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俞佳红专利>正文

一种数据传输接线端子自动生产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64815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接线端子自动生产技术领域,一种数据传输接线端子自动生产方法及其设备,该设备包括模具输送装置、外壳进料装置、接线组进料装置、压环进料装置、压环组装装置、接触片折弯装置和下料装置;外壳进料装置用于将外壳输送至第一输送支架上;接线组进料装置用于将接线组输送进料并输送至外壳内;压环进料装置用于将压环输送至外壳接线组合件上,压环组装装置用于将压环组装至外壳接线组合件上,接触片折弯装置用于将成品上的接触片折弯,下料装置用于将成品输送出料。本专利的优点是提升数据传输接线端子的外壳输送的稳定性,提升外壳和接线组之间的组装质量,提升外壳接线组合件与压环之间的组装质量;提升接线组上的接触片的折弯精度和折弯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传输接线端子自动生产方法及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接线端子自动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接线端子自动生产方法及其设备。
技术介绍
接线端子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工业上划分为连接器的范畴。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线端子的用量逐渐上涨。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用得最广泛的除了PCB板端子外,还有五金端子,螺帽端子,弹簧端子等等。数据传输接线端子为接线端子中的一种,数据传输接线端子包括外壳、接线组和压环;接线组包括接触片和接触片套;接触片位于接触片套的中心,且接触片纵向穿过接触片套。接线组位于外壳内,且接线组上的接触片穿过外壳,压环设置在外壳内且位于接线组上方,通过压环将接线组定位在外壳内,并且防止接触片掉出。本专利技术的数据传输接线端子主要用于音频数据传输。现有的数据传输接线端子生产过程是先将外壳输送进料并输送至输送模具上,再将接线组输送进料并将接线组转移至外壳内,然后将压环输送进料并转移至外壳内的接线组上方,再然后将压环冲压至外壳内将接线组固定在外壳内部,防止接线组掉落,最后将接线组上的接触片下部穿过外壳的部分进行折弯,折弯后输送下料。目前的数据传输接线端子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在将数据传输接线端子进行组装的过程中,目前都是通过机械手将外壳转移至与接线组组装处进行两者的组装,再将组装后的外壳接线组合件输送至压环处,进行与压环的组装,这样通过多个机械手进行转移,需要对机械手转移精度要求太高,并且需要对外壳、接线组和压环配置相对应的夹爪,这样导致生产成本过高,通过机械手进行长时间夹取转移,容易导致转移夹取的精度降低,并且也容易在转移过程中使零件掉落,影响整体生产精度;(二)目前也没有设备制造出与数据传输接线端子相匹配的组装夹具进行对数据传输接线端子的外壳进行稳定放置,只是简单的将外壳放在组装夹具,这样容易在组装过程中导致外壳发生移动导致组装位置发生偏移,从而使外壳与接线组和压环无法精准的进行组装,导致整体组装效率和组装质量较低;(三)在压环组装至外壳内过程中,现有的冲压组装装置无法良好的将外壳下部进行有效的固定支撑,无法与外壳的形状进行完好的匹配,容易在压装过程中导致外壳底部的支撑力不够,从而导致冲压组装后,外壳发生形变,影响产品组装质量;(四)在接线组中的接触片折弯过程中,目前的装置都是一次性直接将接触片折弯成指定角度,没有进行预折弯的操作,这样容易在折弯过程中,由于折弯力度过猛将接触片折断或者折弯力度不够导致接触片无法折弯到指定角度,影响折弯精度;(五)在接触片折弯过程中,由于无法将外壳进行固定限位,容易导致在折弯过程中,外壳发生移动,从而带动外壳内的接触片产生移动,进而导致接触片无法精确的折弯至指定角度,影响折弯效果,并且折弯杆无法良好的与接触片相配合,容易使接触片折弯质量进一步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数据传输接线端子生产效率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接线端子自动生产方法,该方法通过模具输送装置便于更好的将外壳进料装置、接线组进料装置、压环进料装置、压环组装装置和接触片折弯装置进行衔接,使整个流水线生产更加顺畅,并且通过外壳进料装置提升外壳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外壳在输送过程中掉落;通过外壳进料装置、接线组进料装置和压环进料装置提升外壳、接线组和压环的进料输送效率;通过压环组装装置提升压环组装效率;通过接触片折弯装置提升接触片折弯效率。