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手旋释放装置的单向驱动线性致动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7504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手旋释放装置的单向驱动线性致动器,属于线性传动技术领域,包括驱动电机、传动组件、转动丝杆和传动螺母、内管、外管、前拉头和手旋释放装置,所述传动螺母上设有连接套和第一导向环,所述连接套、第一导向环均与传动螺母在轴向方向上相对固定,所述第一导向环和传动螺母在周向方向相对自由转动,且所述外管和所述第一导向环配合以供第一导向环在外管内轴向移动配合,所述连接套与所述内管沿轴向方向可分离式插接,所述转动丝杆正向转动时,所述连接套的端部与内管的端部相抵,以驱动所述内管相对于外管伸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使得线性致动器只具备单向推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同时还具备手旋释放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手旋释放装置的单向驱动线性致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手旋释放装置的单向驱动线性致动器,属于线性传动

技术介绍
线性致动器,也称电动推杆,广泛应用在家具、医疗设备、太阳能发电等等领域,其主要结构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蜗杆、蜗轮、丝杆、螺母,工作原理是驱动电机驱动传动蜗杆转动,传动蜗杆与蜗轮啮合从而带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带动螺母轴向移动,螺母一般连接有内管,从而实现内管的伸缩移动。传统的线性致动器,伸出和缩回均由驱动电机带动,但是这种驱动方式,使得驱动电机反转带动内管缩回时,碰到异物不会停下,很容易造成物品损坏或人体损伤,特别对于好奇心较重的幼儿,喜欢用手触摸探索,很容易被夹伤,危险度高,安全性能低。所以也需要研发出这种防夹手的线性致动器,所以市面上也开始出现只能单向驱动的线性致动器,但是这类线性致动器通常结构较为复杂。另外,线性致动器上通常也会运用到手旋释放装置,该装置实质作用是在内管的端部和前拉头之间的一个手动离合装置,用于手动控制内管和前拉头之间的动力衔接,当手动断开前拉头和内管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手旋释放装置的单向驱动线性致动器,包括驱动电机、传动组件、转动丝杆和传动螺母、内管、外管、前拉头和手旋释放装置,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组件驱动转动丝杆转动,转动丝杆转动带动传动螺母沿转动丝杆轴向移动,传动螺母带动所述内管相对于外管移动,所述手旋释放装置设置在前拉头和内管之间,且用于连接和断开所述内管和前拉头之间的扭矩传递,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螺母上设有连接套和第一导向环,所述连接套、第一导向环均与传动螺母在轴向方向上相对固定,所述第一导向环和传动螺母在周向方向相对自由转动,且所述外管和所述第一导向环配合以供第一导向环在外管内轴向移动配合,所述连接套与所述内管沿轴向方向可分离式插接,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手旋释放装置的单向驱动线性致动器,包括驱动电机、传动组件、转动丝杆和传动螺母、内管、外管、前拉头和手旋释放装置,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组件驱动转动丝杆转动,转动丝杆转动带动传动螺母沿转动丝杆轴向移动,传动螺母带动所述内管相对于外管移动,所述手旋释放装置设置在前拉头和内管之间,且用于连接和断开所述内管和前拉头之间的扭矩传递,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螺母上设有连接套和第一导向环,所述连接套、第一导向环均与传动螺母在轴向方向上相对固定,所述第一导向环和传动螺母在周向方向相对自由转动,且所述外管和所述第一导向环配合以供第一导向环在外管内轴向移动配合,所述连接套与所述内管沿轴向方向可分离式插接,所述转动丝杆正向转动时,所述连接套的端部与内管的端部相抵,以驱动所述内管相对于外管伸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手旋释放装置的单向驱动线性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环的周向表面上设有第一导向凸起,所述外管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导向凸起匹配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供所述第一导向凸起沿轴向方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带手旋释放装置的单向驱动线性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螺母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导向环轴向定位在第一环形凹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带手旋释放装置的单向驱动线性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环为开口环,第一导向环通过开口环的开口卡装到第一环形凹槽内。


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欣赵新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