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传感模块及其电流传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7723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流传感模块及其电流传感结构。电流传感结构包括一环形本体部、一第一端部、一第二端部以及一开槽。第一端部连接于环形本体部的其中一端,且第一端部上具有一第一倒角。第二端部连接于环形本体部的另外一端,且第二端部上具有一第二倒角。开槽位于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提高气隙磁通密度的均匀性,并提高电流值的测量范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流传感模块及其电流传感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感模块及其传感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流传感模块及其电流传感结构。
技术介绍
首先,随着节能减碳的全球性议题,各国对于新能源车的品质及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为了因应不同法规及不同客群的需求,各种零部件的规格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是,随着电动车性能的提高,代表着电动车驱动器所输出的电压及/或电流也提高,故衍生了控制电路隔离议题与高电流测量范围需求的问题。现有技术的电流传感结构的材质多为氧化铁体,其除了电流测量范围不高外也容易脆裂。举例来说,现有技术的电流传感结构,其最高测量范围仅约200Arms。故,如何通过结构设计的改良,来提升电流传感结构的测量范围,并提高电流传感结构的可靠度,以克服上述的缺陷,已成为该项事业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流传感模块及其电流传感结构。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流传感结构,其包括:一环形本体部、一第一端部、一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流传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传感结构包括:/n一环形本体部;/n一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连接于所述环形本体部的其中一端,且所述第一端部上具有一第一倒角;/n一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连接于所述环形本体部的另外一端,且所述第二端部上具有一第二倒角;以及/n一开槽,所述开槽位于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流传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传感结构包括:
一环形本体部;
一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连接于所述环形本体部的其中一端,且所述第一端部上具有一第一倒角;
一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连接于所述环形本体部的另外一端,且所述第二端部上具有一第二倒角;以及
一开槽,所述开槽位于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传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本体部包括一环形外表面以及一对应于所述环形外表面的环形内表面,所述第一端部包括一连接于所述环形外表面及所述环形内表面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二端部包括一连接于所述环形外表面及所述环形内表面的第二端面;其中,所述第一倒角位于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环形内表面之间,且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环形内表面之间具有一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倒角位于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环形内表面之间,且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环形内表面具有一第二连接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传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本体部具有一预定外径、一预定内径以及一预定宽度,所述第一倒角具有一第一预定边宽及一第二预定边宽,所述第二倒角具有一第三预定边宽及一第四预定边宽;其中,所述第一预定边宽的尺寸小于所述预定宽度的尺寸,且所述第三预定边宽的尺寸小于所述预定宽度的尺寸;其中,所述第一预定边宽的尺寸小于所述预定宽度的尺寸的50%,且所述第三预定边宽的尺寸小于所述预定宽度的尺寸的50%;其中,所述第二预定边宽的尺寸小于所述预定宽度的尺寸的50%,且所述第四预定边宽的尺寸小于所述预定宽度的尺寸的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传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传感结构的材质为硅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传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传感结构由多个片状结构所组成,每一所述片状结构依序堆叠以形成所述电流传感结构;其中,每一所述片状结构分别包括所述环形本体部、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端部以及所述开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传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传感结构还进一步包括:一阻隔层,所述阻隔层披覆在所述环形本体部、所述第一端部以及所述第二端部上,其中,所述阻隔层的材质为非导磁材料或绝缘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传感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继谦阎柏均萧家祥李国荣江在民
申请(专利权)人:威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