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盐固体电解质及其固相合成方法、设备、固态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2648129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7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磷酸盐固体电解质及其固相合成方法、设备、固态电池,其中合成方法包括:按照预设比例,将锂盐、铝盐、钛盐、磷酸化合物、碳源和溶剂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经过一次混料后于第一温度烘干,得到烘干粉末;将所述烘干粉末置于第一容器中,于第二温度下预烧第一时长,得到预烧粉末;将所述预烧粉末经过二次混料后置于第二容器中,于第三温度下煅烧第二时长,得到L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磷酸盐固体电解质及其固相合成方法、设备、固态电池
本申请涉及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酸盐固体电解质及其固相合成方法、设备、固态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中存在着大量易挥发、易燃、易爆的有机溶剂,对电池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与液态电解液相比,无机固态电解质在安全性和热稳定性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使用无机固态电解质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被认为是根本解决锂离子电池安全问题的手段,对于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电池的发展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在无机固态电解质中,NASICON型的磷酸盐固体电解质Li1+xAlxTi2-x(PO4)3具有较高的导电率、对空气稳定、电化学稳定性好及成本便宜等优点,因此在全固态锂电池的发展上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高温固相法是制备NASICON型锂离子电解质最常用的方法。它是将原材料按一定比例研磨混合后置于陶瓷容器中,在空气气氛中进行长时间高温煅烧成相。在高温固相法中,需要使用无机磷酸盐作为磷酸根的来源,最常用且价格最便宜的磷酸盐包括磷酸和磷酸铵盐。但是这些磷酸盐在温度升高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磷酸,磷酸在较高的温度下对陶瓷容器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磷酸盐固体电解质的固相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按照预设比例,将锂盐、铝盐、钛盐、磷酸化合物、碳源和溶剂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n将所述混合物经过一次混料后于第一温度烘干,得到烘干粉末;/n将所述烘干粉末置于第一容器中,于第二温度下预烧第一时长,得到预烧粉末;/n将所述预烧粉末经过二次混料后置于第二容器中,于第三温度下煅烧第二时长,得到L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酸盐固体电解质的固相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按照预设比例,将锂盐、铝盐、钛盐、磷酸化合物、碳源和溶剂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
将所述混合物经过一次混料后于第一温度烘干,得到烘干粉末;
将所述烘干粉末置于第一容器中,于第二温度下预烧第一时长,得到预烧粉末;
将所述预烧粉末经过二次混料后置于第二容器中,于第三温度下煅烧第二时长,得到Li1+xAlxTi2-x(PO4)3固体电解质材料;其中,所述第三温度高于所述第二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相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包括无机碳材料和/或有机碳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相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比例为所述锂盐、所述铝盐、所述钛盐和所述磷酸盐的质量之和与所述碳源的质量的比值范围为1:(0.001~0.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相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包括碳酸锂、硝酸锂、氢氧化锂、醋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铝盐包括硝酸铝和/或氧化铝;所述钛盐为二氧化钛;所述磷酸化合物为磷酸、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磷酸三铵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溶剂包括水和/或乙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相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容器所用的材料相同,或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容器所用的材料不相同,或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容器所用的材料部分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相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的内表面所用的材料为疏水性材料,且所述疏水性材料在所述第二温度下处于稳定状态;所述第二容器所用的材料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闫俊美王伟立石三三蔡新乌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永力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