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跃泉专利>正文

一种门窗自动锁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744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窗自动锁钩装置,包括锁壳和锁片,所述锁片上下两侧对称开设有安装孔,锁壳内部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轴,第一固定轴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摆动杆,所述第一摆动杆外端穿过锁壳连接有上挂扣,锁壳内部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伸缩顶杆,所述第一伸缩顶杆内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内端与上第一套筒内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顶杆下端与第一摆动杆相抵;锁壳后侧开设有限位滑槽,限位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前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两种方式分别进行钩锁,避免传统钩锁容易自动解锁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窗自动锁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锁钩结构,具体是一种门窗自动锁钩装置。
技术介绍
锁具不仅仅是人类的生活用品,而且是文化(民俗)物,它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我国锁具已绵延了数千年,它和人类的私有制几乎同时诞生。最初,人类只是简单地把个人贵重财物用兽皮包起来,外面用绳索牢牢捆缚,最后在开启处打上特殊的绳结。这种紧紧捆死的绳结,只能用一个叫“错”的工具才能挑开。错,又叫“肖”、“起子”。它用兽牙或兽骨制成,形状像把镰刀状的钩子,实际上绳结就是最早的锁具,错就是最早的钥匙,这就是我国锁具的雏形。这种曾从商代沿用到汉代,后改用玉制,演变为贵族服饰上的佩饰。到了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我国先民创造了装在木结构框架建筑上的木锁。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锁具,可称得是“世界第一锁”。这种木锁一直在民间传承,如明代的白木锁,就曾在浙江地域的建筑上使用。在如今昆明彝族山寨里也有类似的木锁。殷商虽然已进入青铜时代,但主要用铜来制作大型饮器、食器和祭器,尚未用来制锁。其发展期为春秋战国经秦汉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宋元时期。继殷商青铜时代之后,春秋时期进入铁器时代,考古证明,在这一时期人们大量的是使用铁锁、铜锁,还有银锁、鎏金锁等,其中有代表性的如西周的青铜锁、东汉的金属锁,唐代的虾尾银锁和宋代的方身锁等,都具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平。特别是汉代的铁制三簧锁,在我国前后沿用了1000多年。其繁荣期为明清时期,各种质材的锁具同步发展,以铜锁、铁锁居多,工艺更加精巧,在开锁难度和外形制造上有很大创新。如明代的三色铜锁、清代的白鹤锁、密码锁、暗门锁、四开锁、倒拉锁以及各种人物、动物和文字造型的锁具,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有的锁具结构复杂,设计巧妙,机关奇特,一般人很难打开。结构复杂的锁不适宜门窗使用,但是过于简单的锁也不能起到锁门窗的作用。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门窗自动锁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窗自动锁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门窗自动锁钩装置,包括锁壳和锁片,所述锁片上下两侧对称开设有安装孔,锁壳内部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轴,第一固定轴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摆动杆,所述第一摆动杆外端穿过锁壳连接有上挂扣,锁壳内部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伸缩顶杆,所述第一伸缩顶杆内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内端与上第一套筒内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顶杆下端与第一摆动杆相抵;锁壳后侧开设有限位滑槽,限位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前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套,滑动套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杆,滑动套前侧开设有纵向通槽,所述滑动套前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摁钮,滑动摁钮位于锁壳外侧,所述滑动套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与锁壳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锁壳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轴,第二固定轴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摆动杆,第二摆动杆外侧固定连接有下挂扣,所述第二摆动杆内侧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伸缩顶杆,第二伸缩顶杆内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套筒内底部,所述第二伸缩顶杆上端与第二摆动杆相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弹簧与第三弹簧劲度系数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弹簧劲度系数大于第一弹簧劲度系数。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挂扣与下挂扣分别与锁片上下方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锁壳包括前锁壳与后锁壳,前锁壳与后锁壳通过螺栓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两种方式分别进行钩锁,避免传统钩锁容易自动解锁的情况,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门窗自动锁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门窗自动锁钩装置中滑动套的左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门窗自动锁钩装置中前锁壳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3,一种门窗自动锁钩装置,包括锁壳1和锁片2,所述锁片2上下两侧对称开设有安装孔3,锁壳1内部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轴4,第一固定轴4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摆动杆5,所述第一摆动杆5外端穿过锁壳1连接有上挂扣6,锁壳1内部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7,第一套筒7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伸缩顶杆8,所述第一伸缩顶杆8内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内端与上第一套筒7内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顶杆8下端与第一摆动杆5相抵;使用时第一弹簧9将第一伸缩顶杆8向下方顶出,继而使得第一摆动杆5向