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的快充方法、电池管理系统以及电池的快充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的快充方法、电池管理系统以及电池的快充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电子设备的广泛普及以及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等移动交通工具的迅猛发展,锂离子电池的各种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电池的快充性能逐渐成为各种用电设备的标准配置。相关技术中,电池快充过程中,电池容易析锂。现有防止电池析锂的方案有两种:一种方案是通过引入参比电极的方法直接测量负极电位,该方法需要改造电池结构,以便参比电极的安放,这样会带来生产工艺的变更,增加电池的生产成本。另一种方案是通过P2D(赝二维)电化学模型计算负极电位,具体地,根据负极过电势观测值大小及预先设定好的析锂电势警戒阈值对充电电流进行在线动态控制,对电流进行在线控制的过程,就是运用模型不断计算、刷新负极过电势观测值的过程。但是电化学模型计算量大、耗时长,使得该方案无法在实际应用中实时在线计算电池快充的电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的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获取所述电池的充电电压曲线,并根据所述充电电压曲线,采用电极电势重构算法对所述电池的正负极电势进行重构,以获得所述电池在任意使用状态下的正负极平衡电势曲线;/n根据所述充电电压曲线获取所述电池充电时的瞬间压升及所述电池充电完成时的瞬间压降,并根据所述瞬间压升和所述瞬间压降,采用电池老化模型计算所述电池在任意使用状态下的正负极电阻;/n根据所述电池在任意使用状态下的正负极平衡电势曲线和所述电池在任意使用状态下的正负极电阻计算所述电池在所述任意使用状态下的最大安全充电电流;/n根据所述电池在所述任意使用状态下的最大安全充电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的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电池的充电电压曲线,并根据所述充电电压曲线,采用电极电势重构算法对所述电池的正负极电势进行重构,以获得所述电池在任意使用状态下的正负极平衡电势曲线;
根据所述充电电压曲线获取所述电池充电时的瞬间压升及所述电池充电完成时的瞬间压降,并根据所述瞬间压升和所述瞬间压降,采用电池老化模型计算所述电池在任意使用状态下的正负极电阻;
根据所述电池在任意使用状态下的正负极平衡电势曲线和所述电池在任意使用状态下的正负极电阻计算所述电池在所述任意使用状态下的最大安全充电电流;
根据所述电池在所述任意使用状态下的最大安全充电电流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电极电势重构算法对所述电池的正负极电势进行重构,包括:
获取所述电池出厂时的正负极平衡电势曲线,并根据所述电池出厂时的正负极平衡电势曲线构建全电池电动势曲线,以获取所述正负极平衡电势曲线与所述全电池电动势曲线之间的关系;
对所述充电电压曲线进行微分分析处理,以获得正负极电势的特征信号;
根据所述正负极电势的特征信号以及所述正负极平衡电势曲线与所述全电池电动势曲线之间的关系重构所述电池在任意使用状态下的正负极平衡电势曲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的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极平衡电势曲线与所述全电池电动势曲线之间的关系根据以下公式表达:
其中,为所述全电池电动势曲线,为所述电池出厂时的正极电势平衡曲线,为所述电池出厂时的负极平衡电势曲线,x为全电池的SOC,y为所述电池的正极材料中锂离子的计量比,z为所述电池的负极材料中锂离子的计量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的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极平衡电势曲线的获取通过一系列不同倍率的恒流充电(放电)曲线计算得到,计算正负极平衡电势的方法为数学插值外推法:
在相同所述SoC下,将不同倍率充放电曲线的电压外推至电流为零,且将不同倍率充放电曲线的容量外推至电流为零,分别获得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外推结果,并根据不同的权重取所述垂直方向的所述外推结果和所述水平方向的所述外推结果的交集,分别获得正负极平衡电势。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的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在任意使用状态下的正负极电阻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其中,和为所述电池在任意使用状态下的正负极电阻,ft(t)为所述电池老化变化规律函数,为所述瞬间压升,为所述瞬间压降,I为所述电池的充电电流,为所述电池出厂时的总电阻,Rb(T,x1)为所述电池充电时任一SOC状态下的电阻,Rb(T,x2)为所述电池充电完成时的电阻。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的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电池在任意使用状态下的正负极平衡电势曲线和所述电池在任意使用状态下的正负极电阻计算所述电池在所述任意使用状态下的最大安全充电电流,包括:
根据所述电池在任意使用状态下的正负极平衡电势曲线计算所述电池在任意使用状态下的正负极电势与正负极平衡电势之间的偏离程度,并根据所述电池在任意使用状态下的正负极电势与正负极平衡电势之间的偏离程度以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江,张恒利,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