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122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组,即便金属板与电极端子为种类不同的金属,也可以提高由两者的熔接所达成的连接强度的可靠性且低成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池组1,将邻接的电池单元2的正负电极端子彼此以金属板3连接,在与金属板3种类不同的金属的电极端子24插入的由长孔或宽松孔构成的端子连接孔32的上方,配置有具有端子插入孔43的异种材料接合板4。异种材料接合板4是将由互相为种类不同的金属构成的第一板41与第二板42层叠而成,第二板42的外径尺寸大于第一板41,第一板41由与电极端子24的金属的元素体系相同的金属形成,并熔接于电极端子24,第二板42由与金属板3的金属的元素体系相同的金属形成,并熔接于金属板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组。
技术介绍
电池组由以下方式构成,即层叠多个电池单元,并将邻接的电池单元电性连接。例如,在像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等所使用的电瓶那样需要高输出电压的情况下,邻接的电池单元的正极端子与负极端子通过金属板电性连接,从而使多个电池单元串联连接。然而,有些电池单元的正负电极端子由种类不同的金属形成。例如,在锂离子电池单元中,正极端子由铝合金形成,负极端子由铜合金形成。在由这种电池单元构成的电池组中,当使金属板为例如铝合金并对各电极端子利用熔接进行连接时,金属板与负极端子的熔接是种类不同的金属相互熔接。因此,与同种金属相互熔接的情况相比,连接强度的可靠性恐怕会降低。以往,在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一种电池组,其金属板由覆层材料构成,所述覆层材料是将第一金属板与第二金属板在正负电极端子之间接合而成。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揭示出一种电池,具备:第一金属制的电池外壳,其形成有凹部;第二金属制的电流取出用引线板;及,连接构件,其连接电池外壳和电流取出用引线板。于此电池中,连接构件是使用能够与第一金属熔接的金属而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组,是层叠多个具有正负的电极端子的电池单元,并利用具有供前述电极端子分别插入的两个端子连接孔的金属板,将邻接的前述电池单元的正负的前述电极端子彼此连接,由此,将多个前述电池单元串联连接而成;/n前述两个端子连接孔之中的至少其中一方,由使插入该端子连接孔中的前述电极端子能够在前述电池单元的层叠方向上移动的长孔或宽松孔构成;/n在由前述长孔或宽松孔构成的端子连接孔,插入正负的前述电极端子之中的由与前述金属板种类不同的金属形成的前述电极端子,并且在该端子连接孔的上方配置有异种材料接合板,所述异种材料接合板具有供穿过该端子连接孔的前述电极端子插入的端子插入孔;/n前述异种材料接合板,是将由...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22 JP 2019-0958301.一种电池组,是层叠多个具有正负的电极端子的电池单元,并利用具有供前述电极端子分别插入的两个端子连接孔的金属板,将邻接的前述电池单元的正负的前述电极端子彼此连接,由此,将多个前述电池单元串联连接而成;
前述两个端子连接孔之中的至少其中一方,由使插入该端子连接孔中的前述电极端子能够在前述电池单元的层叠方向上移动的长孔或宽松孔构成;
在由前述长孔或宽松孔构成的端子连接孔,插入正负的前述电极端子之中的由与前述金属板种类不同的金属形成的前述电极端子,并且在该端子连接孔的上方配置有异种材料接合板,所述异种材料接合板具有供穿过该端子连接孔的前述电极端子插入的端子插入孔;
前述异种材料接合板,是将由互相为种类不同的金属构成的第一板与第二板层叠而成,并且前述第二板的外径尺寸大于前述第一板的外径尺寸;
前述第一板由与形成插入前述端子插入孔的前述电极端子的金属元素体系相同的金属形成,并熔接于插入前述端子插入孔中的前述电极端子;
前述第二板由与形成前述金属板的金属元素体系相同的金属形成,并熔接于前述金属板。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樱井敦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