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模型融合的储层预测方法及软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7764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勘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模型融合的储层预测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提升树模型、模型调用模块、多模多专家深度网络;一种储层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提取目标层段数据;步骤二、获取特征重要性排名;步骤三、对重要性排名靠前的特征进行切片,作为横向原始特征输入非对称卷积模块;对地震体垂向层级特征进行建模,作为纵向原始特征输入到双向门控循环单元;对地震体深度信息进行建模,作为深度特征输入到嵌入层;步骤四、特征融合,再输入到全连接神经网络,最终输出储层预测的分类结果;解决了机器学习模型泛化性能不足,深度神经网络需要大量的标签数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模型融合的储层预测方法及软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勘探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多模型融合的储层预测方法及软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油气勘探的持续发展,易识别的油气田已大部分被发现,而其他未被发现油气田往往分布比较隐蔽,不易勘探。储层的识别对油气勘探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储层预测已成为油气勘探领域重点研究问题之一。在该领域中,地震物理勘探法是当前最重要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但该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需要丰富的勘探专家经验来支持,周期时间长且效率低。近几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诸多领域的应用获得巨大成功,但其在油气勘探领域还并未成熟,存在诸多局限,应用落地较少,但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缓解传统地震物理勘探法的诸多不足,因此,人工智能技术在油气勘探领域的应用研究也变得越发重要。最初储层预测主要使用构造解释方法,其形成了一整套地震反演、地震属性分析和AVO分析为主体的预测方法,是当时油田勘探开发的主导技术。而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国内大部分油田进入滚动勘探开发阶段,其精细储层预测技术主要有精细构造解释技术、测井沉积微相建模技术、测井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模型融合的储层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需数据;/n提升树模型,用于获取特征重要性排名;/n模型调用模块,用于调取各模型进行训练;/n多模多专家深度网络,用于对横向原始数据、纵向原始数据和深度数据进行提取、按权重进行特性融合和并预测获得最终结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模型融合的储层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需数据;
提升树模型,用于获取特征重要性排名;
模型调用模块,用于调取各模型进行训练;
多模多专家深度网络,用于对横向原始数据、纵向原始数据和深度数据进行提取、按权重进行特性融合和并预测获得最终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型融合的储层预测方法及软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模多专家深度网络包括非对称卷积模块、双向门控循环单元和多个专家模块;所述非对称卷积模块用于提取横向原始特征,所述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用于提取纵向原始数据,所述专家模块用于进一步提取横向原始数据、纵向原始数据并与深度特征按权重进行融合。


3.一种储层预测方法,采用一种多模型融合的储层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提取目标层段数据;
步骤二、基于目标层段数据进行建模,得到特征重要性排名;
步骤三、对重要性排名靠前的特征进行切片,作为横向原始特征输入非对称卷积模块;对地震体垂向层级特征进行建模,作为纵向原始特征输入到双向门控循环单元;对地震体深度信息进行建模,作为深度特征输入到嵌入层;
步骤四、对横向原始特征、纵向原始特征和深度特征建模后的输出信息赋予不同权重后融合,再输入到全连接神经网络,最终输出储层预测的分类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储层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目标层段数据包括地震体三维数据和测井数据,提取目标层段数据步骤包括:通过对测井资料数据和地震体三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后,得到带标签的地震体数据,并对带标签的地震体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经过上述处理后,地震体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池明旻左涵坤彭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斗天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