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式柱纵向筋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44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式柱纵向筋定位装置,用于控制柱纵向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的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支撑于所述柱模板内的框架结构;可移动调节地安装于所述框架结构上的多个定位组件,通过调节所述定位组件的位置以使得相邻的两个定位组件夹设对应的柱纵向筋并定位所述柱纵向筋的位置。通过使用标准化配件,快速准确的实现柱纵向钢筋定位装置的生产,提高产品精度和生产效率、推广应用范围,对提高柱纵向钢筋安装的质量和工期有极大提升,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式柱纵向筋定位装置
本技术主要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式柱纵向筋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建筑在结构施工中,柱纵向钢筋的定位控制主要通过采用现场焊接定位箍筋的措施实现,现场焊接柱定位箍筋需要经过钢筋放样、钢筋下料、箍筋焊接等工序才能完成,生产过程存在工序繁琐、产品精度不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可调节式柱纵向筋定位装置,用于解决现代建筑在结构施工中,针对每一柱钢筋的工况现场制作定位箍筋存在的工序繁杂、进度不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式柱纵向筋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支撑于所述柱模板内的框架结构;可移动调节地安装于所述框架结构上的多个定位组件,通过调节所述定位组件的位置以使得相邻的两个定位组件夹设对应的柱纵向筋并定位所述柱纵向筋的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用于解决建筑设计柱纵向钢筋的柱间距及安装精度问题,该装置通过使用标准化配件,快速准确的实现柱纵向钢筋定位装置的生产,提高产品精度和生产效率、推广应用范围,对提高柱纵向钢筋安装的质量和工期有极大提升,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施工质量。本技术可调节式柱纵向筋定位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框架结构包括位于所述柱模板内的四个角部处的固定组件以及支撑连接于相对的两个固定组件之间的支撑件;所述固定组件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上螺合连接有第一限位件,通过旋拧所述第一限位件以使得所述第一限位件顶撑于所述柱模板的内表面从而将所述框架结构固定于所述柱模板内;所述定位组件可移动调节地安装于所述支撑件上。本技术可调节式柱纵向筋定位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组件上开设有与所述支撑件相适配的连接孔,所述固定组件的侧部螺合连接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端部伸入所述连接孔内;所述支撑件的端部插入所述连接孔内并调节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连接孔内的长度以实现调节所述框架结构的尺寸,进而通过所述连接件的端部抵靠于所述支撑件以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与固定组件。定位组件本技术可调节式柱纵向筋定位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框架结构上的套筒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套筒的夹持件定位组件。本技术可调节式柱纵向筋定位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套筒上螺合连接有一紧固件,通过旋拧所述紧固件而使得所述紧固件的端部抵靠于所述框架结构从而固定所述套筒。本技术可调节式柱纵向筋定位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夹持件上开设有螺纹调节孔,所述螺纹调节孔内螺合连接有一顶撑件,旋拧所述顶撑件以使得所述顶撑件顶撑于所述柱模板的内表面从而使得所述框架结构支撑于所述柱模板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组件横截面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组件纵截面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定位组件横截面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定位组件纵截面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20、固定组件;101、第一螺纹孔;201、连接孔;21、支撑件;22、定位组件;24、夹持件;25、连接件;26、套筒;27、紧固件;28、柱模板;29、柱纵向筋;203、螺纹调节孔;30、第一限位件;31、顶撑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式柱纵向筋定位装置,原理是依托柱模板体系,设立柱纵向筋定位装置,通过可调整式定位组件及限位结构调整纵向筋的精确位置并与柱模板体系固定为一整体,通过使用标准化配件,快速准确的实现柱纵向钢筋定位装置的生产,提高产品精度,不仅节省项目成本,也能更好保证和生产效率。