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机安装高度的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7520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相机成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相机安装高度的调整装置,包括框架组件,其上设置有蜗轮蜗杆减速器、第一升降组件及第二升降组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之间通过链条链轮实现传动;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提供动力,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及第二升降组件进行升降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蜗轮蜗杆减速器提供动力,并能够带动第一升降组件及第二升降组件进行运动,从而带动安装在所述框架组件的相机进行升降运动,整体结构简单、功能可靠也易于实现,并可以适配不同的载机平台与相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相机安装高度的调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相机成像
,更具体的说,特别涉及一种相机安装高度的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航空摄影测量实际作业中,所用的载机平台与相机多种多样,每种载机平台内部安装空间尺寸和相机尺寸、以及载机窗口或防护板的高低位置均不同。装机时往往需要对相机高度位置进行调整,保证相机镜头与窗口或防护板间距保持在10~15mm,这样给实际的航空摄影测量作业带来诸多不便,耗费时间及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相机安装高度的调整装置,其整体结构简单、功能可靠也易于实现,并可以适配不同的载机平台与相机。为了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相机安装高度的调整装置,包括框架组件,其上设置有蜗轮蜗杆减速器、第一升降组件及第二升降组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之间通过链条链轮实现传动;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提供动力,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及第二升降组件进行升降运动。进一步地,所述框架组件包括上板、中框架和底板,所述上板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机安装高度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组件(1),其上设置有蜗轮蜗杆减速器(2)、第一升降组件(3)及第二升降组件(31);所述第一升降组件(3)和第二升降组件(31)之间通过链条链轮实现传动;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2)提供动力,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升降组件(3)及第二升降组件(31)进行升降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机安装高度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组件(1),其上设置有蜗轮蜗杆减速器(2)、第一升降组件(3)及第二升降组件(31);所述第一升降组件(3)和第二升降组件(31)之间通过链条链轮实现传动;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2)提供动力,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升降组件(3)及第二升降组件(31)进行升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安装高度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组件(1)包括上板(22)、中框架(23)和底板(5),所述上板(22)和底板(5)之间通过中框架(23)连接,并用于安装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2)、第一升降组件(3)和第二升降组件(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安装高度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2)包括减速器底座(6)、蜗轮(10)、蜗杆(11)和减速器上盖(12),所述减速器底座(6)安装在所述底板(5)上,所述减速器上盖(12)安装在所述减速器底座(6)上并形成减速器壳体;所述减速器壳体内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蜗轮(10)和蜗杆(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机安装高度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上盖(12)和减速器底座(6)相对的内壁上分别形成有安装通孔的安装凸部,所述蜗轮(10)设置在所述减速器上盖(12)和减速器底座(6)两者的安装凸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机安装高度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3)包括第一梯形螺杆(8),所述第二升降组件(31)包括第二梯形螺杆(81)、轴承底座(13)和轴承套筒(14);所述第一升降组件3和所述第二升降组件(31)两者均包括链轮(17)、梯形螺母(18)和链条(21);
所述第一梯形螺杆(8)的一端与所述上板(22)位置相对,另一端穿过所述减速器上盖(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汉远国勤郑丽娜孙建军刘学吉张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