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8342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震器装置,能够稳定地维持通过隔膜的变形而带来的防震动功能,并且抑制隔膜的损伤,延长耐用年限。至少由隔膜(4)、对向部件(5)以及变形抑制部件(40)构成,对向部件(5)与隔膜(4)对向,遍布周向密封状地连接,变形抑制部件(40)配置在由隔膜4以及对向部件(5)形成的密封空间M的内部,变形抑制部件(40)具备:中央部(41),其具有朝向其径向中心高度变低的凹状面(41a);和突状部(43),其设置在比中央部(41)靠外径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减震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通过泵等输送液体而产生的震动进行吸收的减震器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当驱动发动机等时,为了将通过低压燃料泵从燃料箱供给的燃料压送到喷油器侧,利用了高压燃料泵。该高压燃料泵通过柱塞的往复移动,进行燃料的加压以及排出,该柱塞被内燃机的凸轮轴的旋转而驱动。作为高压燃料泵内燃料的加压以及排出的结构,首先,柱塞下降时,打开吸入阀,进行吸入行程,从形成于燃料入口侧的燃料腔对加压室吸入燃料。下面,柱塞上升时,进行调量(流量调整)行程,使加压室的燃料的一部分回到燃料腔,在吸入阀关闭后,柱塞进一步上升时,进行加压行程,对燃料进行加压。这样,高压燃料泵通过反复进行吸入行程、调量行程以及加压行程的循环,对燃料进行加压,将其排出到喷油器侧。这样,由于驱动高压燃料泵,会在燃料腔产生震动。在这样的高压燃料泵中,在燃料腔内内置用于降低在燃料腔中产生的震动的减震器装置,该减震器装置具备圆盘状减震器本体,在隔膜和与该隔膜对向的部件之间对气体进行密封。减震器本体在隔膜的中央侧具备变形作用部,该变形作用部接收伴随震动的燃料压而发生弹性变形,由此改变燃料腔的容积,降低震动。对于这样的减震器装置,期望提升伴随流体压力的变动而反复地变形的减震器本体的耐久性,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减震器本体在其内部的密封空间,配设具有弹性的圆盘状变形抑制部件,该变形抑制部件外表面的大致整个面与隔膜的内表面抵接,由此来抑制该隔膜变形,提高减震器装置的耐久性。另外,在例如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减震器本体的内部空间中,在与隔膜外周部对应的位置,配设环状地形成的具有弹性的变形抑制部件,与根据流体压力而凹状变形的隔膜的外周部相抵接,来抑制该隔膜变形。并且,在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减震器本体的内部,配置在周向以及径向散在多个的一组变形抑制部件(弹性部件),变形了的隔膜的内表面与高度不同的各个变形抑制部件相抵接,由此来抑制该隔膜变形。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32069号公报(第9页,图3);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6/190096号(第7页,图3);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197732号公报(第16页,图7)。然而,对于专利文献1的隔膜,因为圆盘状变形抑制部件的外表面顺着变形前原始形状的隔膜的内表面,向外方鼓出形成,所以存在的问题是,会过度地抑制隔膜变形,无法充分发挥所期望的防震动功能。另外,对于专利文献2,伴随着流体的压力变动,该隔膜的中心部以被支撑于环状地形成的变形抑制部件的外周部作为变形基点,凹状地变形,另外,向变形前原始形状反复复原的结果是,会反复对被支撑于变形抑制部件的隔膜的外周部作用局部应力,存在该外周部由于疲劳而产生龟裂或损伤之虞。并且,对于专利文献3,其存在的问题是,为了使一组变形抑制部件顺着由于高压流体而变形的隔膜的形状,而使得各个高度不同,但是流体压力的变动会导致隔膜外径侧变形的起点位置不稳定,在径向发生错位,成为隔膜损伤的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地维持基于隔膜变形而得到的防震动功能,并且抑制隔膜损伤,延长耐用年限的减震器装置。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减震器装置设于流体的流路,降低所述流体的震动,其特征在于,至少由隔膜、对向部件以及变形抑制部件构成,所述对向部件与该隔膜对向并遍布周向密封状地连接,所述变形抑制部件被配置在由所述隔膜以及所述对向部件形成的密封空间的内部,所述变形抑制部件具备:中央部,其具有朝向其径向中心高度变低的凹状面;和突状部,其比所述中央部设于靠外径侧。根据该特征,当隔膜由于外部的高压流体而发生变形时,通过在密封空间配置的变形抑制部件的外径侧突状部,来稳定地支撑隔膜的外径部,该状态下,变形抑制部件的中央部凹状面能够顺着变形了的隔膜相接触,分散应力,因此能够抑制隔膜的过度变形,并且能够防止隔膜与凹状面之间的滑擦而造成的损伤,延长耐用年限。