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仪表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76477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滑车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安全气囊的滑车测试中所使用的金属仪表板,该金属仪表板内部设置有安全气囊,金属仪表板上设置有对应于安全气囊的门盖,门盖通过至少一个吸能单元和至少一个弹性单元而连接到金属仪表板。该金属仪表板可以最大程度的模拟真实软膜仪表板内安全气囊冲破安全气囊门的过程,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获得更真实更可靠的实验数据,以更有利地开发安全气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仪表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滑车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在安全气囊的滑车测试中所使用的金属仪表板。
技术介绍
一般的,在安全气囊的开发和设计过程中,需要经过多次的滑车测试实验来获取安全气囊的一些参数,以进一步地开发安气囊。通常,安全气囊设置在仪表盘内,而为了在滑车测试过程中降低成本,通常使用金属仪表板来代替真实的具有PU或皮革材料覆盖的仪表板以模拟仪表板的曲面造型等。金属仪表板与真实的仪表板具有以下区别:金属仪表板上设置有通孔,安全气囊被引爆后从该通孔展出,而真实的仪表板上设置有安全气囊门,安全气囊在被引爆之后依靠自身的扩展力而冲破安全气囊门,从而展开。基于该区别,第一,由于金属仪表板的安全气囊不需要打开安全气囊门,因此相比真实的仪表板,金属仪表板的安全气囊比真实的仪表板内的安全气囊更早展开并接触虚拟人模型,例如早2ms;第二,真实的仪表板内的安全气囊的展开并冲破安全气囊门时,安全气囊门的撕破会吸收部分能量,因此相比真实的仪表板内的安全气囊,金属仪表板的安全气囊具有更大的能量;第三,真实的仪表板上的安全气囊门打开后会对展开后的安全气囊具有向上的支撑作用,因而相比真实的安仪表板内的安全气囊,金属仪表板内的安全气囊在Z向更低。因此,在滑车实验时,使用现有技术的金属仪表板不能完全地模拟真实的仪表板对安全气囊的作用,不仅会造成实验数据的误差和不准确,而且也会对安全气囊的设计参数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滑车测试过程更真实地模拟真实仪表板对其内的安全气囊参数的影响的金属仪表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金属仪表板不能完全地模拟真实的仪表板对安全气囊参数的影响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仪表板,金属仪表板内部设置有安全气囊以用于滑车测试,金属仪表板上设置有对应于安全气囊的门盖,门盖通过至少一个吸能单元和至少一个弹性单元而连接到金属仪表板。根据上述方案的优选,吸能单元包括:第一杆;以及第一连接件,分别不可旋转地固定在第一杆的两端并且分别连接门盖和金属仪表板。根据上述方案的优选,第一连接件包括套设在第一杆的两端的环形部分以及连接门盖和金属仪表板的板形部分。根据上述方案的优选,第一杆的两端具有多边形外轮廓,第一连接件的环形部分具有与多边形外轮廓相对应的多边形内轮廓。根据上述方案的优选,第一连接件的板形部分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以与门盖和所述金属仪表板连接。根据上述方案的优选,弹性单元包括:第二杆;第二连接件,分别可旋转地设置在第二杆的两端并且分别连接门盖和金属仪表板;以及弹簧,套设在第二杆上并且两端分别连接到设置在第二杆两端的所述第二连接件。根据上述方案的优选,第二连接件包括套设在第二杆的两端的环形部分以及连接门盖和金属仪表板的板形部分。根据上述方案的优选,第二杆的两端具有圆形外轮廓,第二连接件的环形部分具有与圆形外轮廓相对应的圆形内轮廓。根据上述方案的优选,第二连接件的板形部分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以与门盖和所述金属仪表板连接。根据上述方案的优选,第二连接件的板形部分上设置有弹簧连接孔,以固定弹簧。(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金属仪表板,金属仪表板内部设置有安全气囊以用于滑车测试,金属仪表板上设置有对应于安全气囊的门盖,门盖通过至少一个吸能单元和至少一个弹性单元而连接到金属仪表板。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金属仪表板上设置安全气囊通过的门盖,以模拟真实仪表板上的安全气囊门,在门盖打开后对安全气囊起到向上的支撑作用,并且门盖通过至少一个弹性单元和至少一个吸能单元连接到金属仪表板上,其中吸能单元能够模拟真实仪表板上的安全气囊门的被撕裂过程中的吸能过程;弹性单元能够模拟真实仪表板上的安全气囊门在被打开并且安全气囊去除后能够重新关闭的过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金属仪表板通过门盖以及通过弹性单元和吸能单元来连接门盖,可以最大程度的模拟真实仪表板内安全气囊冲破安全气囊门的过程,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获得更真实更可靠的实验数据,以更有利地开发安全气囊。