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坝上游面防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0995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坝上游面防渗结构,包括大坝上部主体、大坝下部基底、大坝水冷循环系统,大坝上部主体为大坝主要对水流阻挡的部分,通过其上出水口的开闭控制水平面的高低,大坝下部基底为大坝水下部分,主要负责大坝整体重心的控制以及大坝阻挡淤泥的排出,大坝水冷循环机构为大坝主要的温控系统,主要是避免混凝土浇筑化学反应产生热量的消除以及使用中产生的太阳辐射对大坝主体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坝上游面防渗结构
本专利技术设计水利工程以及土木工程
,特别设计一种大坝上游面防渗结构。
技术介绍
在国家水网建设之中,水力发电为建设中最为重要的项目,但是大坝的设计不仅涉及到建设项目是否能实现,还与地区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大坝使用时经常会出现渗漏情况,导致大坝渗漏有很多的因素,为了解决这种问题,申请号:CN2006200347770公布了一种大坝防渗结构,该装置从涂层的方向进行考虑,一定程度上能解决因水流冲刷侵蚀导致的大坝渗漏情况,但依然不能延长大坝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坝上游面防渗结构,包括大坝上部主体、大坝下部基底、大坝水冷循环系统。所述的大坝上部主体包括:上坝体、坝体基槽、混凝土基层、混凝土面层、底胶层、弹性环氧砂浆、水泥基渗透结晶、聚合物水泥基涂层材料、锚固件、锚、混凝土表层、右倒流壁、左倒流壁、分流柱、导流柱、挡流台、大坝钢筋层、大坝上层基底、隔热沥青,上坝体为大坝建筑结构的主体,通过上坝体定位桩固定在大坝下部上,坝体基槽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上坝体两侧,混凝土基层通过挤压套筒方式连接固定在坝体基槽的槽内,混凝土面层通过钢筋锚环的方式连接固定在混凝土基层的上表面,底胶层是通过设备均匀涂抹在混凝土面层的上表面,弹性环氧砂浆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底胶层的上表面,水泥基渗透结晶通过水泥混合涂抹在弹性环氧砂浆的上表面,聚合物水泥基涂层材料通过设备均匀涂抹在水泥基渗透结晶的上表面,锚固件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坝体基槽的上表面,锚通过通过挤压套筒方式连接固定在上坝体预留好的锚孔内部,混凝土表层通过钢筋锚环的方式连接固定在弹性环氧砂浆的上表面,右倒流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混凝土表层的上表面,左倒流壁与右倒流壁对称砌成通过挤压套筒方式连接固定在混凝土表层的上表面,分流柱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排水口的下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混凝土表层的上表面,导流柱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混凝土表层上并与挡流台相互连接,挡流台通过挤压套筒方式连接固定在导流柱的下侧,大坝钢筋层通过挤压套筒方式连接固定在上坝体的底面面,大坝上层基底通过设备均匀涂抹在上坝体的顶面,隔热沥青通过设备均匀涂抹在大坝上层基底的上表面。所述大坝下部基底包括:大坝底座混凝土板、大坝基座、大坝排淤混泥土层、排淤弹性环氧砂浆、下坝体基层、下坝体钢筋混泥土基层、下坝体底胶层、下坝体聚合物水泥基、下坝体背水面基层、下坝体背水面钢筋混泥土层、下坝体背水面底胶层、下坝体背水面弹性环氧树脂、大坝挡淤板、上坝体定位桩、下坝体定位桩、下坝基底钢筋混凝土层,大坝底座混凝土板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大坝基座的上表面,与大坝钢筋层相连,大坝基座作为大坝下部主体依靠底部的锚与河床连接,大坝排淤混泥土层通过挤压套筒方式连接固定在大坝基座的内部预留空穴之中,排淤弹性环氧砂浆通过水泥混合涂抹在大坝排淤混泥土层的内部表面,下坝体基层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大坝基座的一侧,下坝体钢筋混泥土基层通过钢筋锚环的方式连接固定在下坝体基层的上表面槽内,下坝体底胶层通过设备均匀涂抹在下坝体钢筋混泥土基层的上表面,下坝体聚合物水泥基通过水泥混合涂抹在下坝体底胶层的上表面,下坝体背水面基层通过钢筋锚环的方式连接固定在大坝基座的背水面一侧,下坝体背水面钢筋混泥土层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下坝体背水面基层的上表面,下坝体背水面底胶层通过设备均匀涂抹在下坝体背水面钢筋混泥土层的上表面,下坝体背水面弹性环氧树脂通过水泥混合涂抹在下坝体背水面底胶层的上表面。