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外骨骼机器人的广义动态预测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外骨骼机器人系统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外骨骼机器人的广义动态预测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穿戴在操作者身体外部,融入先进控制、信息耦合、移动计算、通信等技术的人机电设备,可为穿戴者提供额外的动力或能力,增强人体机能,其在操作者的控制下可完成特定的功能和任务,实现人体力量的增强和感觉器官的延伸。外骨骼机器人技术最早应用在工业领域,用于为操作者提供支撑和辅助,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和人机耦合技术的进步,其逐步应用于消防救援和核探测领域。近年来,外骨骼机器人技术也在陆军得到了初步应用,用于单兵负载携行。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CN201710681749.0,公开日2017年11月28日,公开了一种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控制方法,建立人体上肢肌肉骨骼模型;采集上肢肌肉肌电信号及上肢运动数据,将运动数据导入上肢肌肉骨骼模型中,获得上肢关节力矩,构建径向基神经网络,给出神经网络模型;识别患者运动意图,融合分析关节角速度,将结果用于识别训练对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外骨骼机器人的广义动态预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通过牛顿运动定律得出外骨骼机器人串级弹性作动器的标称模型;/n步骤2,对步骤1所述的标称模型进行输出预测,设计双层更新律,用于确定系统在非参数不确定性时的预测周期;/n步骤3,基于步骤2所述的双层更新率,将性能指标进行滚动时域优化后得到控制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外骨骼机器人的广义动态预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牛顿运动定律得出外骨骼机器人串级弹性作动器的标称模型;
步骤2,对步骤1所述的标称模型进行输出预测,设计双层更新律,用于确定系统在非参数不确定性时的预测周期;
步骤3,基于步骤2所述的双层更新率,将性能指标进行滚动时域优化后得到控制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外骨骼机器人的广义动态预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外骨骼机器人中的串级弹性作动器的标称模型可以写为:
式中,qm和ql分别是电机夹角和连杆夹角;Fm是电机转矩;mm和ml分别为电机惯量和连杆惯量;k为扭簧刚度;bm和bl分别为电机粘性摩擦系数和连杆粘性摩擦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外骨骼机器人的广义动态预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对模型进行输出预测的方法如下:
让和
其中,x为系统状态,u为控制输入,是连杆夹角的参考信号;
然后利用该系统,输出在预测期内(0≤τ≤T)可以通过下列泰勒展开来预测:
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外骨骼机器人的广义动态预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设计双层更新律的方法如下:
步骤201,让其中ρ1是辅助设计参数;
在重新缩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振兴,徐品进,张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