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散热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7491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心式散热风扇,包括壳体以及叶轮。壳体具有至少一入风口与至少一出风口。叶轮配置于壳体内且沿一轴旋转。入风口位于该轴的轴向而对应叶轮。出风口位于相对于该轴的径向。入风口沿叶轮的旋转方向区分为压缩段与释放段,其中压缩段相对于该轴具有均等的第一径向尺寸。释放段相对于该轴具有扩张的第二径向尺寸,且第二径向尺寸大于第一径向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式散热风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扇,尤其涉及一种离心式散热风扇。
技术介绍
由于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的设计趋势逐渐朝向轻薄化,因此在内部空间极为有限的情形下,其内安装的散热风扇也随着被要求需以薄型化作为目标,进而造成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散热风扇的气流并无法顺利地进出散热风扇,而影响其散热效率。以离心式散热风扇为例,其流道需以类蜗型的渐扩设计方能让工作流体进出风扇时产生足够的压力差变化,以通过所述压力差变化使工作流体从轴向进入风扇,而从径向被排出风扇。然而此举却容易在流道渐扩处因工作流体产生高速的转向(由轴向转为径向),而产生噪音。因此,如何改变现有离心式散热风扇的相关结构,以利于降低所述噪音问题,实为相关技术人员所需思考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心式散热风扇,其通过在入风口形成的不同尺寸的压缩段与释放段,而据以改善工作流体的路径,以降低所产生的噪音。本专利技术的离心式散热风扇,包括壳体以及叶轮。壳体具有至少一入风口与至少一出风口。叶轮配置于壳体内且沿一轴旋转。入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式散热风扇,包括:/n壳体,具有至少一入风口与至少一出风口;以及/n叶轮,配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沿一轴旋转,所述入风口位于所述轴的轴向而对应所述叶轮,所述出风口位于相对于所述轴的径向,所述入风口沿所述叶轮的旋转方向区分为压缩段与一释放段,其中所述压缩段相对于所述轴具有均等的第一径向尺寸,所述释放段相对于所述轴具有扩张的第二径向尺寸,且所述第二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径向尺寸。/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24 TW 1081180491.一种离心式散热风扇,包括:
壳体,具有至少一入风口与至少一出风口;以及
叶轮,配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沿一轴旋转,所述入风口位于所述轴的轴向而对应所述叶轮,所述出风口位于相对于所述轴的径向,所述入风口沿所述叶轮的旋转方向区分为压缩段与一释放段,其中所述压缩段相对于所述轴具有均等的第一径向尺寸,所述释放段相对于所述轴具有扩张的第二径向尺寸,且所述第二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径向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散热风扇,其中所述叶轮旋转而造成工作流体经由所述入风口流进所述壳体,并经由所述出风口流出所述壳体,且所述工作流体在所述壳体内的流速在所述释放段具有最大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散热风扇,其中所述叶轮旋转而造成工作流体经由所述入风口流进所述壳体,并经由所述出风口流出所述壳体,所述第二径向尺寸是从所述第一径向尺寸渐扩至最大值后,再渐缩至所述第一径向尺寸,且所述第二径向尺寸的最大值发生处是所述工作流体的流速的最大值发生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散热风扇,其中所述释放段呈巨齿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散热风扇,其中所述第二径向尺寸呈均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散热风扇,其中所述第二径向尺寸是所述第一径向尺寸的1.2倍至1.5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散热风扇,其中所述叶轮的叶片相对于所述轴具有第三径向尺寸,且所述第一径向尺寸是所述第三径向尺寸的70%至8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散热风扇,其中所述叶轮旋转而造成工作流体经由所述入风口流进所述壳体,并经由所述出风口流出所述壳体,当所述叶轮的叶片行经所述释放段时,所述释放段的至少局部暴露出所述叶片的末端,以使所述工作流体从所述至少局部流入所述壳体的部分并未接触所述叶轮的叶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散热风扇,其中所述壳体具有舌部,在所述叶轮的旋转方向上,所述舌部对应至所述压缩段的起点,且从所述压缩段的起点至所述压缩段的终点相对于所述轴具有的圆心角为175度至215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宗廷廖文能谢铮玟林光华陈伟今王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