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致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346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31
一种电动致动器包括壳体、电动驱动部、得以绕旋转轴线旋转且得以于旋转轴线方向移动的选择构件(61)、设置于选择构件(61)的位置维持构件(65)及被检测体(63)、检测器(67)、设置于壳体内的合作面的啮合沟以及使位置维持构件(65)向合作面接近的方式对选择构件(61)于旋转轴线方向施力的施力构件(71),啮合沟在位置维持构件(65)啮合于啮合沟时,被检测体(63)以位于检测器(67)可检测区域及不可检测区域中的其中一处的方式形成,检测器(67)构成为根据是否被检测体(63)被检测而切换对电动驱动部的电力的供给或截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动致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借由电动驱动部将连接于阀门等的输出轴驱动的一种电动致动器。
技术介绍
球阀及蝶型阀等阀门中,作为用以开闭操作的驱动装置,使用有电动致动器。电动致动器为将电动马达等电动驱动部的驱动力传达至连接于阀门的阀体等的输出轴(例如芯柱)并使之旋转。又在维护检查及停电等之际,为了使手动操作得以进行,亦有具备得以手动操作输出轴的手动操作机构的电动致动器。在欲进行电动致动器的手动操作及欲使之紧急停止时,必须以布线在电动制动器的电力供给在线所设置有的断路器等开关,而截断对电动致动器的电力供给。但是,在远离开关的位置时,可能无法立即截断电力供给。因此,期望能够在电动致动器内截断对电动驱动部的电力供给。为了对应上述问题,例如专利文献1中所揭示的致动器,以设置于壳体内的电动马达的动轴透过齿轮组件驱动输出轴,将借由离合按钮的推压冲程使齿轮组件的啮合齿轮群之一的离合器齿轮脱离的离合杆予以上下自由移动地设置,并设有以此离合按钮的推压解除冲程而将致动器的电源开启-关闭(ON-OFF)的开关,在以离合按钮的推压将电源关闭的同时,使离合器齿轮自与经固定于输出轴的输出齿轮的啮合状态脱离,此状态下,借由与凸出壳体的上表面的输出轴为连动的手动操作端,而使手动操作为可能。又专利文献2中所提出的电动致动器,构成为于将马达的驱动透过齿轮减速机构对输出轴输出的电动致动器内的基准面固定有内锁开关,于内锁开关的周边位置直立设置有与输出轴连动的手动轴,将具有凸轮部的连结体连接而使其相对于手动轴为得以上下移动,且于连结体的下端接触基准面时,连结体的凸轮部抵接内开关的开关部,在使连接于连结体的手动操作轴上升时,凸轮部自开关部脱离,而在电力供给停止的同时,设置于连结体的筒部内的角部及形成于手动轴上端的角部啮合而透过连接体而得以旋转驱动手动操作轴及手动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155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474491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欲解决的问题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所揭示的电动致动器中,仅以离合按钮及手动操作轴的上下移动进行电力的供给及截断的切换。因此,有可能因错误操作而进行切换。特别是在已截断电力供给的状态下进行手动操作时,若是重新开始电力供给,则手动操作部可能会连动于输出轴的旋转而旋转,而带给作业员危险的忧虑。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存在于现有技术的问题,并提供一种电动致动器,能够简单且安全地切换电力的供给及截断。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有鉴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致动器,具备一壳体及用以驱动输出轴而受该壳体支承的一电动驱动部,该电动致动器包含一选择构件,包含一运作端部及一操作端部,该运作端部凸出至该壳体的内部,该操作端部凸出至该壳体的外部,该选择构件借由该操作端部的操作而得以绕一旋转轴线旋转且得以于该旋转轴线方向移动;一位置维持构件,以朝向与该旋转轴线交错的方向凸出的方式设置于该选择构件的位于该壳体内的部分;一被检测体,以朝向与该旋转轴线交错的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于该选择构件的该运作端部;一检测器,设置于该壳体内,用以检测该被检测体;一第一啮合沟,设置于该壳体内的合作面,用以啮合该位置维持构件;以及一施力构件,以使该位置维持构件向该合作面接近的方式对该选择构件于该旋转轴线方向施力,其中该第一啮合沟以在该位置维持构件啮合于该第一啮合沟时,该被检测体以位于得以借由该检测器检测的一可检测区域及无法借由该检测器检测的一不可检测区域中的其中一处的方式形成,该检测器构成为借由位于该可检测区域时及位于该不可检测区域时以切换对该电动驱动部的电力的供给或截断。上述电动致动器中,借由操作端部的操作所致的选择构件绕旋转轴线的旋转,使设置于选择构件的运作端部的被检测体在可检测区域及不可检测区域之间移动,而能够借由设置于选择构件的运作端部的被检测体位于可检测区域或不可检测区域,而切换对电动驱动部的电力供给的供给及截断。又选择构件借由施力构件而朝向合作面被施力,设置于选择构件的运作端部侧的位置维持构件在与设置于合作面的第一啮合沟啮合的状态下,选择构件的绕旋转轴线的旋转受到阻碍,因此为了解除位置维持构件与第一啮合沟的啮合,必须要抵抗施力构件的施力而使选择构件于旋转轴线方向移动。