为本专利技术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数据传输接线端子自动生产方法,依次通过以下步骤:S1外壳进料:模具输送装置上的输送驱动模块将推动输送配合槽上的输送模具移动至外壳进料装置处,通过外壳进料装置将外壳逐个向后推入至输送模具内;S2接线组和压环进料:通过输送驱动模块将装有外壳的输送模具输送至接线组进料装置处,通过接线组进料装置将接线组抓取并转移至外壳内;压环进料装置通过相同方式将压环输送进料并转移至外壳接线组合件上;S3压环组装:通过第二推送气缸带动第二推块将输送模具推动至第三输送支架上的压环组装装置处,通过压环组装装置将接触片下部进行初步折弯,并将压环组装至外壳内,并使接线组固定在外壳内;S4接线组折弯:通过第二推送气缸带动第二推块将输送模具推动至第三输送支架上的接触片折弯装置处,通过接触片折弯装置将接触片下部进行折弯,并将接触片的折弯部与折弯贴合斜面贴合定型;S5成品下料:定型后,通过第二推送气缸带动第二推块将输送模具推动至第三输送支架上的下料装置处,通过下料装置将成品推出输送模具下料。一种数据传输接线端子自动生产设备,该设备包括模具输送装置、外壳进料装置、接线组进料装置、压环进料装置、压环组装装置、接触片折弯装置和下料装置;模具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支架、第二输送支架、第三输送支架和第四输送支架;第一输送支架、第二输送支架、第三输送支架和第四输送支架依次首尾衔接且呈矩形;外壳进料装置位于第一输送支架的进料端,外壳进料装置用于将外壳输送至第一输送支架上;接线组进料装置位于第一输送支架的出料端,接线组进料装置用于将接线组输送进料并输送至外壳内;压环进料装置位于第二输送支架的中部,压环进料装置用于将压环输送至外壳接线组合件上,压环冲压装置位于第三输送支架的进料端部,压环组装装置用于将压环组装至外壳接线组合件上,接触片折弯装置位于第三输送支架的中部,接触片折弯装置用于将成品上的接触片折弯,下料装置位于第三输送支架的出料端部,下料装置用于将成品输送出料。作为优选,第一输送支架、第二输送支架、第三输送支架和第四输送支架上均设置有输送配合槽;输送配合槽的两侧顶部设置有输送配合卡块;位于每个输送配合槽内分别设置有多个输送模具;每个输送模具均包括模具底座、模具支撑块和模具盖板;模具底座的左部顶面设置有底座连接槽,模具底座的下部外圈设置有配合卡槽,配合卡槽与输送配合卡块相配合;模具底座的中部设置有底座折弯插入槽;位于折弯插入槽的前后方向中部设置底座支撑通孔;模具底座顶部中部且位于配合卡槽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底座支撑凸块;底座支撑凸块的内侧下部设置有模具支撑块槽;底座支撑凸块的顶面中部设置有外壳支撑槽,底座支撑凸块的顶面前部设置有外壳输送斜面;底座支撑凸块的前部外侧设置有支撑块配合斜面;模具支撑块设置在模具底座上,模具支撑块的左部底面设置有与底座连接槽的支撑块连接凸块;模具支撑块前部设置有底座配合U型空挡,底座配合U型空挡与两块底座支撑凸块之间设置有用于外壳插入的外壳空隙,模具支撑块上位于底座配合U型空挡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块外壳插入斜面;支撑块外壳插入斜面与支撑块配合斜面衔接形成V形开口;模具支撑块的中部设置有外壳配合槽;模具支撑块的中部前侧设置有外壳支撑衔接凸块;外壳支撑衔接凸块与两个模具支撑块槽相配合;外壳支撑衔接凸块的前部设置有外壳支撑衔接槽;外壳支撑衔接槽与两个外壳支撑槽衔接形成U形;外壳支撑衔接槽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配合斜面和第二支撑配合斜面;第一支撑配合斜面的面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传输接线端子自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通过以下步骤:/nS1外壳进料:模