附图说明图1是真实仪表板的安全气囊门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金属仪表板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金属仪表板的示意图;图4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吸能单元的示意图;图4B是图4A的透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吸能单元的第一杆的示意图;图6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弹性单元的示意图;图6B是图6A的透视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弹性单元的第二杆和弹簧的示意图。图中:1:真实仪表板;10:金属仪表板;20:门盖;2:安全气囊门;3:弱化线;100:吸能单元;200:弹性单元;110:第一杆;210:第二杆;120:第一连接件;220:第二连接件;230:弹簧;110-1、210-1:中间部分;110-2、210-2:端部;120-1、220-1:环形部分;120-2、220-2:板形部分;30:多边形外轮廓;50:多边形内轮廓;70:第一连接孔;40:圆形外轮廓;60:圆形内轮廓;80:第二连接孔;90:弹簧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真实仪表板1内部设置有安全气囊,并且在真实仪表板上设置有安全气囊门2。安全气囊门2与真实仪表板1通过弱化线3连接。图1示出了呈H型的安全气囊门2的弱化线3,在接收到安全气囊引爆信号后,安全气囊被充气而膨胀,膨胀而展开的安全气囊依靠自身的展开力冲破弱化线3而打开安全气囊门2,从而冲出真实仪表板1展出,而实现保护乘客的作用。如上面技术背景中所述,在安全气囊冲破安全气囊门2的过程中,第一,冲破弱化线3需要能量,因此安全气囊门2会吸能安全气囊的一部分能量;第二,冲破弱化线3需要一定的时间;第三,打开的安全气囊门会对展开的安全气囊具有向上的支撑作用。并且在安全气囊门打开过程包括:引爆的安全气囊撕裂安全气囊门周围的弱化线从而打开安全气囊门的过程,其中被撕裂后的弱化线不能再被重新粘合回去;把安全气囊去除后,打开的安全气囊门还可以依靠自身的弹性变形而重新关闭的过程。基于此提出本专利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金属仪表板用于在安全气囊的滑车测试期间代替真实的仪表板,通过模仿其曲面外型来实验获得安全气囊的一些参数,由于真实的仪表板成本较高,使用金属仪表板能够降低成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金属仪表板10的内部设置有安全气囊以用于滑车测试。金属仪表板10上设置有对应于安全气囊的门盖20,安全气囊被引爆之后可以迅速膨胀并且依靠自身的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仪表板,所述金属仪表板内部设置有安全气囊以用于滑车测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仪表板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安全气囊的门盖,所述门盖通过至少一个吸能单元和至少一个弹性单元而连接到所述金属仪表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仪表板,所述金属仪表板内部设置有安全气囊以用于滑车测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仪表板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安全气囊的门盖,所述门盖通过至少一个吸能单元和至少一个弹性单元而连接到所述金属仪表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仪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单元包括:
第一杆;以及
第一连接件,分别不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第一杆的两端并且分别连接所述门盖和所述金属仪表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仪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一杆的两端的环形部分以及连接所述门盖和所述金属仪表板的板形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仪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的两端具有多边形外轮廓,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环形部分具有与所述多边形外轮廓相对应的多边形内轮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仪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板形部分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以与所述门盖和所述金属仪表板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培访耿景亮崔新宇翁磊
申请(专利权)人: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