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东北地区的玉米耕作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4957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东北地区的玉米耕作栽培方法,涉及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秸秆全量还田,采用宽幅碎混技术,增加土壤有机物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的耕性,科学合理的利用黑土地、保护黑土地。运用科技手段和技术,从改善农业资源环境出发,解决黑土地保护问题,改善黑土地质量,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使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实现种植业生产良性循环,推进东北黑土地的农业向持续高效的方向发;采用玉米宽窄行平作种植,重点解决春季播种时土壤含水率低、墒情差、保苗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东北地区的玉米耕作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作物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东北地区的玉米耕作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东北平原区玉米种植区,秸秆资源丰富。但是目前秸秆还田困难,基本全部移出农田,或者在田间焚烧,造成资源浪费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秸秆离田的主要问题一是地力下降,据资料报道,土壤有机质每年下降0.01%以上;二是土壤侵蚀严重,主要表现土壤侵蚀(风蚀和水蚀);三是黑土的耕作层浅(13~16cm),犁底层厚硬,持续高产高效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东北地区的玉米耕作栽培方法,改善黑土地质量,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使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实现种植业生产良性循环,推进东北黑土地的农业向持续高效的方向发展。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东北地区的玉米耕作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秋季玉米收获后,秸秆留茬30~40cm后粉碎覆盖地表,将地表划分为茬带和碎混带,每相邻两个茬带内包括一个碎混带;(2)第二年春季,在所述碎混带内播种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东北地区的玉米耕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秋季玉米收获后,秸秆留茬30~40cm后粉碎覆盖地表,将地表划分为茬带和碎混带,每相邻两个茬带内包括一个碎混带;/n(2)第二年春季,在所述碎混带内播种两行玉米;/n(3)在玉米拔节期,在茬带进行深松追肥;/n(4)秋季收获后,留茬30~40cm,将秸秆粉碎后覆盖地表,将所述茬带作为新的碎混带,于第三年在新的碎混带上播种两行玉米,完成茬带和碎混带的轮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东北地区的玉米耕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秋季玉米收获后,秸秆留茬30~40cm后粉碎覆盖地表,将地表划分为茬带和碎混带,每相邻两个茬带内包括一个碎混带;
(2)第二年春季,在所述碎混带内播种两行玉米;
(3)在玉米拔节期,在茬带进行深松追肥;
(4)秋季收获后,留茬30~40cm,将秸秆粉碎后覆盖地表,将所述茬带作为新的碎混带,于第三年在新的碎混带上播种两行玉米,完成茬带和碎混带的轮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茬带宽40~50cm;碎混带宽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金玉罗洋郑洪兵李瑞平王立春王浩刘武仁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