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末梢微量血维生素D质谱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77020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末梢微量血维生素D质谱检测方法,包括血清标本收集、准备检测材料和化学制品、校准标准品、静脉血清、微量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检测方法、数据分析、HPLC‑MS/MS方法的分析性能评价、静脉和微量血HPLC‑MS/MS分析方法的结果验证、静脉和微量血中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静脉和微量血标本中25‑羟基维生素D浓度结果比较。优点在于:通过同时采集同一对象的微量血和常量血,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常量血和微量血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采用直线回归分析法分析两者25‑羟基维生素D的相关性及转换系数,从而得出转换公式;可以通过公式将常量血和微量血25‑羟基维生素D浓度相互转换;为临床上用微量血取代常量血进行VitD检测提供可靠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末梢微量血维生素D质谱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末梢微量血维生素D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末梢微量血维生素D质谱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具有类固醇激素的功能。维生素D(VitD)缺乏是儿童健康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研究表明:6-12月龄婴儿VitD缺乏不足率高达35%-40%。维生素D缺乏诊断标准是依据血清中的25-羟基维生素D浓度。目前国际公认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是检测25-羟基维生素D最可靠的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并且可同时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和25-羟基维生素D3浓度。临床上测定血清VitD通常需采集静脉血(常量血),由于低龄儿童尤其是新生儿及婴幼儿的血管比较细,常规采取静脉血的过程中会哭闹等,依从性差,且家长顾虑孩子年龄小,不愿意一次抽取2mL的静脉血,常规采集静脉血比较困难。因此,采取微量血进行检测,可以缓解儿童采血过程的痛苦,提高患者和家长的依从性。但由于微量血采集受采血部位深浅、组织液干扰等因素影响,与常量血检测结果有差异,目前尚无法用微量血方法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末梢微量血维生素D质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末梢微量血维生素D质谱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血清标本收集:/n静脉血样本通过静脉穿刺进入含有凝血激活剂的试管;取指尖血放入EP试管中,再向EP试管中加入抗凝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血清分离,在-20℃避光中保存;/n(2)准备检测材料和化学制品:/n25-羟基维生素D2(100μg/mL,purity98%)、25-羟基维生素D3(100μg/mL,purity98%)、25-羟基维生素D2-d3(25-羟基维生素D2的内标,100μg/mL,purity98%)、25-羟基维生素D3-d6(25-羟基维生素D3的内标,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末梢微量血维生素D质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末梢微量血维生素D质谱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血清标本收集:
静脉血样本通过静脉穿刺进入含有凝血激活剂的试管;取指尖血放入EP试管中,再向EP试管中加入抗凝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血清分离,在-20℃避光中保存;
(2)准备检测材料和化学制品:
25-羟基维生素D2(100μg/mL,purity98%)、25-羟基维生素D3(100μg/mL,purity98%)、25-羟基维生素D2-d3(25-羟基维生素D2的内标,100μg/mL,purity98%)、25-羟基维生素D3-d6(25-羟基维生素D3的内标,0.5mg,purity95%)、甲酸、标准物质(SRM2972、SRM972a)、有机溶剂正己烷和甲醇(高效液相色谱级)、硫酸锌(ZnSO4);
(3)校准标准品:
在甲醇浓度为6.25/6.25、12.5/12.5、25/25、50/50、125/125、250/250和500/500nmol/L(25-羟基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3)时制备混合校准标准品,每批校准品均作为样品处理;
(4)静脉血清、微量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检测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定量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浓度,检测仪器为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
(5)数据分析:
采用HPLC-MS/MS方法对静脉血、微量血的血清标本进行25-羟基维生素D检测;统计分析两种方法的均值偏差;评估25-羟基维生素D状态之间的一致性;
(6)HPLC-MS/MS方法的分析性能评价:
通过静脉血清样本、末梢微量血样本的HPLC-MS/MS色谱图,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晓丹焦先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