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基础承台模板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73999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型基础承台模板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承台模板拆分成若干个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步骤2、预制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为凸字形;在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内埋设钢筋网格,以及在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的顶端或底端预埋吊钩,且其两侧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孔;步骤3、基础垫层浇筑完成并达到要求强度后进行放样,相邻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按凸字形和倒凸字形进行拼装,且固定孔相接并通过销钉固定,形成闭合整体;步骤4、拼装完成,组合稳固之后即可进行外围土方回填和后续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免抹灰工序少,工艺间歇时间短,施工进度快,施工成本低,且承台整体性、稳定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基础承台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基础承台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我国大型住宅区及城市综合体等建筑群体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工程项目呈现体量大、规模大、地下室面积大等特点。当前全国范围内大多数建筑地下室基础施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或现浇灌注桩基础,其上部承台尺寸适中,在基础承台模板施工中,当前常见做法为使用砖砌块砌筑砖胎膜。如图1所示,承台10是桩基础20尾端部分用来连接上部建筑的构件,本文所说的小型基础承台是指最大边长小于2000mm,最大深度小于1000mm的基础承台。常见做法为承台区域土方开挖至指定标高后浇筑承台垫层30混凝土,使用砖砌块101砌筑承台侧壁砌体,待砌体强度达到要求后在内侧粉刷水泥砂浆,随后进行防水工程施工,同时外侧进行土方回填,然后再浇筑承台四周外围混凝土垫层,而后进行后续承台的钢筋及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此种做法由于工序较繁琐,需要等待砌体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工艺间歇时间长,对于工期较紧的工程不利于工期把控;另外,砖胎膜不平整,需抹灰才能做防水,工序多;且砖墙模板整体稳定性较差,开裂不在少数,对后续施工工艺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施工工序少,工艺间歇时间短,施工进度快,施工成本低,且承台整体性、稳定性强的模板化的小型基础承台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上述技术问题之一的:一种小型基础承台模板施工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根据施工图承台尺寸确定承台模板尺寸,并将承台模板拆分成若干个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步骤2、使用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为凸字形,且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两侧设置有肩部;并在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内埋设钢筋网格,以及在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的顶端或底端预埋吊钩;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两侧肩部上方侧壁设置有平行于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的第一固定孔,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两侧肩部下方设置有穿透且垂直于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的第二固定孔;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的厚度为50-60mm,最大边长小于2000mm,最大高度小于1000mm;步骤3、基础垫层浇筑完成并达到要求强度后,在基础垫层上根据承台尺寸进行放样,相邻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按凸字形和倒凸字形进行拼装,并通过肩部搭接,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的第一固定孔与相邻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第二固定孔相匹配对接,并通过销钉依次穿过第二固定孔和第一固定孔进行固定,形成闭合整体;步骤4、拼装完成,组合稳固之后即可进行外围土方回填,而后进行承台的钢筋及混凝土施工。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使用的混凝土强度为等级为C25以上。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的个数为至少四个。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网格为直径6-12mm的钢筋单层双向铺设。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网格中的钢筋间距为200-250mm。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施工工序少,工艺间歇时间短,施工进度快,施工成本低,且承台整体性、稳定性强的模板化的小型基础承台。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上述技术问题之二的:一种小型基础承台模板,所述承台模板包括多个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各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内埋设有钢筋网格,各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的顶端或底端埋设有吊钩;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的厚度为50-60mm,最大边长小于2000mm,最大高度小于1000mm;各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为凸字形,且各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两侧设置有肩部;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两侧肩部上方侧壁设置有平行于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的第一固定孔,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两侧肩部下方设置有穿透且垂直于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的第二固定孔;多个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合围拼接构成所述承台模板,且相邻的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相互倒扣并通过所述肩部相搭接,各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的第一固定孔与相邻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第二固定孔相匹配对接,并通过销钉依次穿过第二固定孔和第一固定孔进行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的混凝土强度为等级为C25以上。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的个数为至少四个。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网格为直径6-12mm的钢筋单层双向铺设。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网格中的钢筋间距为200-250mm。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将承台的侧壁构件拆分成模块化,然后采用混凝土预制成型,最后将预制的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运输到施工现场,拼装形成闭合整体,相比较常规砖胎膜施工工艺,可减少工序,有效节约工期,同时优化施工工艺,避免了砂浆抹灰层的施工,有效的降低了施工成本,并且整体性、稳定性强。