因此,为了切换电力的供给及截断,于旋轴线的移动及绕旋转轴线的旋转的两者皆变得必要。该电动致动器,以该检测器构成为当检测到该被检测体时截断对该电动驱动部的电力供给,该第一啮合沟形成为在该位置维持构件啮合于该第一啮合沟时,该被检测体位于该可检测区域为佳。此时,得以将电力供给被截断的状态予以锁定,而提高维护检修的安全性。又以于该合作面进一步设置有朝向与该第一啮合沟交错的方向延伸的一第二啮合沟,该第二啮合沟形成为在该位置维持构件啮合于该第二啮合沟时,该被检测体将位于该可检测区域及该不可检测区域之中的另一处为佳。借由如此构成,得以将电力供给状态及电力供给截断状态的两者予以锁定,进一步提升安全性。此时,该第一啮合沟与该第二啮合沟得以形成为正交。作为一实施形态,该合作面得为该选择构件所贯穿的该壳体的周壁的内侧面。作为一实施形态,该电动驱动部亦能够为一电动马达。此时,以该电动致动器构成为其中进一步包含有用以控制该电动马达的驱动的一驱动电路,该电动马达构成为透过该驱动电路而被供给电力,该检测器构成为在检测到该被检测体时,截断将该驱动电路与该电动马达之间予以电气地截断为佳。又于此时,以该输出轴构成为透过一传动机构并借由该电动马达而被驱动,该电动置动器进一步包含一手动操作轴,该手动操作轴得以透过该传动机构而将旋转传达至该输出轴为佳。借由如此构成,能够防止手动操作时电动马达所生的反电动势带给驱动电路不良影响。于一实施例中,该检测器为借由该被检测体的接触而检测该被检测体的限位开关,该位置维持构件与该选择构件形成为一体,而该被检测体为连接至该选择构件的插销状的分别的构件。专利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动致动器,为了切换电力的供给即切断,必须进行于旋转轴线的移动及绕旋转轴线的旋转两者,切换动作虽然容易,但能够防止错误操作。又构造虽然简单,但只要不知道用以切换的动作便无法进行切换,而能够提高安全性。图1是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动致动器的内部构成的部分透视立体图;图2是显示为了手动操作而于图1所示的电动致动器的手动轴连接有板手的状态的电动致动器的部分透视立体图;图3是显示仅留下壳体的一部分且省略板状构件的状态下的图2所示的电动致动器的齿轮传动机构的立体图。图4是为了显示齿轮的配置,自上方观察图3所示的电动致动器的齿轮传动机构的说明图。图5是将图1所示的电动致动器的电力供给机构扩大而显示的部分透视立体图。图6是显示图1所示的电动致动器的电力供给切换机构的选择构件的立体图。图7是显示形成于电动致动器的壳体的内壁的啮合沟的说明图。图8是显示电动致动器的马达驱动控制机构的构成的框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致动器,具备壳体及用以驱动输出轴而受该壳体支承的电动驱动部,该电动致动器包含:/n选择构件,包含运作端部及操作端部,该运作端部凸出至该壳体的内部,该操作端部凸出至该壳体的外部,该选择构件借由该操作端部的操作而得以绕旋转轴线旋转且得以于该旋转轴线方向移动;/n位置维持构件,以朝向与该旋转轴线交错的方向凸出的方式设置于该选择构件的位于该壳体内的部分;/n被检测体,以朝向与该旋转轴线交错的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于该选择构件的该运作端部;/n检测器,设置于该壳体内,用以检测该被检测体;/n第一啮合沟,设置于该壳体内的合作面,用以啮合该位置维持构件;以及/n施力构件,以使该位置维持构件向该合作面接近的方式对该选择构件于该旋转轴线方向施力,/n其中该第一啮合沟以在该位置维持构件啮合于该第一啮合沟时,该被检测体以位于得以借由该检测器检测的可检测区域及无法借由该检测器检测的不可检测区域中的其中一处的方式形成,该检测器构成为借由位于该可检测区域时及位于该不可检测区域时以切换对该电动驱动部的电力的供给或截断。/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25 JP 2018-1006951.一种电动致动器,具备壳体及用以驱动输出轴而受该壳体支承的电动驱动部,该电动致动器包含:
选择构件,包含运作端部及操作端部,该运作端部凸出至该壳体的内部,该操作端部凸出至该壳体的外部,该选择构件借由该操作端部的操作而得以绕旋转轴线旋转且得以于该旋转轴线方向移动;
位置维持构件,以朝向与该旋转轴线交错的方向凸出的方式设置于该选择构件的位于该壳体内的部分;
被检测体,以朝向与该旋转轴线交错的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于该选择构件的该运作端部;
检测器,设置于该壳体内,用以检测该被检测体;
第一啮合沟,设置于该壳体内的合作面,用以啮合该位置维持构件;以及
施力构件,以使该位置维持构件向该合作面接近的方式对该选择构件于该旋转轴线方向施力,
其中该第一啮合沟以在该位置维持构件啮合于该第一啮合沟时,该被检测体以位于得以借由该检测器检测的可检测区域及无法借由该检测器检测的不可检测区域中的其中一处的方式形成,该检测器构成为借由位于该可检测区域时及位于该不可检测区域时以切换对该电动驱动部的电力的供给或截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致动器,其中该检测器构成为当检测到该被检测体时截断对该电动驱动部的电力供给,该第一啮合沟形成为在该位置维持构件啮合于该第一啮合沟时,该被检测体位于该可检测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致动器,其中于该合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甲正健二上村忍文
申请(专利权)人:旭有机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