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正华专利>正文

一种屏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00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屏风,包括立柱和屏风板,其特征是还包括: 一屏风侧边盖(3),其一侧有可供套入立柱(6)的卡槽(31),另一侧有容腔(32); 一屏风板框架(2),其两垂直边通过紧固件固接在容腔(32)内,且其两侧面分别与容腔(32)形成可容纳屏风板(1)的空间(23); 所述屏风板(1)为独立两块,分别置入上述空间(23)内。(*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屏风
本技术涉及一种屏风。
技术介绍
现有的屏风通常会在屏风中加入由线束、横管、横走线盖、横走线边盖、横走线顶盖等部件组成的走线板盒,使电线可隐藏在屏风内,并根据需要,通过走线板盒将电线铺设至预定的位置。但是,由于现有的屏风板多为实心板材,且为了达到理想的电线铺设走向,通常会在屏风中增加上述走线板盒的使用,而该种走线板盒的造价一般较高,这样一来,不但会影响整个屏风的外观统一和美观,而且也增加了屏风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屏风,其既可尽量减少甚至不使用走线板盒,又可保持屏风的外观统一和美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屏风,包括立柱和屏风板,其特征是还包括:一屏风侧边盖,其一侧有可供套入立柱的卡槽,其另一侧有容腔;一屏风板框架,其两垂直边通过紧固件固接在容腔内,且其两侧面分别与容腔形成可容纳屏风板的空间;所述屏风板为独立两块,分别置入上述空间内。由于本技术具有上述的结构,使两块屏风板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间去铺设电线,从而达到尽量减少走线板盒的使用,甚至不必使用的目的,而且节省板材,又能保持屏风的外观统一和美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装配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屏风侧边盖的立体结构图一;图3是本技术所述屏风侧边盖的立体结构图二;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结构装配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由屏风板1、屏风板框架2、屏风侧边盖3、紧固件螺丝4、单顶盖5、立柱6、单支撑7和水平调节座8组成。上述屏风侧边盖3,其一侧有可供套入立柱6的卡槽31,另一侧有容腔32;上述屏风板框架2,其两垂直边通过紧固件固接在容腔32内,且其两侧面分别与容腔32形成可容纳屏风板1的空间23;上述屏风板1为独立两块,分别置入上述空间23内。本技术也可配合走线板盒一起使用,如图4所示。图中,走线板盒由线束91、横管92、横走线盖93、横走线边盖94和横走线顶盖95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屏风,包括立柱和屏风板,其特征是还包括:一屏风侧边盖(3),其一侧有可供套入立柱(6)的卡槽(31),另一侧有容腔(32);一屏风板框架(2),其两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正华
申请(专利权)人:林正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