本专利技术施工方法简单,所使用的的材料主要为混凝土及钢筋,都可利用平时施工中剩余尾料制作,充分利用剩余材料,降低成本,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承台模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半剖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小型基础承台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2-4,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型基础承台模板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根据施工图承台尺寸确定承台模板尺寸,并将承台模板拆分成若干个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步骤2、使用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1,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1为凸字形,且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1两侧设置有肩部11;并在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1内埋设钢筋网格2,以及在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1的顶端或底端预埋吊钩3;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1两侧肩部11上方侧壁设置有平行于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1的第一固定孔12,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1两侧肩部11下方设置有穿透且垂直于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1的第二固定孔13;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1的厚度为50-60mm,最大边长L1小于2000mm,最大高度L2小于1000mm;步骤3、基础垫层浇筑完成并达到要求强度后,在基础垫层上根据承台尺寸进行放样,使用塔吊配合,相邻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1按凸字形和倒凸字形进行拼装,并通过肩部11搭接;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1的第一固定孔12与相邻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1第二固定孔13相匹配对接,并通过销钉4依次穿过第二固定孔13和第一固定孔12进行固定,形成闭合整体;步骤4、拼装完成,组合稳固之后即可进行外围土方回填,而后进行承台的钢筋及混凝土施工。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1使用的混凝土强度为等级为C25以上。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1的个数为至少四个。所述钢筋网格2为直径6-12mm的钢筋单层双向铺设。所述钢筋网格2中的钢筋间距为200-250mm。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上述施工方法得到的一种小型基础承台模板,所述承台100包括多个混凝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基础承台模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根据施工图承台尺寸确定承台模板尺寸,并将承台模板拆分成若干个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n步骤2、使用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为凸字形,且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两侧设置有肩部;并在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内埋设钢筋网格,以及在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的顶端或底端预埋吊钩;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两侧肩部上方侧壁设置有平行于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的第一固定孔,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两侧肩部下方设置有穿透且垂直于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的第二固定孔;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的厚度为50-60mm,最大边长小于2000mm,最大高度小于1000mm;/n步骤3、基础垫层浇筑完成并达到要求强度后,在基础垫层上根据承台尺寸进行放样,相邻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按凸字形和倒凸字形进行拼装,并通过肩部搭接,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的第一固定孔与相邻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第二固定孔相匹配对接,并通过销钉依次穿过第二固定孔和第一固定孔进行固定,形成闭合整体;/n步骤4、拼装完成,组合稳固之后即可进行外围土方回填,而后进行承台的钢筋及混凝土施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基础承台模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根据施工图承台尺寸确定承台模板尺寸,并将承台模板拆分成若干个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
步骤2、使用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为凸字形,且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两侧设置有肩部;并在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内埋设钢筋网格,以及在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的顶端或底端预埋吊钩;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两侧肩部上方侧壁设置有平行于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的第一固定孔,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两侧肩部下方设置有穿透且垂直于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的第二固定孔;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的厚度为50-60mm,最大边长小于2000mm,最大高度小于1000mm;
步骤3、基础垫层浇筑完成并达到要求强度后,在基础垫层上根据承台尺寸进行放样,相邻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按凸字形和倒凸字形进行拼装,并通过肩部搭接,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的第一固定孔与相邻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第二固定孔相匹配对接,并通过销钉依次穿过第二固定孔和第一固定孔进行固定,形成闭合整体;
步骤4、拼装完成,组合稳固之后即可进行外围土方回填,而后进行承台的钢筋及混凝土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基础承台模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使用的混凝土强度为等级为C25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基础承台模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预制模板单元的个数为至少四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基础承台模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格为直径6-12mm的钢筋单层双向铺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希詹长思李寒姣刘阿辉陈鑫郭建生陈俊杰丁天祥陈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