具输送装置(1)上的输送驱动模块(16)将推动输送配合槽(111)上的输送模具(15)移动至外壳进料装置(2)处,通过外壳进料装置(2)将外壳逐个向后推入至输送模具(15)内;/nS2接线组和压环进料:通过输送驱动模块(16)将装有外壳(8)的输送模具(15)输送至接线组进料装置(3)处,通过接线组进料装置(3)将接线组(9)抓取并转移至外壳(8)内;压环进料装置(4)通过相同方式将压环(10)输送进料并转移至外壳接线组合件上;/nS3压环组装:通过第二推送气缸(131)带动第二推块将输送模具(15)推动至第三输送支架(13)上的压环组装装置(5)处,通过压环组装装置(5)将接触片(92)下部进行初步折弯,并将压环(10)组装至外壳(8)内,并使接线组(9)固定在外壳(8)内;/nS4接线组折弯:通过第二推送气缸(131)带动第二推块将输送模具(15)推动至第三输送支架(13)上的接触片折弯装置(6)处,通过接触片折弯装置(6)将接触片(92)下部进行折弯,并将接触片(92)的折弯部与折弯贴合斜面贴合定型;/nS5成品下料:定型后,通过第二推送气缸(131)带动第二推块将输送模具(15)推动至第三输送支架(13)上的下料装置(7)处,通过下料装置(7)将成品推出输送模具(15)下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接线端子自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通过以下步骤:
S1外壳进料:模具输送装置(1)上的输送驱动模块(16)将推动输送配合槽(111)上的输送模具(15)移动至外壳进料装置(2)处,通过外壳进料装置(2)将外壳逐个向后推入至输送模具(15)内;
S2接线组和压环进料:通过输送驱动模块(16)将装有外壳(8)的输送模具(15)输送至接线组进料装置(3)处,通过接线组进料装置(3)将接线组(9)抓取并转移至外壳(8)内;压环进料装置(4)通过相同方式将压环(10)输送进料并转移至外壳接线组合件上;
S3压环组装:通过第二推送气缸(131)带动第二推块将输送模具(15)推动至第三输送支架(13)上的压环组装装置(5)处,通过压环组装装置(5)将接触片(92)下部进行初步折弯,并将压环(10)组装至外壳(8)内,并使接线组(9)固定在外壳(8)内;
S4接线组折弯:通过第二推送气缸(131)带动第二推块将输送模具(15)推动至第三输送支架(13)上的接触片折弯装置(6)处,通过接触片折弯装置(6)将接触片(92)下部进行折弯,并将接触片(92)的折弯部与折弯贴合斜面贴合定型;
S5成品下料:定型后,通过第二推送气缸(131)带动第二推块将输送模具(15)推动至第三输送支架(13)上的下料装置(7)处,通过下料装置(7)将成品推出输送模具(15)下料。


2.一种数据传输接线端子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输送装置(1)、外壳进料装置(2)、接线组进料装置(3)、压环进料装置(4)、压环组装装置(5)、接触片折弯装置(6)和下料装置(7);模具输送装置(1)包括第一输送支架(11)、第二输送支架(12)、第三输送支架(13)和第四输送支架(14);第一输送支架(11)、第二输送支架(12)、第三输送支架(13)和第四输送支架(14)依次首尾衔接且呈矩形;外壳进料装置(2)位于第一输送支架(11)的进料端,外壳进料装置(2)用于将外壳输送至第一输送支架(11)上;接线组进料装置(3)位于第一输送支架(11)的出料端,接线组进料装置(3)用于将接线组输送进料并输送至外壳内;压环进料装置(4)位于第二输送支架(12)的中部,压环进料装置(4)用于将压环输送至外壳接线组合件上,压环冲压装置(5)位于第三输送支架(13)的进料端部,压环组装装置(5)用于将压环组装至外壳接线组合件上,接触片折弯装置(6)位于第三输送支架(13)的中部,接触片折弯装置(6)用于将成品上的接触片折弯,下料装置(7)位于第三输送支架(13)的出料端部,下料装置(7)用于将成品输送出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据传输接线端子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支架(11)、第二输送支架(12)、第三输送支架(13)和第四输送支架(14)上均设置有输送配合槽(111);输送配合槽(111)的两侧顶部设置有输送配合卡块(112);位于每个输送配合槽(111)内分别设置有多个输送模具(15);每个输送模具(15)均包括模具底座(151)、模具支撑块(152)和模具盖板(153);模具底座(151