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蝶形阀(11)包含阀本体(13)、以得以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于阀本体(13)的阀轴(15)、以得以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于阀本体(13)的阀体(19)及插于阀轴(15)外侧的轴衬(21),其中阀体(19)由芯材(35)及包围芯材(35)而形成阀体的轮廓的树脂制的轮廓形成构件(33)构成,且阀体(19)设置有透过轴衬(21)支承阀轴(15)的轴承孔(37、39),轮廓形成构件(33)具有形成阀轴孔(37、39)的内周面的轴孔构成部(41),轴衬(21)及阀轴(15)具有于位于轴孔构成部(41)内的轴衬(21)的部分内周面与位于轴孔构成部(41)内的阀轴(15)的部分外周面之间形成空隙的形状。的阀轴(15)的部分外周面之间形成空隙的形状。的阀轴(15)的部分外周面之间形成空隙的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蝶形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以树脂材料包覆芯材周围的阀体的蝶形阀。
技术介绍
[0002]已知在处理腐蚀性流体的领域等,为了兼顾耐腐蚀性及强度,使用有具备以耐腐蚀性及耐化学性优良的合成树脂材料包覆金属制的芯材(插入件)而形成的阀体的蝶形阀。如此的蝶形阀,构成为使以得以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于设在阀本体的轴承孔的阀轴予以贯穿安装于内部流路的内周面的座环的贯通孔,以无法转动的方式连接于设在阀体的阀轴孔,借由阀本体而于内部流路内以得以转动的方式支承阀体。又蝶形阀具备有位于阀体的外周缘部上的阀轴孔之周围部分与位于座环的阀座面上的贯通孔之周围部分之间的密封部、阀轴的外周面与座环的贯通孔的内周面之间的接触所致的密封部及如阀轴的外周面与轴承孔及阀轴孔的内周面之间的密封部的多个阶梯状的密封部,以使内部流路内的流体不会泄漏到阀体的阀轴孔或阀本体的轴承孔的内部。
[0003]蝶形阀中,在闭阀时,内部流路内的流体的压力作用于阀体,使阀体被推向二次侧(下游侧)。结果使连接于阀体的阀轴朝向二次侧移动。另一方面,阀本体的轴承孔,为了吸收阀轴或轴承孔的加工误差或为了防止阀轴的擦伤,一般而言会形成为具有较阀轴的外径略大的内径,以在轴承孔的内周面与阀轴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空隙。因此,当流体压力作用于阀体,阀轴会与阀体一起向二次侧移动相同于此空隙的量。伴随此阀轴的移动,座环的贯通孔亦变形,而有变得容易自所产生的空隙泄漏液体的问题。又亦有转动的阀轴得外周面与静止的阀本体的轴承孔及座环的贯通孔的内周面之间难以密封的问题。
[0004]为了对应如此的问题,提出有如例如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所记载,将自阀本体的轴承孔延伸至阀体的阀轴孔的轴衬以得以转动的方式插于阀轴外侧,借由透过轴衬将阀轴以得以转动的方式支承于轴承孔及阀轴孔的同时,于轴衬的外周面设置O形环等密封构件,而将阀轴的外周面与阀本体的轴承孔、座环的阀轴及阀体的阀轴孔的内周面之间予以密封的蝶形阀。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0
‑
1475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
‑
30357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欲解决的问题〕
[0010]如同上述,具有以合成树脂材料包覆金属制的芯材而形成的阀体且透过轴衬将阀轴支承于轴承孔及阀轴孔的蝶形阀用于腐蚀性液体用的配管管线时,为了抑制闭阀时巨大的流体压力作用于阀体时阀体的损坏,而有将阀轴连接于芯材。又由于为处理腐蚀性液体,以阀轴周围的密封部磨损而位于阀体外的周缘部与座环的阀座面之间的阀轴周围的密封
部被突破时,自内部流路泄漏至阀轴孔内的液体不接触到阀体的金属制的芯材为佳。也就是说,以构成为芯材的周围以合成树脂材料完全包覆,芯材不于外部露出为佳。因此,必须以芯材构成阀轴孔的内部侧,将阀轴以无法转动的方式固定于阀轴孔中芯材所构成的部分,而仅以合成树脂材料形成阀轴孔的外侧,且使面向阀体的外周的阀轴孔的开口部的周围不存在有芯材。若是为如此构造,则阀轴孔的开口部的周围仅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于阀体的阀轴孔的开口部的周围部分便失去了芯材的补强。
[0011]另一方面,若是借由于闭阀时作用的流体压力而阀体被推至二次侧,则会产生弯曲力矩,来自阀轴的反作用力透过轴衬而传导至支承阀轴的轴孔的内周面。但是,由于阀轴孔的开口部的周围未设置有用以补强的芯材,因此来自阀轴透过轴衬作用于阀体的反作用力必须仅由合成树脂部分承受。结果产生若闭阀时来自流体对阀体作用的压力大,则会产生因来自阀轴的反作用力,使阀体的阀轴孔的开口部的周围部分变得容易损坏的问题。
[0012]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存在于习知技术的问题,于具有芯材周围以树脂材料包覆的阀体的蝶形阀中,防止闭阀时作用于阀体的流体压力自仅由树脂材料形成的阀体的阀轴孔的开口部的附近传导至阀轴,以抑制来自阀轴的反作用力致使的阀本体的损坏。
