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麦轮作区黏湿土壤麦季快速接茬机械播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稻麦轮作区黏湿土壤麦季快速接茬机械播种方法。
技术介绍
稻麦两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种植制度之一,全国稻麦两熟制面积约8000万亩,江苏是我国最为典型的稻麦两熟区,常年稻茬麦面积为2500~2600万亩。稻茬是江苏麦作的主体茬口类型,淮北地区占70%左右,苏中、苏南地区80%以上是稻茬麦。受籼改粳、机插秧等轻简栽插方式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江苏稻麦周年季节矛盾十分突出,加上秸秆全量还田需要农耗时间,稻茬小麦播种往往较为仓促。水稻收获后土壤相对含水率常超过80%,土壤较为黏湿,常规的小麦机条播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缺苗断垄现象,难以实现播后齐苗全苗与壮苗,不利于实现小麦丰产。现阶段稻茬麦生产的难点主要集中在整地播种阶段,在规模化生产条件下如何实现高质量机械播种是现阶段南方稻茬麦生产面临的主要技术瓶颈。因此,针对南方稻茬麦季节紧张与土壤粘湿的独特特点,结合稻秸全量还田条件的约束,开发出一种适于稻麦轮作区粘湿土壤麦季快速接茬机械播种方法,对于缓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麦轮作区黏湿土壤麦季快速接茬机械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水稻成熟前7~10天断水,成熟后收割,秸秆还田;/n当田间土壤相对含水率>80%且小于等于90%时,水稻收割后不进行旋耕整地,直接小麦播种;/n当田间土壤相对含水率大于75%且小于等于80%时,开沟;/n开沟后视田间土壤相对含水率大小镇压一次,当田间土壤相对含水率大于70%且小于等于75%时,镇压强度为1.5~2.0×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麦轮作区黏湿土壤麦季快速接茬机械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水稻成熟前7~10天断水,成熟后收割,秸秆还田;
当田间土壤相对含水率>80%且小于等于90%时,水稻收割后不进行旋耕整地,直接小麦播种;
当田间土壤相对含水率大于75%且小于等于80%时,开沟;
开沟后视田间土壤相对含水率大小镇压一次,当田间土壤相对含水率大于70%且小于等于75%时,镇压强度为1.5~2.0×104帕;当田间土壤相对含水率大于65%且小于等于70%时,镇压强度为2.0~2.5×104帕;当田间土壤相对含水率<60%时,镇压强度为2.5~2.8×104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割为收割机收割,所述收割机为配置碎草匀铺装置的久保田PRO588I-G半喂入式收割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麦播种的播种量为8~12kg/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为播种机播种,所述播种机为2BMQF-7/14型全还田防缠绕免耕施肥播种机,一次完成板茬施肥播种作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沟具体为竖沟、腰沟和田头沟三沟配套,逐级加深,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克军,顾东祥,张传辉,张斯梅,吴晶晶,杨四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