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热实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力学实验设备
,特别是指一种传热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传热系数影响因素的测定,通过两种不同铜管进行测定,一个为光滑管,一个增加扰流元件或者采用波纹管,增加冷风端的湍流性能,来验证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但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传热速率方程q=αAΔtm,而因此传热系数的计算值α0测定与Δtm是息息相关的,由于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无论与光滑管比较,或是采用扰流元件,还是采用波纹管,均会由于两个不同被测铜管加工时存在的误差,以及测量元件温度传感器的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区别而导致实际计算中引入了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导致数据不理想,并且不具有说服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现有两组及两组以上铜管的实验对比数据中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传热实验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传热实验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光滑套管、光滑内管和旋涡风机,光滑套管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可拆卸的环形卡盘,光滑内管的右端插在右侧的环形卡盘上,光滑内管的右端与右侧的环形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热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汽发生器(1)、光滑套管(6)、光滑内管(7)和旋涡风机(18),光滑套管(6)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可拆卸的环形卡盘,光滑内管(7)的右端插在右侧的环形卡盘上,光滑内管(7)的右端与右侧的环形卡盘为紧配合连接,光滑套管(6)的左侧设有扰流元件(8),扰流元件(8)的左端与盲板(9)固定连接,扰流元件(8)的右端插入光滑套管(6)内与光滑内管(7)的左端可拆卸密封连接;光滑套管(6)的左侧设有用于密封环形卡盘的密封构件,密封构件与光滑套管(6)、光滑内管(7)配合用于无扰动条件下的传热实验测量,扰流元件(8)与光滑套管(6)、光滑内管(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热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汽发生器(1)、光滑套管(6)、光滑内管(7)和旋涡风机(18),光滑套管(6)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可拆卸的环形卡盘,光滑内管(7)的右端插在右侧的环形卡盘上,光滑内管(7)的右端与右侧的环形卡盘为紧配合连接,光滑套管(6)的左侧设有扰流元件(8),扰流元件(8)的左端与盲板(9)固定连接,扰流元件(8)的右端插入光滑套管(6)内与光滑内管(7)的左端可拆卸密封连接;光滑套管(6)的左侧设有用于密封环形卡盘的密封构件,密封构件与光滑套管(6)、光滑内管(7)配合用于无扰动条件下的传热实验测量,扰流元件(8)与光滑套管(6)、光滑内管(7)配合用于有扰动条件下的传热实验测量;光滑套管(6)的左端设有第三测温元件(TI03),光滑套管(6)的右端设有第四测温元件(TI04),第三测温元件(TI03)和第四测温元件(TI04)配合用于测量光滑套管(6)内左右两端的蒸汽温差;
蒸汽发生器(1)的出气口连接有蒸汽输送管(2),蒸汽输送管(2)上设有第四球阀(VA04),蒸汽输送管(2)的另一端与光滑套管(6)的左端连通,光滑套管(6)的右端连接有蒸汽回流干管(11),蒸汽回流干管(11)上设有第五球阀(VA05),蒸汽回流干管(11)的另一端连接有冷凝器(13),冷凝器(13)的冷凝液出口连接有冷凝水回流干管(14),冷凝水回流干管(14)的另一端与蒸汽发生器(1)的底部排水口连接;
旋涡风机(18)的出风口连接有湍流风输送管(21),湍流风输送管(21)的前部设有风量调节支管(19)和第二测压元件(PI02),第二测压元件(PI02)位于风量调节支管(19)和湍流风输送管(21)连接节点的后方,风量调节支管(19)上设有第一调节阀(VB01),湍流风输送管(21)的后部设有第三测压元件(PI03),湍流风输送管(21)的后端与扰流元件(8)的左端可拆卸连接,湍流风输送管(21)的后部靠近扰流元件(8)处设有第二调节阀(VB02),第二测压元件(PI02)和第三测压元件(PI03)配合用于第一调节阀(VB01)和第二调节阀(VB02)调节风量的结果对照,同时第二测压元件(PI02)和第三测压元件(PI03)配合也用以计算湍流风输送管(21)的管道沿程阻力系数,第二调节阀(VB02)与扰流元件(8)之间设有第二测温元件(TI02),光滑内管(7)的右端连接有放空管I(10),放空管I(10)靠近光滑内管(7)处设有第五测温元件(TI05),第二测温元件(TI02)和第五测温元件(TI05)配合用于测量光滑内管(7)内左右两端的湍流风温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热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蒸汽发生器(1)的上部设有第一测温元件(TI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领,卢炳全,赵阳,吴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西仪服郑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