大坝挡淤板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下坝体背水面弹性环氧树脂的上表面,上坝体定位桩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大坝基座预留的孔穴内连接坝体的上部,下坝体定位桩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大坝基座底部预留的孔穴内顶端压入河床稳固建筑,下坝基底钢筋混凝土层通过钢筋锚环的方式连接固定在大坝基座的底部。所述大坝水冷循环系统包括:大坝水冷输送管、大坝水冷回流管、水冷前端输送弯管、水冷前端回流弯管、水冷输送一副管、水冷输送二副管、水冷前端输送转角弯管、水冷内部冷却管、水冷内部冷却弯管、水冷回流一副管、水冷回流二副管、水冷内部回流弯管、水冷内部回流冷却管、水冷内部回流冷却弯管、水冷主冷却管、加压站、降温站、回流截止阀,大坝水冷输送管通过钢板与化学螺栓固定在下坝体聚合物水泥基的上表面,大坝水冷回流管安装在下坝体聚合物水泥基的上表面,通过钢板与化学螺栓固定位置,水冷前端输送弯管前端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下坝体聚合物水泥基的上表面,后端通过焊接与大坝水冷输送管前端相连,水冷前端回流弯管前端安装在下坝体聚合物水泥基预留的孔穴内,后端与大坝水冷回流管相连,水冷输送一副管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大坝水冷输送管固定,接口处需要做密封处理,水冷输送二副管安装在水冷输送一副管的下侧与大坝水冷输送管焊接连接,接口处需要做密封处理,水冷前端输送转角弯管前端安装在下坝体聚合物水泥基预留的孔位之中,后端与水冷输送一副管、水冷输送二副管前端连接,接口处需要做密封处理,水冷内部冷却管通过挤压套筒方式连接固定在大坝基座的内部,后端与水冷前端输送转角弯管焊接连接,水冷内部冷却弯管固定在大坝基座的空腔内,后端与水冷内部冷却管焊接相连,水冷回流一副管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大坝水冷输送管固定,接口处需要做密封处理,水冷回流二副管安装在水冷回流一副管的下侧与大坝水冷回流管焊接连接,接口处需要做密封处理,水冷内部回流弯管后端焊接在水冷回流二副管、水冷回流一副管的前端,前端通过钢筋锚环的方式连接固定在下坝体聚合物水泥基预留空穴内,水冷内部回流冷却管后端与水冷内部回流弯管焊接相连,前端与水冷内部回流冷却弯管焊接相连,水冷主冷却管两根焊接在水冷内部冷却弯管、水冷内部回流冷却弯管之间,接口处需要做密封处理,大坝水冷循环系统6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河床上,中间由大坝水冷输送管、大坝水冷回流管穿过,降温站搭建在下坝体聚合物水泥基的上表面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回流截止阀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下坝体聚合物水泥基的上表面。进一步的,所述的弹性环氧砂浆,材料内具有矿物健和材料的高强度、高耐久、低收缩等特点,适合选用做大坝背水面冲刷防护涂层。进一步的,所述的水泥基渗透结晶为一种典型的刚性防水材料,含有活性化学复合物,可与混凝土发生化学反应,保证防水层的质密性。进一步的,所述的聚合物水泥基涂层材料拥有良好的抗拉强度与变形能力可以很好的保护大坝内部主体结构不受水流侵蚀。进一步的,所述的挡流台为排水口冲刷部,需要使用高强度钢筋混凝土的筑造而成,并且钢筋编制的密度要高于一般水平。进一步的,所述的大坝挡淤板为排淤口冲刷部,在保证使用强度足够的钢筋混泥土筑造的同时还需要一定程度上保证表面的平滑与一定的角度,保证淤泥的顺利排出。进一步的,所述的大坝水冷输送管、大坝水冷回流管下端固定在水位较低处,水对大坝水冷输送管、大坝水冷回流管的压强大,需要在弯管处进行加固处理,保证冷却液输送管不发生变形。所述的锚通过打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坝上游面防渗结构,包括大坝上部主体(1)、大坝下部基底(2)、大坝水冷循环系统(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坝上部主体(1)包括:上坝体(101)、坝体基槽102)、混凝土基层(103)、混凝土面层(104)、底胶层(105)、弹性环氧砂浆(106)、水泥基渗透结晶(107)、聚合物水泥基涂层材料(108)、锚固件(109)、锚(110)、混凝土表层(111)、右倒流壁(112)、左倒流壁(113)、分流柱(114)、导流柱(115)、挡流台(116)、大坝钢筋层117、大坝上层基底(118)、隔热沥青(119),上坝体(101)为大坝建筑结构的主体,通过上坝体定位桩(214)固定在大坝下部上,坝体基槽(102)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上坝体(101)两侧,混凝土基层(103)通过挤压套筒方式连接固定在坝体基槽(102)的槽内,混凝土面层(104)通过钢筋锚环的方式连接固定在混凝土基层(103)的上表面,底胶层(105)是通过设备均匀涂抹在混凝土面层(104)的上表面,弹性环氧砂浆(106)