)的左部顶面设置有底座连接槽(1510),模具底座(151)的下部外圈设置有配合卡槽(1511),配合卡槽(1511)与输送配合卡块(112)相配合;模具底座(151)的中部设置有底座折弯插入槽(1512);位于折弯插入槽(1512)的前后方向中部设置底座支撑通孔(1513);模具底座(151)顶部中部且位于配合卡槽(151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底座支撑凸块(1514);底座支撑凸块(1514)的内侧下部设置有模具支撑块槽(1515);底座支撑凸块(1514)的顶面中部设置有外壳支撑槽(1516),底座支撑凸块(1514)的顶面前部设置有外壳输送斜面(1517);底座支撑凸块(1514)的前部外侧设置有支撑块配合斜面(1518);模具支撑块(152)设置在模具底座(151)上,模具支撑块(152)的左部底面设置有与底座连接槽(1510)的支撑块连接凸块(1520);模具支撑块(152)前部设置有底座配合U型空挡(1521),底座配合U型空挡(1521)与两块底座支撑凸块(1514)之间设置有用于外壳插入的外壳空隙(1522),模具支撑块(152)上位于底座配合U型空挡(1521)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块外壳插入斜面(1528);支撑块外壳插入斜面(1528)与支撑块配合斜面(1518)衔接形成V形开口;模具支撑块(152)的中部设置有外壳配合槽(1527);模具支撑块(152)的中部前侧设置有外壳支撑衔接凸块(1523);外壳支撑衔接凸块(1523)与两个模具支撑块槽(1515)相配合;外壳支撑衔接凸块(1523)的前部设置有外壳支撑衔接槽(1524);外壳支撑衔接槽(1524)与两个外壳支撑槽(1516)衔接形成U形;外壳支撑衔接槽(1524)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配合斜面(1525)和第二支撑配合斜面(1526);第一支撑配合斜面(1525)的面积小于第二支撑配合斜面(1526)的面积;模具支撑块(152)的后侧底部横向设置有转移通孔(1529);模具支撑块(152)的中部底面设置有折弯贴合斜面;模具盖板(153)设置在模具支撑块(152)上,模具盖板(153)上的中部前侧设置有第一盖板U型槽(1531),第一盖板U型槽(1531)的面积小于底座配合U型空挡(1521)的面积;模具盖板(153)上位于第一盖板U型槽(1531)后侧设置有第二盖板U型槽(1532),第二盖板U型槽(1532)和第一盖板U型槽(1531)相连通;模具盖板(153)的前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向上倾斜的外壳插入倾斜板(15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数据传输接线端子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支架(11)的输送配合槽(111)中部横向设置有支架输送通孔(113),位于支架输送通孔(113)下方设置有输送驱动模块(16),输送驱动模块包括输送驱动气缸(161)、输送驱动连接块(162)、输送驱动移动架(163)和多块驱动间隔块(164);输送驱动气缸(161)设置在第一输送支架(11)下部,输送驱动气缸(161)的移动部通过输送驱动连接块(162)与输送驱动移动架(163)固定连接,且输送驱动移动架(163)与第一输送支架(11)的底部,多块驱动间隔块(164)横向规则间隔排列设置在输送驱动移动架(163)的顶部,每个驱动间隔块(164)上铰接有输送铰接推块(16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据传输接线端子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二输送支架(12)的进料端前后方向设置有第一推送气缸(121),第一推送气缸(121)的移动部连接有第一推块,第一推块的截面呈凸字形,第一推块与底座折弯插入槽(1512)相配合,位于第三输送支架(13)的进料端横向设置有第二推送气缸(131),第二推送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佳红陈宗萍崔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俞佳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