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预制阳台构造柱出筋搭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447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预制阳台构造柱出筋搭接结构,包括预制阳台和现浇混凝土构造柱,在预制阳台上预留有与现浇混凝土构造柱上的纵筋对应的圆形通孔,且圆形通孔的内径大于纵筋的直径,现浇混凝土构造柱上的纵筋穿过圆形通孔后与上一层的现浇混凝土构造柱上的纵筋搭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预制阳台上预留有与现浇混凝土构造柱上的纵筋对应的圆形通孔,这样便可使现浇混凝土构造柱上的纵筋穿过圆形通孔后与上一层的现浇混凝土构造柱上的纵筋搭接连接,简化了预制阳台模具加工工序,节约了钢材,降低了预制阳台运输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预制阳台构造柱出筋搭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预制阳台构造柱出筋搭接结构,属于建筑主体施工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发布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管理办法,装配式建筑成为建筑行业新的发展趋势,预制阳台作为装配式建筑预制部品中主要的组成元素。然而,常规的预制阳台下出筋产业化实施过程中存在模具生产加工难度大、构件运输以及吊装难度大、施工工效低、绑扎搭接浪费钢材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可提高施工效率的新型预制阳台构造柱出筋搭接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预制阳台构造柱出筋搭接结构,包括预制阳台和现浇混凝土构造柱,在预制阳台上预留有与现浇混凝土构造柱上的纵筋对应的圆形通孔,且圆形通孔的内径大于纵筋的直径,现浇混凝土构造柱上的纵筋穿过圆形通孔后与上一层的现浇混凝土构造柱上的纵筋搭接连接。进一步,所述圆形通孔的长度为预制阳台的上反梁与下反梁之和。进一步,所述纵筋之间通过单面焊接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圆形通孔与纵筋的孔隙内填充有水泥浆。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在预制阳台上预留有与现浇混凝土构造柱上的纵筋对应的圆形通孔,这样便可使现浇混凝土构造柱上的纵筋穿过圆形通孔后与上一层的现浇混凝土构造柱上的纵筋搭接连接,简化了预制阳台模具加工工序,节约了钢材,降低了预制阳台运输难度。附图说明<br>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3是预制阳台的底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圆形通孔,2-现浇混凝土构造柱,3-纵筋,4-预制阳台,5-单面搭焊,6-水泥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一种新型预制阳台构造柱出筋搭接结构,包括预制阳台4和现浇混凝土构造柱2,在预制阳台4上预留有与现浇混凝土构造柱2上的纵筋3对应的圆形通孔1,且圆形通孔1的内径大于纵筋3的直径,现浇混凝土构造柱2上的纵筋3穿过圆形通孔1后与上一层的现浇混凝土构造柱2上的纵筋3搭接连接。所述圆形通孔1的长度为预制阳台4的上反梁与下反梁之和。所述纵筋3之间通过单面焊接5固定连接。所述圆形通孔1与纵筋3的孔隙内填充有水泥浆6。本技术的具体施工方式: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在预制厂将预制阳台2内的圆形通孔1提前预留。待预制阳台4底部铝模龙骨安装完毕后,采用专用吊具将预制阳台4吊装至作业面,待预制阳台4安装完毕后,再将提前加工制作完成的现浇混凝土构造柱2上的纵筋3穿过圆形通孔1,接着将现浇混凝土构造柱2上的纵筋3与上一层现浇混凝土构造柱2上的纵筋3通过单面焊接5固定连接。待现浇混凝土构造柱2随楼层浇筑完毕后,采用水泥浆6填充圆形通孔1与纵筋3之间的孔隙即可。综上所述,本技术在预制阳台4上预留有与现浇混凝土构造柱2上的纵筋3对应的圆形通孔1,这样便可使现浇混凝土构造柱2上的纵筋3穿过圆形通孔1后与上一层的现浇混凝土构造柱2上的纵筋3搭接连接,简化了预制阳台模具加工工序,节约了钢材,降低了预制阳台运输难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预制阳台构造柱出筋搭接结构,包括预制阳台(4)和现浇混凝土构造柱(2),其特征在于:在预制阳台(4)上预留有与现浇混凝土构造柱(2)上的纵筋(3)对应的圆形通孔(1),且圆形通孔(1)的内径大于纵筋(3)的直径,现浇混凝土构造柱(2)上的纵筋(3)穿过圆形通孔(1)后与上一层的现浇混凝土构造柱(2)上的纵筋(3)搭接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预制阳台构造柱出筋搭接结构,包括预制阳台(4)和现浇混凝土构造柱(2),其特征在于:在预制阳台(4)上预留有与现浇混凝土构造柱(2)上的纵筋(3)对应的圆形通孔(1),且圆形通孔(1)的内径大于纵筋(3)的直径,现浇混凝土构造柱(2)上的纵筋(3)穿过圆形通孔(1)后与上一层的现浇混凝土构造柱(2)上的纵筋(3)搭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期祥郭起航严同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