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底胶层(105)的上表面,水泥基渗透结晶(107)通过水泥混合涂抹在弹性环氧砂浆(106)的上表面,聚合物水泥基涂层材料(108)通过设备均匀涂抹在水泥基渗透结晶(107)的上表面,锚固件(109)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坝体基槽(102)的上表面,锚(110)通过通过挤压套筒方式连接固定在上坝体(101)预留好的锚孔内部,混凝土表层(111)通过钢筋锚环的方式连接固定在弹性环氧砂浆(106)的上表面,右倒流壁(112)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混凝土表层(111)的上表面,左倒流壁(113)与右倒流壁(112)对称砌成通过挤压套筒方式连接固定在混凝土表层(111)的上表面,分流柱(114)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排水口的下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混凝土表层(111)的上表面,导流柱(115)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混凝土表层(111)上并与挡流台(116)相互连接,挡流台(116)通过挤压套筒方式连接固定在导流柱(115)的下侧,大坝钢筋层(117)通过挤压套筒方式连接固定在上坝体(101)的底面面,大坝上层基底(118)通过设备均匀涂抹在上坝体(101)的顶面,隔热沥青(119)通过设备均匀涂抹在大坝上层基底(118)的上表面;/n所述大坝下部基底(2)包括:大坝底座混凝土板(201)、大坝基座(202)、大坝排淤混泥土层(203)、排淤弹性环氧砂浆(204)、下坝体基层(205)、下坝体钢筋混泥土基层(206)、下坝体底胶层(207)、下坝体聚合物水泥基(208)、下坝体背水面基层(209)、下坝体背水面钢筋混泥土层(210)、下坝体背水面底胶层(211)、下坝体背水面弹性环氧树脂(212)、大坝挡淤板(213)、上坝体定位桩(214)、下坝体定位桩(215)、下坝基底钢筋混凝土层(216),大坝底座混凝土板(201)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大坝基座(202)的上表面,与大坝钢筋层(117)相连,大坝基座(202)作为大坝下部主体依靠底部的锚与河床连接,大坝排淤混泥土层(203)通过挤压套筒方式连接固定在大坝基座(202)的内部预留空穴之中,排淤弹性环氧砂浆(204)通过水泥混合涂抹在大坝排淤混泥土层(203)的内部表面,下坝体基层(205)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大坝基座(202)的一侧,下坝体钢筋混泥土基层(206)通过钢筋锚环的方式连接固定在下坝体基层(205)的上表面槽内,下坝体底胶层(207)通过设备均匀涂抹在下坝体钢筋混泥土基层(206)的上表面,下坝体聚合物水泥基(208)通过水泥混合涂抹在下坝体底胶层(207)的上表面,下坝体背水面基层(209)通过钢筋锚环的方式连接固定在大坝基座(202)的背水面一侧,下坝体背水面钢筋混泥土层(210)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下坝体背水面基层(209)的上表面,下坝体背水面底胶层(211)通过设备均匀涂抹在下坝体背水面钢筋混泥土层(210)的上表面,下坝体背水面弹性环氧树脂(212)通过水泥混合涂抹在下坝体背水面底胶层(211)的上表面。大坝挡淤板(213)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下坝体背水面弹性环氧树脂(212)的上表面,上坝体定位桩(214)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大坝基座(202)预留的孔穴内连接坝体的上部,下坝体定位桩(215)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大坝基座(202)底部预留的孔穴内顶端压入河床稳固建筑,下坝基底钢筋混凝土层(216)通过钢筋锚环的方式连接固定在大坝基座(202)的底部,/n所述大坝水冷循环系统(3)包括:大坝水冷输送管(301)、大坝水冷回流管(302)、水冷前端输送弯管(303)、水冷前端回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坝上游面防渗结构,包括大坝上部主体(1)、大坝下部基底(2)、大坝水冷循环系统(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坝上部主体(1)包括:上坝体(101)、坝体基槽102)、混凝土基层(103)、混凝土面层(104)、底胶层(105)、弹性环氧砂浆(106)、水泥基渗透结晶(107)、聚合物水泥基涂层材料(108)、锚固件(109)、锚(110)、混凝土表层(111)、右倒流壁(112)、左倒流壁(113)、分流柱(114)、导流柱(115)、挡流台(116)、大坝钢筋层117、大坝上层基底(118)、隔热沥青(119),上坝体(101)为大坝建筑结构的主体,通过上坝