟹网板;4、主轻质拦蟹网板;5、驱使丝杆;6、滑块;7、传动锥齿轮;8、驱使锥齿轮;9、转动杆;10、轻质连接杆;11、水平抬杆;12、握把手;13、固定插杆;14、高度螺杆;15、调节旋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阐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在成蟹饲养后拦捕装置,包括轻质承载杆1、对称设置在轻质承载杆1底部用于捕捞螃蟹的折叠式轻质拦蟹网板组件、对称设置在轻质承载杆1内部用于驱使折叠式轻质拦蟹网板组件展开或折叠的驱使组件、对称分布在轻质承载杆1两端且带有固定功能的拉把手组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本专利技术中所用材料为铝制板材,在具有一定强度的基础上,重量较低,方便工人手持移动。所述轻质承载杆1左右水平分布,折叠式轻质拦蟹网板组件、驱使组件以及拉把手组件均对应设有两组且左右对称分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叠式轻质拦蟹网板组件包括为固定式铰接的首号轻质拦蟹网板2、为滑动式铰接的尾号轻质拦蟹网板3、位于首号轻质拦蟹网板2、尾号轻质拦蟹网板3之间且相互铰接的主轻质拦蟹网板4,所述尾号轻质拦蟹网板3与驱使组件铰接。所述轻质承载杆1的中部下方位置处设有铰接座,所述首号轻质拦蟹网板2固定铰接在铰接座的侧壁上。所述主轻质拦蟹网板4的数量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数量上增减,此外,所述首号轻质拦蟹网板2、尾号轻质拦蟹网板3、以及主轻质拦蟹网板4的宽度尺寸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养殖塘或者养殖池的尺寸进行定制,不过要求保证首号轻质拦蟹网板2与尾号轻质拦蟹网板3的宽度尺寸一致,并且首号轻质拦蟹网板2与尾号轻质拦蟹网板3的宽度尺寸要求是主轻质拦蟹网板4的宽度尺寸的一半,以方便首号轻质拦蟹网板2、尾号轻质拦蟹网板3、以及主轻质拦蟹网板4折叠后,铰接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首号轻质拦蟹网板2、尾号轻质拦蟹网板3、以及主轻质拦蟹网板4的下端部均设有向一侧上方弯曲的防漏网板,设置该防漏网板的目的在于,能够有效地对处于养殖塘或养殖池底部的螃蟹进行拦捕,避免螃蟹被遗漏拦捕。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使组件包括设置在轻质承载杆1底部处的驱使丝杆5、设置在驱使丝杆5上且与轻质承载杆1滑动配合的滑块6、与驱使丝杆5同轴连接的传动锥齿轮7、与传动锥齿轮7啮合的驱使锥齿轮8、与驱使锥齿轮8同轴连接的转动杆9,所述尾号轻质拦蟹网板3铰接在滑块6的底部。通过设置的折叠式轻质拦蟹网板组件、驱使组件,使得本专利技术不仅捕捞效果好,无螃蟹残留,捕捞效率高,而且可以对捕捞面进行调节以此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所,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适用范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把手组件包括设置在轻质承载杆1端部且竖直分布的轻质连接杆10、水平在轻质连接杆10外侧侧壁上的水平抬杆11及握把手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轻质连接杆10的内部呈空心套筒状结构,内部设有固定插杆13、与固定插杆13连接且从轻质连接杆10上方延伸出来的高度螺杆14、设置在轻质连接杆10上与高度螺杆14螺纹配合的调节旋钮15。所述固定插杆13的下端部呈尖头状结构,有利于固定插杆13插入较深厚度的土中,保证固定后轻质承载杆1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的拉把手组件、固定插杆,使得本专利技术能够手持移动以及随意固定,使得本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可操作性强。工作过程:现有的养殖塘或养殖池大多数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结构,根据实际情况,定下拦捕方向,然后定制相对应的首号轻质拦蟹网板2、尾号轻质拦蟹网板3、以及主轻质拦蟹网板4的宽度尺寸,以及增减主轻质拦蟹网板4的数量,要求保证折叠式轻质拦蟹网板组件完全展开后与拦捕方向两侧的养殖塘或养殖池侧壁适配贴合。第一种使用方式:使用两组拦捕装置,每组捕捞装置的两侧各自通过两个人进行手持移动,将拦捕装置伸入养殖塘或养殖池内,要求首号轻质拦蟹网板2、尾号轻质拦蟹网板3、以及主轻质拦蟹网板4底部的防漏网板与养殖塘或养殖池的底部接触;从两侧往养殖塘或养殖池的中部进行拦捕,根据拦捕情况,当螃蟹密度增加至有螃蟹浮在水面上时,停止移动,并旋转调节旋钮15,通过高度螺杆14使固定插杆13从轻质连接杆10内伸出并插入养殖塘或养殖池两侧岸上的土中,实现本装置的固定,然后,对困在由两个捕捞装置所形成的捕捞圈中的螃蟹进行捕捞。...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成蟹饲养后拦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轻质承载杆(1)、对称设置在轻质承载杆(1)底部用于捕捞螃蟹的折叠式轻质拦蟹网板组件、对称设置在轻质承载杆(1)内部用于驱使折叠式轻质拦蟹网板组件展开或折叠的驱使组件、对称分布在轻质承载杆(1)两端且带有固定功能的拉把手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成蟹饲养后拦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轻质承载杆(1)、对称设置在轻质承载杆(1)底部用于捕捞螃蟹的折叠式轻质拦蟹网板组件、对称设置在轻质承载杆(1)内部用于驱使折叠式轻质拦蟹网板组件展开或折叠的驱使组件、对称分布在轻质承载杆(1)两端且带有固定功能的拉把手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成蟹饲养后拦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轻质拦蟹网板组件包括为固定式铰接的首号轻质拦蟹网板(2)、为滑动式铰接的尾号轻质拦蟹网板(3)、位于首号轻质拦蟹网板(2)、尾号轻质拦蟹网板(3)之间且相互铰接的主轻质拦蟹网板(4),所述尾号轻质拦蟹网板(3)与驱使组件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成蟹饲养后拦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使组件包括设置在轻质承载杆(1)底部处的驱使丝杆(5)、设置在驱使丝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杨贵仪王忻灵悦王少询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奥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