右下方倾斜,第一摆动杆5左侧的上挂扣6与锁片2配合进行自锁,同时下方第三弹簧22使得下挂扣19进行自锁;锁壳1后侧开设有限位滑槽10,限位滑槽10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11,所述限位滑块11前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套12,滑动套12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杆13,滑动套12前侧开设有纵向通槽14,所述滑动套12前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摁钮15,滑动摁钮15位于锁壳1外侧,所述滑动套12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6,第二弹簧16与锁壳1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锁壳1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轴17,第二固定轴17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摆动杆18,第二摆动杆18外侧固定连接有下挂扣19,所述第二摆动杆18内侧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筒20,第二套筒20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伸缩顶杆21,第二伸缩顶杆21内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22,第三弹簧22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套筒20内底部,所述第二伸缩顶杆21上端与第二摆动杆18相配合;在使用时向右侧摁压滑动摁钮15,滑动摁钮15向右运动压迫第二弹簧16,同时使得第一摆动杆5摆动,上挂扣6与锁片2脱离自锁状态,当滑动摁钮15运动至最右侧之后向下摁压滑动摁钮15,第二摆动杆18摆动,使得第二摆动杆18左端的下挂扣19脱离自锁状态,即可打开门窗,在必须同时完成上述操作,负责上挂扣6或下挂扣19就会挂住,起到锁门窗的作用。所述第一弹簧9与第三弹簧22劲度系数相同。所述第二弹簧16劲度系数大于第一弹簧9劲度系数。所述上挂扣6与下挂扣19分别与锁片2上下方配合。所述锁壳1包括前锁壳与后锁壳,前锁壳与后锁壳通过螺栓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第一弹簧9将第一伸缩顶杆8向下方顶出,继而使得第一摆动杆5向右下方倾斜,第一摆动杆5左侧的上挂扣6与锁片2配合进行自锁,同时下方第三弹簧22使得下挂扣19进行自锁,在使用时向右侧摁压滑动摁钮15,滑动摁钮15向右运动压迫第二弹簧16,同时使得第一摆动杆5摆动,上挂扣6与锁片2脱离自锁状态,当滑动摁钮15运动至最右侧之后向下摁压滑动摁钮15,第二摆动杆18摆动,使得第二摆动杆18左端的下挂扣19脱离自锁状态,即可打开门窗。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窗自动锁钩装置,包括锁壳(1)和锁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片(2)上下两侧对称开设有安装孔(3),锁壳(1)内部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轴(4),第一固定轴(4)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摆动杆(5),所述第一摆动杆(5)外端穿过锁壳(1)连接有上挂扣(6),锁壳(1)内部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7),第一套筒(7)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伸缩顶杆(8),所述第一伸缩顶杆(8)内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内端与上第一套筒(7)内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顶杆(8)下端与第一摆动杆(5)相抵;锁壳(1)后侧开设有限位滑槽(10),限位滑槽(10)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11),所述限位滑块(11)前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套(12),滑动套(12)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杆(13),滑动套(12)前侧开设有纵向通槽(14),所述滑动套(12)前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摁钮(15),滑动摁钮(15)位于锁壳(1)外侧,所述滑动套(12)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6),第二弹簧(16)与锁壳(1)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锁壳(1)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轴(17),第二固定轴(17)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摆动杆(18),第二摆动杆(18)外侧固定连接有下挂扣(19),所述第二摆动杆(18)内侧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筒(20),第二套筒(20)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伸缩顶杆(21),第二伸缩顶杆(21)内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22),第三弹簧(22)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套筒(20)内底部,所述第二伸缩顶杆(21)上端与第二摆动杆(18)相配合;/n所述上挂扣(6)与下挂扣(19)分别与锁片(2)上下方配合;/n所述第二弹簧(16)劲度系数大于第一弹簧(9)劲度系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窗自动锁钩装置,包括锁壳(1)和锁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片(2)上下两侧对称开设有安装孔(3),锁壳(1)内部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轴(4),第一固定轴(4)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摆动杆(5),所述第一摆动杆(5)外端穿过锁壳(1)连接有上挂扣(6),锁壳(1)内部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7),第一套筒(7)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伸缩顶杆(8),所述第一伸缩顶杆(8)内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内端与上第一套筒(7)内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顶杆(8)下端与第一摆动杆(5)相抵;锁壳(1)后侧开设有限位滑槽(10),限位滑槽(10)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11),所述限位滑块(11)前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套(12),滑动套(12)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杆(13),滑动套(12)前侧开设有纵向通槽(14),所述滑动套(12)前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摁钮(15),滑动摁钮(15)位于锁壳(1)外侧,所述滑动套(12)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6),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李跃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