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远距离的长波地波传播时延时变特性预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陆基长波导航/授时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远距离的长波地波传播时延时变特性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长波地波信号由于发射功率大、抗干扰能力强、覆盖范围广、传播稳定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导航、定位和授时系统。当长波地波信号沿地球表面进行传播时,传播路径上的大气折射率以及地表的电特性会随气候、天气条件的改变而发生改变,从而使得传播时延表现出复杂的时变特性。现有技术中,对传播距离较近时,长波地波传播时延的预测精度已经得到显著提高,但对传播距离较远时,长波地波传播时延预测的研究却相对较少,长波地波传播时延是整条传播路径上各种气象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传播路径上任意位置的温度、湿度、大气压等气象因子的变化都会对传播时延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由于具有大规模并行、分布式处理、自组织、自学习以及自适应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语音分析、图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诸多领域。基于以上分析,若能利用传播路径上更多位置的气象数据,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实现远距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远距离的长波地波传播时延时变特性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n步骤1、搭建长波地波传播时延的长期监测系统,获取长波地波传播时延数据;/n步骤2:沿传播路径附近选取合适的位置点,并获取这些位置点的温度、湿度和大气压三种气象数据;/n步骤3:对步骤1获取的传播时延数据和步骤2获得的气象数据进行预处理;/n步骤4:根据步骤3预处理过的传播时延数据和气象数据,使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进行预测,得到远距离的长波地波传播时延时变特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远距离的长波地波传播时延时变特性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搭建长波地波传播时延的长期监测系统,获取长波地波传播时延数据;
步骤2:沿传播路径附近选取合适的位置点,并获取这些位置点的温度、湿度和大气压三种气象数据;
步骤3:对步骤1获取的传播时延数据和步骤2获得的气象数据进行预处理;
步骤4:根据步骤3预处理过的传播时延数据和气象数据,使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进行预测,得到远距离的长波地波传播时延时变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远距离的长波地波传播时延时变特性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长波地波传播时延的长期监测系统结构为:包括Loran-C接收机(1),Loran-C接收机(1)与Loran-C天线(2)通信连接,Loran-C接收机(1)用以提供各长波导航/授时台站的基本信息,同时跟踪导航/授时台站发射的组重复信息GRI信号;GPS接收机(3)与GPS天线(4)通信连接,GPS接收机(3)用以提供位置信息及时间基准信号1PPS;Loran-C接收机(1)和GPS接收机(3)均通过串行接口与时间间隔计数器(5)连接,利用时间间隔计数器(5)对Loran-C接收机(1)输出的GRI信号和GPS接收机(3)输出的1PPS信号进行比对,从而输出长波地波传播时延数据;Loran-C接收机(1)、GPS接收机(3)、时间间隔计数器(5)均通过串行接口与USB转串口磨砂盒(6)连接;USB转串口磨砂盒(6)和工业PC(7)电性连接,将长波地波传播时延数据传送并保存到工业PC(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远距离的长波地波传播时延时变特性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如下:
步骤3.1、采用拉依达准则对步骤1获取的传播时延数据、步骤2获取的传播路径上不同位置点的温度数据、湿度数据以及大气压数据中是否存在异常值进行判断;
步骤3.2:对步骤3.1判断的传播时延数据中的异常值、传播路径上不同位置点的温度数据中的异常值、湿度数据中的异常值和大气压数据中的异常值进行修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远距离的长波地波传播时延时变特性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1具体如下:
针对传播时延数据,采用拉依达准则对步骤1和步骤2中获取的实验测量数据中的异常值进行判断的具体过程:设一组传播时延数据共有g个,第k个传播时延数据Zk与该组传播时延数据的平均值的差值为vk,即
如果差值vk的绝对值|vk|大于三倍标准偏差σ,即
|vk|>3σ(2)
则该值被认为是异常值,采用实验标准偏差s(Zk)表示标准偏差σ,即
当第k个传播时延数据Zk在范围之外时,认为Zk是异常值;
步骤2获取的传播路径上不同位置点的温度数据、湿度数据以及大气压数据中是否存在异常值进行判断的具体过程,同传播时延数据异常值判断方法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远距离的长波地波传播时延时变特性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2具体如下:为满足传播时延数据、传播路径上不同位置点的温度数据、湿度数据和大气压数据在时间轴上的连续性,对传播时延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玉蓉,郑晓依,张金生,席晓莉,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