参阅图1,显示了本技术一种可调节式柱纵向筋定位装置工作状态示意图。参阅图2,显示了本技术一种可调节式柱纵向筋定位装置俯视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节式柱纵向筋定位装置进行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可调节式柱纵向筋定位装置包括支撑于柱模板28内的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位于所述柱模板28内四个角部的固定组件20和连接两个相对的固定组件之间的支撑件21。所述框架结构上安装有可移动位置的定位组件22,通过调节位置使得定位组件22可以夹持对应的柱纵向筋29,并固定柱纵向筋29具体的位置。如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可调节式柱纵向筋定位装置,所述固定组件20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01,所述固定组件20上连接有可移动调节的第一限位件30,第一螺纹孔101螺合连接第一限位件30,通过旋拧所述第一限位件30使得所述第一限位件30顶撑与所述柱模板28内表面从而将所述框架结构固定于所述柱模板内。如图3、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可调节式柱纵向筋定位装置,所述固定组件20上开设有与所述支撑件21相适配的连接孔201,所述固定组件的侧部螺合连接所述连接件25,所述连接件25的端部伸入所述连接孔201内;所述支撑件21的端部插入所述连接孔201内并调节支撑件21位于所述连接孔201内的长度,通过所述连接件25的端部抵靠与所述支撑件21以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21与固定组件20,实现调节所述框架结构的尺寸。如图5所示,本技术一种可调节式柱纵向筋定位装置,所述定位组件22包括套设于所述框架结构上的套筒26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套筒26的夹持件24。所述夹持件24上开设有螺纹调节孔203,所述螺纹调节孔203内螺合连接有一顶撑件31,旋拧所述顶撑件31使得所述顶撑件31顶撑于所述柱模板28的内表面,从而所述框架结构支撑于所述柱模板28内。如图6所示,本技术一种可调节式柱纵向筋定位装置,所述套筒26上螺合连接有一紧固件27,通过旋拧所述紧固件而使得所述紧固件的端部抵靠于所述框架结构从而固定所述套筒26。因精度、合格率综合考虑,设置可调节式柱纵向筋定位装置推进施工,可大为工程施工带来便利,不仅减少经济成本、人力物力,同时亦能保证柱筋之间距离保证精确,安全可靠。通过使用标准化配件,快速准确的实现柱纵向钢筋定位装置的生产适用于任何对柱纵向钢筋的安装精度有严格要求的情况,均可搭设本悬挑式脚手架平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装置固设于柱模板体系,支撑件数量为4根,支撑件直径略小于连接孔方便穿入并由紧固结构锁紧如图1所示。较佳地,支撑件可为钢筋。较佳地,紧固件可为紧固螺栓。较佳的,第一限位件可为定位螺栓,支撑件长度在指定后可通过调整定位螺栓来微调装置大小,保证可以符合柱模板间距。较佳地,支撑件直径略小于贯穿孔方便穿入并由紧固螺栓锁紧定位。下面对本技术的可调式柱纵向筋定位装置的使用过程进行说明,将预先定制好的固定组件、定位组件和支撑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式柱纵向筋定位装置,所述柱纵向筋放置于柱模板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n支撑于所述柱模板内的框架结构;/n可移动调节地安装于所述框架结构上的多个定位组件,通过调节所述定位组件的位置以使得相邻的两个定位组件夹设对应的柱纵向筋并定位所述柱纵向筋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柱纵向筋定位装置,所述柱纵向筋放置于柱模板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
支撑于所述柱模板内的框架结构;
可移动调节地安装于所述框架结构上的多个定位组件,通过调节所述定位组件的位置以使得相邻的两个定位组件夹设对应的柱纵向筋并定位所述柱纵向筋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柱纵向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包括位于所述柱模板内的四个角部处的固定组件以及支撑连接于相对的两个固定组件之间的支撑件;
所述固定组件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
所述第一螺纹孔上螺合连接有第一限位件,通过旋拧所述第一限位件以使得所述第一限位件顶撑于所述柱模板的内表面从而将所述框架结构固定于所述柱模板内;
所述定位组件可移动调节地安装于所述支撑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式柱纵向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上开设有与所述支撑件相适配的连接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强王慧茹张宏英崔潍卿王争气孟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