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内衣的新型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7354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温内衣的新型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原料,所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为:甲壳素纤维10‑15重量份、坑氧化剂1‑15重量份、聚四氢呋喃醚二醇1‑5重量份、紫外线吸收剂UVP15‑30重量份、佛手柑内酯7‑15重量份、反丁烯二酸0.1‑0.8重量份、纯棉10‑30重量份、苯丙氨酸1‑3重量份、纳米纤维0.3‑0.5重量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当中通过加入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和聚苯乙烯树脂等材料形成初始的耐高温材料,同时再次加入稳泡剂、四氢呋喃均聚醚醚二醇、富马酸、佛手柑内酯和紫外线吸收剂UVP,通过加入稳泡剂、四氢呋喃均聚醚醚二醇、富马酸、佛手柑内酯和紫外线吸收剂UVP等材料延长材料活性,提高材料的耐高温性,同时使得材料拥有抗菌,耐老化,绿色环保等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内衣的新型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耐高温新型纤维材料
,具体为一种耐高温内衣的新型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酰胺纤维俗称锦纶,是一种世界上最早工业化的合成纤维,具有优良的强度、耐磨性、弹性回复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服装、线缆、丝网等行业。传统的聚酰胺纤维产量已经接近饱和,产品利润偏低,因而当今聚酰胺纤维产品发展趋势是高性能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等方向。但是锦纶易燃,当发生火灾时,其形成的熔滴、火焰、烟雾大大加重了火灾的人员损伤和物质毁坏。同时尼龙纤维耐光性能不好,极易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下变黄,力学性能下降。因此开发具有阻燃性能、耐高温、抗紫外功能的锦纶纤维有重大意义。现有市场上的耐高温新型纤维材料大多以添加阻燃助剂为主,但大量的阻燃剂添加会严重影响纤维的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的其他性能,为此,提出一种耐高温内衣的新型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高温内衣的新型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二)技术方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温内衣的新型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为:甲壳素纤维10-15重量份、坑氧化剂1-15重量份、聚四氢呋喃醚二醇1-5重量份、紫外线吸收剂UVP15-30重量份、佛手柑内酯7-15重量份、反丁烯二酸0.1-0.8重量份、纯棉10-30重量份、苯丙氨酸1-3重量份、纳米纤维0.3-0.5重量份、稳泡剂1.3-1.5重量份、聚苯乙烯树脂12-15重量份、二氧化硅5-9重量份、三氧化二铁6-10重量份,聚苯并咪哇1-3重量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内衣的新型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为:甲壳素纤维10-15重量份、坑氧化剂1-15重量份、聚四氢呋喃醚二醇1-5重量份、紫外线吸收剂UVP15-30重量份、佛手柑内酯7-15重量份、反丁烯二酸0.1-0.8重量份、纯棉10-30重量份、苯丙氨酸1-3重量份、纳米纤维0.3-0.5重量份、稳泡剂1.3-1.5重量份、聚苯乙烯树脂12-15重量份、二氧化硅5-9重量份、三氧化二铁6-10重量份,聚苯并咪哇1-3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内衣的新型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内衣的新型纤维材料在制备时,包括一下步骤:
S1、配比称重:取二氧化硅5-6重量份、三氧化二铁6-8重量份、聚苯乙烯树脂12-13重量份、富马酸0.4-0.6重量份,进行称重备用;
S2、反应加热:将取二氧化硅5-6重量份、三氧化二铁6-8重量份、聚苯乙烯树脂12-13重量份、富马酸0.4-0.6重量份投入反应釜内,加入惰性气体搅拌混合;
S3、混合材料添加:在反应釜反应30-40min后将材料投入混合机的内部,依次加入稳泡剂1.3-1.4重量份、四氢呋喃均聚醚醚二醇1-3重量份、富马酸0.1-0.3重量份、佛手柑内酯9重量份和紫外线吸收剂UVP15-17重量份;
S4、注塑成型:将混合完成后的材料投入注塑机内,注塑完成后对材料进行加热烘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亿成孙长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旭针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