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波长凝视型成像光学接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7753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波长凝视型成像光学接收系统,属于激光成像雷达系统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共口径接收光学系统、分光棱镜、1064nm光学接收支路和532nm光学接收支路,所述共口径接收光学系统、分光棱镜和1064nm光学接收支路同轴设置,所述532nm光学接收支路的接收端正对所述分光棱镜的反射光路。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双波长凝视型成像光学接收系统,不仅可利用回波双光谱反射特性实现高可靠的目标识别及探测,而且系统体积小,视场大,实时性高,为小平台大视场激光成像应用提供有效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波长凝视型成像光学接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波长凝视型成像光学接收系统,属于激光成像雷达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激光主动成像技术的发展,光源从单一波长逐渐向多波长发展,探测器从单像元向面阵发展。利用多光谱信息可提高目标识别与参数估计的可靠性,并且可降低对回波信息强度矫正效果的要求;采用面阵探测器可扩大瞬态视场并缩短成像时间。要实现远距离探测,多波长探测装置需求更高的激光能量及更多种类的探测器以适应不同波段的激光发射及探测,这导致激光器体积及重量增加、激光发射系统设计复杂度上升、探测光学系统体积增大,使得多波长探测方案在小平台应用潜力不足。为适应小平台探测,提出采用双波长进行目标探测,双波长探测与多波长探测相比,系统体积及光学设计难度均降低了,同时仍然可用双光谱的反射特性实现目标探测和识别。目前,双波长激光雷达在大气监测、大气成分分析等方面应用比较成熟。近些年,双波长激光雷达逐渐向目标探测及基于成像的目标参数估计等研究发展,采用双波长进行探测可实现有效参数估计且降低回波强度信息矫正的精度要求,并在对地观测领域,例如森林中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波长凝视型成像光学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共口径接收光学系统、分光棱镜(1)、1064nm光学接收支路和532nm光学接收支路,所述共口径接收光学系统、分光棱镜(1)和1064nm光学接收支路同轴设置,所述532nm光学接收支路的接收端正对所述分光棱镜(1)的反射光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波长凝视型成像光学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共口径接收光学系统、分光棱镜(1)、1064nm光学接收支路和532nm光学接收支路,所述共口径接收光学系统、分光棱镜(1)和1064nm光学接收支路同轴设置,所述532nm光学接收支路的接收端正对所述分光棱镜(1)的反射光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波长凝视型成像光学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口径接收光学系统包括三片同轴排列的光学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波长凝视型成像光学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棱镜(1),用于透射1064nm波长光至所述1064nm光学接收支路,反射532nm波长光至所述532nm光学接收支路,所述分光棱镜(1)为40×40mm立方体分光棱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波长凝视型成像光学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1064nm光学接收支路包括1064nm波段窄带滤光片(2)、1064nm光路可变光阑(3)、1064nm光路的光阑电机(4)、三片光学透镜和Gm-APD(5),所述1064nm波段窄带滤光片(2)、1064nm光路可变光阑(3)、三片光学透镜和Gm-APD(5)相对于所述分光棱镜(1)的透射侧由近及远依次排列,所述1064nm光路的光阑电机(4)安装在所述1064nm光路可变光阑(3)上,用于调节所述1064nm光路可变光阑(3)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波长凝视型成像光学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1064nm光路可变光阑(3)的孔径为0.8mm~15mm,所述1064nm波段窄带滤光片(2)的口径为2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波长凝视型成像光学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Gm-AP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剑峰周鑫刘迪陆威李思宁王骐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