体定位桩(214)固定在大坝下部上,坝体基槽(102)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上坝体(101)两侧,混凝土基层(103)通过挤压套筒方式连接固定在坝体基槽(102)的槽内,混凝土面层(104)通过钢筋锚环的方式连接固定在混凝土基层(103)的上表面,底胶层(105)是通过设备均匀涂抹在混凝土面层(104)的上表面,弹性环氧砂浆(106)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底胶层(105)的上表面,水泥基渗透结晶(107)通过水泥混合涂抹在弹性环氧砂浆(106)的上表面,聚合物水泥基涂层材料(108)通过设备均匀涂抹在水泥基渗透结晶(107)的上表面,锚固件(109)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坝体基槽(102)的上表面,锚(110)通过通过挤压套筒方式连接固定在上坝体(101)预留好的锚孔内部,混凝土表层(111)通过钢筋锚环的方式连接固定在弹性环氧砂浆(106)的上表面,右倒流壁(112)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混凝土表层(111)的上表面,左倒流壁(113)与右倒流壁(112)对称砌成通过挤压套筒方式连接固定在混凝土表层(111)的上表面,分流柱(114)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排水口的下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混凝土表层(111)的上表面,导流柱(115)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混凝土表层(111)上并与挡流台(116)相互连接,挡流台(116)通过挤压套筒方式连接固定在导流柱(115)的下侧,大坝钢筋层(117)通过挤压套筒方式连接固定在上坝体(101)的底面面,大坝上层基底(118)通过设备均匀涂抹在上坝体(101)的顶面,隔热沥青(119)通过设备均匀涂抹在大坝上层基底(118)的上表面;
所述大坝下部基底(2)包括:大坝底座混凝土板(201)、大坝基座(202)、大坝排淤混泥土层(203)、排淤弹性环氧砂浆(204)、下坝体基层(205)、下坝体钢筋混泥土基层(206)、下坝体底胶层(207)、下坝体聚合物水泥基(208)、下坝体背水面基层(209)、下坝体背水面钢筋混泥土层(210)、下坝体背水面底胶层(211)、下坝体背水面弹性环氧树脂(212)、大坝挡淤板(213)、上坝体定位桩(214)、下坝体定位桩(215)、下坝基底钢筋混凝土层(216),大坝底座混凝土板(201)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大坝基座(202)的上表面,与大坝钢筋层(117)相连,大坝基座(202)作为大坝下部主体依靠底部的锚与河床连接,大坝排淤混泥土层(203)通过挤压套筒方式连接固定在大坝基座(202)的内部预留空穴之中,排淤弹性环氧砂浆(204)通过水泥混合涂抹在大坝排淤混泥土层(203)的内部表面,下坝体基层(205)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大坝基座(202)的一侧,下坝体钢筋混泥土基层(206)通过钢筋锚环的方式连接固定在下坝体基层(205)的上表面槽内,下坝体底胶层(207)通过设备均匀涂抹在下坝体钢筋混泥土基层(206)的上表面,下坝体聚合物水泥基(208)通过水泥混合涂抹在下坝体底胶层(207)的上表面,下坝体背水面基层(209)通过钢筋锚环的方式连接固定在大坝基座(202)的背水面一侧,下坝体背水面钢筋混泥土层(210)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下坝体背水面基层(209)的上表面,下坝体背水面底胶层(211)通过设备均匀涂抹在下坝体背水面钢筋混泥土层(210)的上表面,下坝体背水面弹性环氧树脂(212)通过水泥混合涂抹在下坝体背水面底胶层(211)的上表面。大坝挡淤板(213)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下坝体背水面弹性环氧树脂(212)的上表面,上坝体定位桩(214)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大坝基座(202)预留的孔穴内连接坝体的上部,下坝体定位桩(215)通过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大坝基座(202)底部预留的孔穴内顶端压入河床稳固建筑,下坝基底钢筋混凝土层(216)通过钢筋锚环的方式连接固定在大坝基座(202)的底部,
所述大坝水冷循环系统(3)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代陪周伟徐晓磊孔祥斌唐磊姜文君姜飞袁辉林鹏磊张亚兴覃军良罗雨晴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黄河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