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磁性纳米颗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47716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肽纳米磁性纳米颗粒,所述多肽磁性纳米颗粒包括:特异性靶向多肽和磁性纳米颗粒;其中,所述特异性靶向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VRRDAPRFSMQGLDA‑X,其C末端X为5~20个、优选为5~15个、更优选为9~12个氨基酸的序列;优选地,所述X氨基酸序列中的氨基酸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C,G,N。所述多肽纳米磁珠技术可用于多种癌症类型的CTC检测和分子分型,包括食管癌、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等。所述CTC分子分型的生物标志物包括PD‑L1、HER2、ER、PR、AR、EGFR和CXCR4等。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助于对CTC检测并在CTC水平进行生物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定性和半定量分析,从而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精准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肽磁性纳米颗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学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肽磁性纳米颗粒、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癌症已经成为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一类疾病,全球每年800多万人死于癌症。临床上肿瘤常规检测方法多为影像学和组织活检,受限于影像学的分辨率,5mm以下的肿瘤难以发现。而组织活检又很难实现多次取样,并且给病人带来痛苦和风险。从肿瘤原发灶脱落进入血液循环的循环肿瘤细胞(CTC),携带原位肿瘤组织几乎所有的遗传和蛋白质信息,CTC检测作为目前液体活检的一种形式,可以动态反映肿瘤进展情况,为肿瘤的疗效预测、预后评估和复发监测等提供依据。肿瘤是高度异质性的,即使组织学和形态相同的肿瘤,其分子生物学改变也不尽相同,不同的生物学改变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的敏感性,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分期、分级等传统的病理分型对肿瘤的预测能力有限。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肿瘤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达到最大疗效和最小毒性,肿瘤类型的分子诊断和精确分型是治疗的关键。因此对肿瘤进行分子分型是肿瘤个体化治疗的必然要求。目前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目前已发现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的基因多达40多个,最重要的有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和雄激素受体(AR)等,并研究和开发了各种靶向治疗和激素治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在2002年已批准了靶向HER2阳性乳腺癌的药物—单克隆抗体赫赛汀用于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显示该药在晚期乳腺癌的术前和术后辅助治疗中均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因此,乳腺癌分子分型在肿瘤治疗,特别是靶向用药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外周血中的CTC携带原位肿瘤组织几乎所有的遗传和蛋白质信息,所以对检测的患者外周血中的CTC进行HER2和ER、PR等进行分子分型对指导患者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除肿瘤的靶向治疗外,肿瘤的免疫疗法在近年来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改变了许多癌症的治疗格局。针对免疫检查点的PD-1/PD-L1抗体药物是当前备受瞩目同时发展最快的肿瘤免疫疗法,因此肿瘤细胞的PD-L1表达量对于该免疫治疗效果的预评估至关重要,所以对CTC水平上PD-L1表达量的伴随诊断对PD-1/PD-L1抗体药物的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以及肿瘤标志物分子分型的多肽磁性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阐述本
技术实现思路
之前,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如下:术语“PBS”是指:磷酸盐缓冲液。术语“HEPES”是指: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缓冲液。术语“PD-L1”是指: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术语“HER2”是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术语“ER”是指:雌激素受体。术语“PR”是指:孕激素受体。术语“AR”是指:雄激素受体。术语“EGFR”是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术语“CXCR4”是指:趋化因子受体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肽纳米磁性纳米颗粒,所述多肽磁性纳米颗粒包括:特异性靶向多肽和磁性纳米颗粒;其中,所述特异性靶向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VRRDAPRFSMQGLDA-X,其C末端X为5~20个、优选为5~15个、更优选为9~12个氨基酸的序列,且X不为CGGNCC、CGGNCN、CGGNNC、CGGNNN、CGGNCCN、CGGNCCNN、CGGNCNN、CGGNCNNN、CGGNNCN、CGGNNCNN、CGGNNNN、CGGNNNNN;优选地,所述X氨基酸序列中的氨基酸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C,G,N。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多肽磁性纳米颗粒,其中,所述多肽为靶向上皮细胞粘附分子的特异性识别多肽;优选地,所述特异性靶向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1~SEQIDNO:9;最优选地,所述特异性靶向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1。根据第一方面多肽磁性纳米颗粒,其中,所述磁性纳米颗粒为带有链霉亲和素的磁性纳米颗粒;优选地,所述磁性纳米颗粒粒径为100~900nm;更优选地,所述磁性纳米颗粒粒径为300nm~800nm。