[0013]〔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4]鉴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蝶形阀,包含:一阀本体,形成有一内部流路;一阀轴,以得以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于该阀本体;一阀体,透过该阀轴而以得以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于该阀本体,且被配置于该内部流路内;以及一轴衬,插于该阀轴外侧,其中该阀体由一芯材及一轮廓形成构件构成,该轮廓形成构件由树脂材料构成且包围该芯材而形成该阀体的轮廓,且于该阀本体设置有一阀轴孔,该阀轴孔透过该轴衬支承该阀轴的至少一部分,该轮廓形成构件包含有一轴孔构成部,该轴孔构成部系形成该阀轴孔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该轴衬及该阀轴孔具有于位于该轴孔构成部内的该轴衬的部分的内周面与位于该轴孔构成部内的该阀轴的部分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一空隙的形状。
[0015]在上述蝶形阀中,在阀体由芯材及包覆芯材的树脂制的轮廓形成构件构成的同时,被支承于阀本体的阀轴于轮廓形成构件的一部分的阀体的阀轴孔的轴孔构成部内透过轴衬而被支承,成为轴衬中位于轴孔构成部内的一部分的内周面与阀轴中位于轴孔构成部的一部分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空隙。于蝶形阀闭阀时,流体压力作用于阀体而使阀体朝向二次侧(下游侧)移动,伴随于此,连接于阀轴的阀体产生弯曲力矩。当轴衬的内周面与阀轴的外周面接触时,来自阀轴的反作用力透过轴衬传导至支承阀轴的阀轴孔的内周面。由于阀轴孔的开口部的周围部分仅由树脂材料形成的轴孔构成部所形成,容易因闭阀时阀体承受的流体压力,使轴孔构成部容易损坏。但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蝶形阀,成为位于轴孔构成部内(详细而言,于轴孔构成部的阀轴孔内)的轴衬的一部分的内周面与位于轴孔构成部内(具体而言,于轴孔构成部的阀轴孔内)的阀轴的一部分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空隙。因此,即使闭阀时流体压力作用于阀体,而于阀体产生弯曲力矩,轴孔构成部内,阀轴的外周面与轴衬的内周面之间的空隙成为缓冲空间,避免阀轴的外周面与轴衬的内周面的接触,防止自阀体至阀轴的力量传导,而自轴衬至轴孔构成部的反作用力变得不会被传导。
[0016]上述蝶形阀中,以于位于该轴孔构成部内的该阀轴的部分的外周部设置有环状的一内缩部,于该轴孔构成部内该轴衬的内周面与该阀轴的外周面之间的该空隙为借由该内缩部形成为佳。
[0017]又以该内缩部形成为横跨于该轴孔构成部内该阀轴的与该阀轴孔的内周部接触该轴衬的外周面的区域为相对方向的部分的外周部的沿着该转动轴线的整体区域而延伸为佳。
[0018]作为一实施形态,以该芯材于该转动轴线方向的二个端部包含有筒状的轴孔补强部,该轴孔补强部被配置为与该轴孔构成部的该阀轴孔的内周面相间隔而包围该阀轴孔为佳。
[0019]〔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
[0020]依据本专利技术,蝶形阀在阀体由芯材及包围芯材的树脂制的轮廓形成构件构成的同时,被支承于阀本体的阀轴于轮廓形成构件的一部分的阀体的阀轴孔的轴孔构成部内透过轴衬而被支承,构成为轴衬中位于轴孔构成部内的一部份的内周面与阀轴中位于轴孔构成部内的一部分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空隙。因此,即使闭阀时流体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蝶形阀,包含:阀本体,形成有内部流路;阀轴,以得以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于该阀本体;阀体,透过该阀轴而以得以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于该阀本体,且被配置于该内部流路内;以及轴衬,插于该阀轴外侧,其中该阀体由芯材及轮廓形成构件构成,该轮廓形成构件由树脂材料构成且包围该芯材而形成该阀体的轮廓,且于该阀本体设置有阀轴孔,该阀轴孔透过该轴衬支承该阀轴的至少一部分,该轮廓形成构件包含有轴孔构成部,该轴孔构成部形成该阀轴孔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该轴衬及该阀轴孔具有于位于该轴孔构成部内的该轴衬的部分的内周面与位于该轴孔构成部内的该阀轴的部分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空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下幸太郎,增田谦介,
申请(专利权)人:旭有机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