所述变形抑制部件的至少所述突状部由弹性材料构成。据此,通过弹性来吸收隔膜与变形抑制部件的突状部接触时所产生的撞击,能够防止损伤。所述变形抑制部件的所述中央部和所述突状部由一体的弹性材料构成。据此,不仅能够容易地构成变形抑制部件,还能够高精度地设定中央部和突状部的相对位置。所述变形抑制部件的所述中央部和所述突状部在径向分离。据此,在通过突状部稳定地支撑隔膜的状态下,能够通过从该突状部沿径向分离的中央部的凹状面来保持变形了的隔膜,因此能够高自由度地设定成为该隔膜发生变形的起点的变曲点的位置。所述变形抑制部件的所述突出部在周向分离地设于多个部位。据此,不仅能够将突出部彼此之间作为密封空间内流体的流通路而加以利用,还能够无阻碍地允许隔膜变形。所述变形抑制部件形成在其外面凹设的凹设部。据此,能够不对与隔膜接触的接触区域造成影响地,调整密封空间的内部容积。在所述变形抑制部件上,形成贯穿其表面和背面的贯穿孔。据此,密封空间内的流体经由贯穿孔在变形抑制部件的表面和背面流动,能够提高减震器功能。在所述变形抑制部件的所述突状部的背面侧,形成比该背面在周向的其他部位更加呈凹状的凹状部。据此,能够避免形成于突状部的背面侧的凹状部与对向部件相接触,因此即便隔膜与突状部相接触,也能够吸收撞击,而不产生较大阻力。在所述突状部的突出端面的内径侧,形成顺从所述隔膜的变形的曲面。据此,在突状部的突出端面的内径侧形成曲面,因此不仅能够分散隔膜变形时的弯曲应力,提高耐久性,还能够提高隔膜的变形自由度。在所述突状部的突出端面的外径侧,形成顺从向所述隔膜的外径侧鼓出形成的肩部的曲面。据此,能够分散自隔膜外径侧的肩部向突状部施加的负荷。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内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减震器装置的高压燃料泵的截面图。图2是表示构成减震器装置的部件的分解截面图。图3是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变形抑制部件的图,(a)是表面部侧的立体图,(b)是背面部侧的立体图,(c)是(a)的A-A截面图。图4是表示在内部具备实施例1所涉及的变形抑制部件的减震器本体的截面图。图5是表示实施例2所涉及的变形抑制部件的图,(a)是表面部侧的立体图,(b)是背面部侧的立体图,(c)是(a)的B-B截面图。图6是表示在内部具备实施例2所涉及的变形抑制部件的减震器本体的截面图。图7是实施例3所涉及的变形抑制部件的表面部侧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在内部具备实施例3所涉及的变形抑制部件的减震器本体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基于实施例,在以下,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减震器装置的方式进行说明。实施例1针对实施例1所涉及的减震器装置,参照图1至图4,来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减震器装置1如图1所示,内置在高压燃料泵10,高压燃料泵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器装置,设于流体的流路,降低所述流体的震动,其特征在于,/n至少由隔膜、对向部件以及变形抑制部件构成,所述对向部件与该隔膜对向,遍布周向密封状地连接,所述变形抑制部件配置在由所述隔膜以及所述对向部件形成的密封空间的内部,所述变形抑制部件具备:中央部,其具有朝向其径向中心高度变低的凹状面;以及突状部,其设置比所述中央部靠外径侧。/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18 JP 2018-0961891.一种减震器装置,设于流体的流路,降低所述流体的震动,其特征在于,
至少由隔膜、对向部件以及变形抑制部件构成,所述对向部件与该隔膜对向,遍布周向密封状地连接,所述变形抑制部件配置在由所述隔膜以及所述对向部件形成的密封空间的内部,所述变形抑制部件具备:中央部,其具有朝向其径向中心高度变低的凹状面;以及突状部,其设置比所述中央部靠外径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抑制部件的至少所述突状部由弹性材料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抑制部件的所述中央部与所述突状部由一体的弹性材料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震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抑制部件的所述中央部和所述突状部在径向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裕亮岩俊昭小川義博
申请(专利权)人: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