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全材料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7393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材料坝,所述全材料坝使用各种天然开挖和开采的石料、砂砾石料、土料或者混合料筑坝,所述全材料坝包括:坝体,所述坝体包括混凝土坝体、胶结料坝体以及回填料坝体中的至少一种;防渗层,所述防渗层设于所述坝体的上游面;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设于所述坝体的下游面,所述防护层的厚度不小于0.5m。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全材料坝,地基适应性强,可在软基和覆盖层上建坝,能够抵抗洪水漫顶,具有出色的安全性,能够全面使用各种天然建筑材料,实现无弃渣,环保效益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材料坝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全材料坝。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全材料坝是指全面使用各种天然开挖、开采的石料、砂砾石料、土料或者混合料筑坝,根据原材料种类和数量以及坝体结构的稳定和应力合理设计,实现按需取材、挖筑平衡、原地成坝。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大坝主要分为刚性材料坝和散粒体材料坝两大类,刚性材料坝一般包括:常态混凝土坝、碾压混凝土坝、堆石混凝土坝和浆砌石坝等,散粒体材料坝一般包括:土坝、土石坝、堆石坝等。刚性材料坝需要使用水泥等胶凝材料和强度较高的岩石作为主要原材料,具有材料用量少、占地面积小等优点,然而,刚性材料坝对于原材料的要求、地基等要求较高。散粒体材料坝主要以土石料为主,又称当地材料坝,其优点是可以较好的兼容各种性能的原材料,然而,为了大坝结构稳定,散粒体材料坝的体型、占地和原材料用量是刚性坝的几倍,而且抵抗超标洪水的安全性不如刚性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全材料坝,所述全材料坝地基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材料坝(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材料坝(100)使用各种天然开挖和开采的石料、砂砾石料、土料或者混合料筑坝,所述全材料坝(100)包括:/n坝体,所述坝体包括混凝土坝体(1)、胶结料坝体(2)以及回填料坝体(3)中的至少一种;/n防渗层(11),所述防渗层(11)设于所述坝体的上游面;/n防护层(4),所述防护层(4)设于所述坝体的下游面,所述防护层(4)的厚度不小于0.5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材料坝(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材料坝(100)使用各种天然开挖和开采的石料、砂砾石料、土料或者混合料筑坝,所述全材料坝(100)包括:
坝体,所述坝体包括混凝土坝体(1)、胶结料坝体(2)以及回填料坝体(3)中的至少一种;
防渗层(11),所述防渗层(11)设于所述坝体的上游面;
防护层(4),所述防护层(4)设于所述坝体的下游面,所述防护层(4)的厚度不小于0.5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材料坝(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坝体的上游面被构造成竖直面;或者,所述坝体的上游面被构造成向下游侧倾斜的斜面;或者,所述坝体的上游面被构造成包括竖直面和向下游侧倾斜的斜面;
当所述坝体的上游面包括斜面时,所述上游面的坡比为单一坡比,或者,所述上游面由多个坡比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材料坝(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材料坝还包括:
挡土墙(5),所述挡土墙(5)设在所述坝体的下游坝趾处,所述挡土墙(5)的上游侧被构造成台阶式结构,所述挡土墙(5)的下游侧被构造成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材料坝(100),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坝体包括混凝土坝体(1)和/或胶结料坝体(2)时,所述全材料坝还包括:
溢流坝段,所述溢流坝段设于所述混凝土坝体(1)和/或所述胶结料坝体(2)的下游面,所述溢流坝段上形成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坝段的下游面被构造成溢流面(6);
所述坝体的顶部设有闸墩(7),溢流面(6)的侧面设有导墙(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材料坝(100),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全材料坝包括混凝土坝体(1)时,所述混凝土坝体(1)的上游面被构造成竖直面;或者,所述混凝土坝体(1)的上游面被构造成向下游侧倾斜的斜面;
当所述混凝土坝体(1)的上游面被构造成向下游侧倾斜的斜面时,上游面的坡比为1:0-1:0.3,所述上游面的坡比为单一坡比,或者,所述上游面包括多个坡比;
所述混凝土坝体(1)的下游侧边界被构造成竖直面;或者,所述混凝土坝体(1)的下游侧边界被构造成向上游侧倾斜的斜面;或者,所述混凝土坝体(1)的下游侧边界被构造成台阶状;
当所述混凝土坝体(1)的下游侧边界被构造成向上游侧倾斜时,下游侧边界的坡比为1:0-1:0.8,所述下游侧边界的坡比为单一坡比,或者,所述下游侧边界包括多个坡比;
所述混凝土坝体(1)上设置有横缝,相邻两个横缝间设有止水设施,横缝间距不小于预定宽度;
所述混凝土坝体(1)材料的强度等级为C10~C50,所述混凝土坝体(1)为堆石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者常态混凝土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材料坝(100),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全材料坝包括混凝土坝体(1)和胶结料坝体(2)时,所述胶结料坝体(2)的上游侧与所述混凝土坝体(1)的下游侧紧密连接形成整体;
所述胶结料坝体(2)的下游侧边界被构造成向上游侧倾斜,所述胶结料坝体(2)的坡比为1:0-1:1,所述胶结料坝体(2)的坡比为单一坡比,或者,所述胶结料坝体(2)的坡比包括多个坡比;
或者,所述胶结料坝体(2)的下游侧边界被构造成台阶状;
所述胶结料坝体(2)中的胶结料的强度等级为C2~C15,胶结料为完全胶结或部分胶结,胶结料为胶结堆石、胶凝砂砾石或胶结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材料坝(100),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峰王浩周虎黄杜若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