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氨基化石墨烯改性聚丙烯腈活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聚丙烯腈纤维改性
,尤其是氨基化石墨烯改性聚丙烯腈活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近年来,纤维和天然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在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已有大量应用,提高纤维和天然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综合路用性能一直是工程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由于道路沥青主要来源于石蜡基原油,导致沥青对温度的敏感性较大,容易出现泛油、变形等问题,而纤维对沥青具有较强的吸附、增粘、抗水稳定、加筋和阻裂等作用,能够弥补沥青混合料低温脆性大以及抗拉性能差的不足,提高韧性,延长抗疲劳寿命,同时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所以在沥青混合料中加入纤维是解决沥青路面损害的一种重要途径。很多专家学者致力于通过添加其它材料制备沥青复合材料提高沥青道路的性能,主要的努力方向集中在开发更好机械特性的新型沥青道路材料。研究表明玄武岩纤维加入沥青胶浆后释放界面的集中应力,从而增强沥青的应力松弛能力,能提高沥青的粘弹性能及高温稳定性。研究表明加入0.3%纤维对沥青有明显的阻滞作用,减弱沥青与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基化石墨烯改性聚丙烯腈活性纤维,其特征在于,是通过多巴胺的自聚反应在聚丙烯腈纤维表面粘附聚多巴胺涂层,再将氨基化石墨烯接枝于经多巴胺修饰过的聚丙烯腈纤维表面得到,标记为N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基化石墨烯改性聚丙烯腈活性纤维,其特征在于,是通过多巴胺的自聚反应在聚丙烯腈纤维表面粘附聚多巴胺涂层,再将氨基化石墨烯接枝于经多巴胺修饰过的聚丙烯腈纤维表面得到,标记为NH2-GNPs/D-PAN,所得产品的抗拉强度达到753Mpa以上,弹性模量达到7593Mpa以上。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氨基化石墨烯改性聚丙烯腈活性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氧化石墨烯于水溶液中,再向其中加入乙二胺或己二胺,在恒温、搅拌条件下反应,反应完成后经过真空抽滤,得到产物即为氨基化石墨烯,将其干燥备用,并标记为NH2-GNPs;
(2)将聚丙烯腈纤维放入洗剂中超声处理,再用无水乙醇或去离子水洗去洗剂后,干燥,即得到预处理的纤维,备用;
(3)将预处理的纤维置于多巴胺溶液中室温条件下反应,反应结束后取出,用无水乙醇清洗后,干燥,即得到经多巴胺修饰过的聚丙烯腈纤维,标记为D-PAN;
(4)将NH2-GNPs溶于Tris-HCl缓冲液中,再加入D-PAN,在恒温、搅拌条件反应,反应结束后,用无水乙醇反复清洗后,干燥,即得到氨基化石墨烯改性聚丙烯腈活性纤维,标记为NH2-GNPs/D-PA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氨基化石墨烯改性聚丙烯腈活性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氧化石墨烯、乙二胺、水的质量比依次为0.5-1.0:0.5-1.5:400-600;所述氧化石墨烯、己二胺、水的质量比依次为0.5-1.0:0.5-1.5:400-6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氨基化石墨烯改性聚丙烯腈活性纤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晶,黄俊贤,苏志斌,韦赟豪,孟菲,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