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第一方面所述的多肽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多肽和磁性纳米颗粒溶液;(2)将步骤(1)制得的多肽和磁性纳米颗粒溶液混合反应得到所述多肽磁性纳米颗粒。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制备所述多肽溶液的溶剂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水、生理盐水、PBS、HEPES;和/或制备所述磁性纳米颗粒溶液的溶剂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水、PBS、HEPES。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多肽溶液的终浓度为1-1000μg/mL,优选为100-500μg/mL;和/或所述磁性纳米颗粒溶液的终浓度为1-10000μg/mL,优选为1000-5000μg/mL。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多肽和磁性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1:10-5:1,优选为2:5。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第一方面所述的多肽磁性纳米颗粒或按照第二方面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多肽磁性纳米颗粒在制备用于诊断或治疗癌症的药物和/或医疗产品中的应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应用,其中所述癌症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食管癌、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肾癌;优选为乳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宫颈癌和/或前列腺癌。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第一方面所述的多肽磁性纳米颗粒或按照第二方面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多肽磁性纳米颗粒在制备用于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和/或分子分型的药物和/或医疗产品中的应用;优选地,所述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和/或分子分型的生物标志物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PD-L1、HER2、ER、PR、AR、EGFR、CXCR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CTC检测的多肽磁性纳米颗粒包括:1)靶向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CAM)的特异性识别多肽,对应的优选序列为VRRDAPRFSMQGLDACGGNNCNNNNN。2)带有链霉亲和素的磁性纳米颗粒,粒径为100~900nm,优选地,粒径为300nm~800nm)将上述1)和2)中的结合。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多肽粉末溶解于一定量的溶剂中,得到浓度为1-1000μg/mL的多肽溶液;优选地,所述溶剂选自多肽的良溶剂为水、生理盐水、PBS、HEPES。b)将磁性纳米颗粒用一定量的溶剂稀释,得到浓度为1-10000μg/mL的磁性纳米颗粒溶液;优选地,所述溶剂为磁珠分散剂水、PBS、HEPES。c)将上述多肽溶液和磁性纳米颗粒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置于25-37℃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肽纳米磁性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磁性纳米颗粒包括:特异性靶向多肽和磁性纳米颗粒;其中,所述特异性靶向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VRRDAPRFSMQGLDA-X,其C末端X为5~20个、优选为5~15个、更优选为9~12个氨基酸的序列,且X不为CGGNCC、CGGNCN、CGGNNC、CGGNNN、CGGNCCN、CGGNCCNN、CGGNCNN、CGGNCNNN、CGGNNCN、CGGNNCNN、CGGNNNN、CGGNNNNN;/n优选地,所述X氨基酸序列中的氨基酸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C,G,N。/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肽纳米磁性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磁性纳米颗粒包括:特异性靶向多肽和磁性纳米颗粒;其中,所述特异性靶向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VRRDAPRFSMQGLDA-X,其C末端X为5~20个、优选为5~15个、更优选为9~12个氨基酸的序列,且X不为CGGNCC、CGGNCN、CGGNNC、CGGNNN、CGGNCCN、CGGNCCNN、CGGNCNN、CGGNCNNN、CGGNNCN、CGGNNCNN、CGGNNNN、CGGNNNNN;
优选地,所述X氨基酸序列中的氨基酸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C,G,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磁性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为靶向上皮细胞粘附分子的特异性识别多肽;
优选地,所述特异性靶向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1~9;
最优选地,所述特异性靶向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肽磁性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纳米颗粒为带有链霉亲和素的磁性纳米颗粒;优选地,所述磁性纳米颗粒粒径为100~900nm;更优选地,所述磁性纳米颗粒粒径为300nm~8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肽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多肽和磁性纳米颗粒溶液;
(2)将步骤(1)制得的多肽和磁性纳米颗粒溶液混合反应得到所述多肽磁性纳米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制备所述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涛李男男薛建白雪皎于骞李妲蔡桢蔡倩徐安仇海燕韩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科纳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