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羊毛纤维的鳞片尖端破碎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7370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羊毛纤维的鳞片尖端破碎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羊毛纤维浸入无机粒子悬浊液中,利用超声波作用使其充分接触并将无机粒子负载到纤维表面;将负载了无机粒子的羊毛湿纤维平铺在真空微波处理设备内的托盘中,进行真空微波处理;将微波处理后的羊毛纤维浸入水中,采用超声波震荡进行清洗;将经过清洗后的羊毛纤维烘干。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超声波震荡作用将羊毛纤维鳞片尖端内侧负载无机粒子,使微波处理过程中微波辐射能量集中在纤维鳞片尖端,避免对羊毛纤维力学性能造成损伤。经该方法处理后的羊毛纤维定向摩擦效应减小,力学性能不变,纤维的防缩性能与上染性均变好。该方法工艺简单,节约能源,对环境友好,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羊毛纤维的鳞片尖端破碎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去除羊毛纤维表面鳞片尖端的处理方法,属毛绒类纤维制品防缩处理

技术介绍
羊毛纤维表面覆盖着致密的鳞片,鳞片层可保护羊毛内部组织,抵抗外界机械、化学等的侵蚀。然而,鳞片层的存在不仅会造成羊毛制品的毡缩现象,也形成了染色屏障,使羊毛纤维进行染色时染液不易润湿,阻碍了染料的吸附和扩散,造成上染困难。目前,去除羊毛鳞片层的可采用超声波、微波、等离子体处理、电晕放电等物理方法;以及臭氧、氧化、氯化、生物酶、树脂、过一硫酸盐处理等化学方法。然而,羊毛纤维耐碱性较差,强酸条件下也会造成主体损伤,许多有机溶剂对羊毛纤维有害,另外化学方法容易直接将整个羊毛鳞片处理掉,破坏羊毛纤维的表面鳞片结构。相对于化学方法,物理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化学药剂的用量及染整污水的产生,但处理效果往往不及化学方法。因此,本课题意在采用物理方法基础上,提高其对羊毛表面鳞片尖端的处理效果,保留鳞片根部,在不破坏羊毛纤维本身的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同时降低羊毛纤维表面的定向摩擦效应,增加羊毛纤维的防缩与染色性能。物理方法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羊毛纤维的鳞片尖端破碎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超声波负载:将羊毛纤维浸入无机粒子悬浊液中,利用超声波作用使其充分接触并将无机粒子负载到纤维表面;/n步骤2)、微波处理:将负载了无机粒子的羊毛湿纤维平铺在真空微波处理设备内的托盘中,进行真空微波处理;/n步骤3)、超声波清洗:将微波处理后的羊毛纤维浸入水中,采用超声波震荡进行清洗;/n步骤4)、烘干调湿:将经过清洗后的羊毛纤维烘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羊毛纤维的鳞片尖端破碎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超声波负载:将羊毛纤维浸入无机粒子悬浊液中,利用超声波作用使其充分接触并将无机粒子负载到纤维表面;
步骤2)、微波处理:将负载了无机粒子的羊毛湿纤维平铺在真空微波处理设备内的托盘中,进行真空微波处理;
步骤3)、超声波清洗:将微波处理后的羊毛纤维浸入水中,采用超声波震荡进行清洗;
步骤4)、烘干调湿:将经过清洗后的羊毛纤维烘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毛纤维鳞片尖端破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无机粒子悬浊液的重量百分比为1~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毛纤维鳞片尖端破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在持续搅拌条件下进行;所述超声波负载的工艺参数为:超声波频率25-400kHz,处理温度20~60℃,处理时间20~60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毛纤维鳞片尖端破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羊毛湿纤维经甩干脱水后再进行真空微波处理。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羊毛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佳慧占镠祥王妮易清珠纪峰李毓陵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