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硕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用预制构件分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7425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预制构件分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建筑用预制构件分位装置。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用预制构件分位装置,包括有移动机构等;分拨机构、分位机构、控制屏和扶手;移动机构与分拨机构相连接;移动机构与分位机构相连接;移动机构与控制屏相连接;移动机构与扶手相连接;分拨机构与分位机构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钢筋垫块在钢筋上的快速转移和分位,无需人工逐个移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预制构件分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预制构件分位装置。
技术介绍
钢筋垫块是在砖混结构里,放在梁下,用以扩大承压面积,是解决局部承压时常用的办法。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关系到结构的承载力、耐久性、防火等性能;在针对斜面墙施工时,同样需要通过钢筋垫块的配合进行防护,其在施工时一般为人工将其穿过一根横置的长钢筋,接着手动将每个钢筋垫块移动到与横置的长钢筋垂直的纵向钢筋交点位置,配合人工进行固定;虽钢筋垫块内中部设置有较大的孔槽,但是由于孔槽不大,且内表面粗糙,同时钢筋表面又有许多肋,所以人工在移动时极为麻烦,容易摩擦卡住;人工需要往复的走动,操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在针对斜面墙施工时,同样需要通过钢筋垫块的配合进行防护,其在施工时一般为人工将其穿过一根横置的长钢筋,接着手动将每个钢筋垫块移动到与横置的长钢筋垂直的纵向钢筋交点位置,配合人工进行固定;虽钢筋垫块内中部设置有较大的孔槽,但是由于孔槽不大,且内表面粗糙,同时钢筋表面又有许多肋,所以人工在移动时极为麻烦,容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预制构件分位装置,包括有控制屏(4)和扶手(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移动机构(1)、分拨机构(2)和分位机构(3);移动机构(1)与分拨机构(2)相连接;移动机构(1)与分位机构(3)相连接;移动机构(1)与控制屏(4)相连接;移动机构(1)与扶手(5)相连接;分拨机构(2)与分位机构(3)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预制构件分位装置,包括有控制屏(4)和扶手(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移动机构(1)、分拨机构(2)和分位机构(3);移动机构(1)与分拨机构(2)相连接;移动机构(1)与分位机构(3)相连接;移动机构(1)与控制屏(4)相连接;移动机构(1)与扶手(5)相连接;分拨机构(2)与分位机构(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预制构件分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机构(1)还包括有外框架(101)、第一电机(102)、第一丝杆(103)、第一滑套(104)、第一传动轮(105)、第二传动轮(106)、第二滑套(107)、第二丝杆(108)、第一定滑杆(109)、第二定滑杆(1010)、第一连杆(1011)、第三传动轮(1012)、第二连杆(1013)、第四传动轮(1014)、第一锥齿轮(1015)、第二锥齿轮(1016)、第五传动轮(1017)、车轮(1018)、限位辊(1019)和万向轮(1020);外框架(101)与第一电机(102)进行螺栓连接;外框架(101)与第一丝杆(103)进行转动连接;第一电机(102)输出轴与第一丝杆(103)进行转动连接;外框架(101)与第二丝杆(108)进行转动连接;外框架(101)内部一侧与第一定滑杆(109)进行插接;外框架(101)内部另一侧与第二定滑杆(1010)进行插接;第一丝杆(103)外表面与第一滑套(104)进行旋接;第一丝杆(103)外表面与第一传动轮(105)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108)外表面与第二传动轮(106)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108)外表面与第二滑套(107)进行旋接;外框架(101)侧面设置有第一连杆(1011);第一连杆(1011)通过转轴与第三传动轮(1012)和第二连杆(1013)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连杆(1013)远离第三传动轮(1012)一侧通过转轴与第四传动轮(1014)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1014)通过转轴与第一锥齿轮(1015)进行转动连接;外框架(101)通过转轴依次与第二连杆(1013)、第四传动轮(1014)和第一锥齿轮(1015)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1015)与第二锥齿轮(1016)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1016)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五传动轮(1017)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1017)轴心通过转轴与外框架(101)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1017)外环面通过皮带与车轮(1018)进行传动连接;车轮(1018)轴心通过转轴与外框架(101)进行转动连接;外框架(101)与限位辊(1019)进行传动连接;外框架(101)与万向轮(1020)进行螺栓连接;外框架(101)与控制屏(4)相连接;外框架(101)与扶手(5)相连接;第一丝杆(103)、第一滑套(104)和第一定滑杆(109)均与分拨机构(2)相连接;第二滑套(107)、第二丝杆(108)和第二定滑杆(1010)均与分拨机构(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预制构件分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分拨机构(2)还包括有第一支撑架(201)、第二电机(202)、第一伸缩杆(203)、第一齿轮(204)、第一电动推杆(205)、第六传动轮(206)、第二齿轮(207)、第三丝杆(208)、第三定滑杆(209)、第一滑座(2010)、第三滑套(2011)、第三锥齿轮(2012)、第四锥齿轮(2013)、第七传动轮(2014)、第八传动轮(2015)、第三齿轮(2016)、第一弹簧(2017)、第一滑轨座(2018)、第四齿轮(2019)、拨轮(2020)和第十二传动轮(2021);第一支撑架(201)与第二电机(202)进行螺栓连接;第二电机(202)输出轴与第一伸缩杆(203)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伸缩杆(203)外表面与第一齿轮(204)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伸缩杆(203)远离第二电机(202)一侧与第一电动推杆(205)进行焊接;第一电动推杆(205)远离第一伸缩杆(203)一侧与第一支撑架(20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架(201)通过转轴依次与第六传动轮(206)和第二齿轮(207)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206)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2021)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轮(2021)内部轴心与第三丝杆(208)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丝杆(208)外表面两侧均与第一支撑架(20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架(201)与第三定滑杆(209)进行插接;第三丝杆(208)和第三定滑杆(209)外表面均与第一滑座(2010)相连接;第一滑座(2010)与第三滑套(2011)进行转动连接;第三滑套(2011)与第三丝杆(208)相互接触;第三滑套(2011)与第三锥齿轮(2012)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2012)与第四锥齿轮(2013)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2013)通过转轴与第七传动轮(2014)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2014)通过转轴与第一滑座(2010)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滑座(2010)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硕
申请(专利权)人:张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